南郡之战关羽断绝北道,是否是决定了胜负的战略胜利?

千历共婵娟 2023-12-27 12:33:43

有关于汉末三国的历史争端中,关羽的“绝北道”绝对可以排名前十。通常来说吴粉和魏粉普遍认为关羽绝北道的行动是彻底失败的,因为绝北道的详细记录甚少,仅仅能在李通传中略见一二,而且还在魏国相关将领的记录描述为关羽各种被击败。而季汉支持者则认为关羽的绝北道空前成功,否则周瑜绝无可能逼退曹仁,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被曹仁击败。

那么,关羽绝北道的军事行动,是不是决定了南郡胜负的战略胜利呢?

首先,我们先得看一下南郡之战早期的情况,此战始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结束于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先派甘宁率兵数百人夺占了夷陵,但旋即遭到曹仁派出的五千余兵力围困,周瑜兵行险着率主力驰援夷陵,只留凌统守卫大营,又派吕蒙率军攻打围困夷陵的曹军,并通过在曹军退路上设伏的方式重创了曹军。可惜周瑜未能全歼曹仁派出的部队,曹军败兵退守南郡治所江陵,周瑜则率江东军围困江陵城。

但战役进行到攻城战阶段,周瑜率领的江东军就开始吃亏了。先是曹军大将牛金率领三百勇士突袭江东军,后有曹仁率数十骑营救牛金,最终不仅成功救下牛金所部,还解锁了“天人之勇”的称号。而周瑜率领的江东军则屡屡攻城不利,南郡之战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任凭江东军如何奋力攻打,曹仁守卫的江陵城就是屹立不倒。而反观江东军方面,就算约定日期和曹军决战,周瑜亲率兵马与之厮杀,结果也是曹军获胜,而周瑜本人右肋中箭。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在相持阶段时期,江东军根本干不过曹仁,而且从可以和曹仁约定日期在旷野列阵决战来看,江东军也做不到合围江陵,甚至于他都不见得有兵力分兵去夺取南郡各处城池,只能集中兵力攻打江陵城。若南郡各处城池均被周瑜夺取,曹仁断不可能出城和周瑜决战,更不可能在日后撤出南郡,原因只能是周瑜兵力也不充足,只能集中兵力攻打江陵的结果。

在了解了南郡之战的初期状况后,我们就能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南郡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周瑜固然是希望通过夺取南郡的方式将江东的防线推至江北,甚至希望能以此为攻击跳板进而夺取荆州,但江东军无力速克南郡已成定局。故此,周瑜只能选择和曹仁在南郡打持久战,寄望于能够逼退曹仁从而夺取南郡。

而绝北道则发生在南郡的相持阶段,《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吴录》记载为:备谓瑜云,仁守江陵城,城中粮多,足为疾害。使张益德将千人随卿,卿分二千人追我,相为从夏水入截仁后,仁闻吾入必走。瑜以二千人益之。

所谓北道其实是指南郡至襄阳乃至北方的官道,因为赤壁之战的失败,曹军彻底失去了对长江和汉水的控制权,后勤线只剩下北部官道可通南郡。考虑到周瑜攻南郡失利,那么截断南郡的补给通道就成了唯一的方案。而刘备军主力此刻正计划夺取荆南四郡,所以就需要周瑜拨出一部分兵马交付于关羽,以期达到截断北方通道的战略目的。

而绝北道的争议就出现在这里,因为《三国志》中没有在关羽的传记中记录此事,反倒是在李通的传记里有所记载,并零星出现在如徐晃、李通的传记中。但通过对当时各方部署情况的复盘,我们能知道的是关羽绝北道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驻守当阳的满宠,以及驻守襄阳的乐进。如果按照魏粉和吴粉的观念,关羽绝北道是被满宠和乐进给挫败了。可事实是两人不仅未能击败关羽,反倒是开始摇人支援了。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又与满宠讨关羽於汉津,与曹仁击周瑜於江陵。

《三国志·魏书·文聘传》:与乐进讨关羽于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三国志·魏书·李通传》:刘备与周瑜围曹仁於江陵,别遣关羽绝北道。通率众击之,下马拔鹿角入围,且战且前,以迎仁军,勇冠诸将。通道得病薨,时年四十二。

通过这三处记载,我们能描绘出一个大致情况,那就是满宠和乐进未能击败关羽,反倒是需要徐晃、文聘和李通来增援。徐晃此时是坐镇于荆州的樊城,而文聘则是在荆州江夏驻防,至于李通则是自豫州的汝南发兵至此。如果说调同属荆州战区的徐晃和文聘还属于正常情况,那么远调身在豫州的李通就不对了吧?如果关羽真是被人当做经验包刷,那曹军何苦来哉要让李通赶到荆州来会战关羽?

当然了,吴粉和魏粉普遍认为既然三国志提到文聘与乐进讨关羽有功,那么就说明文聘是打赢了关羽,并以此佐证关羽的绝北道失败了。但这就有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关羽已经被满宠、乐进、徐晃、文聘所击败,那李通来荆州是为了和谁掐架呢?三国志记载李通是且战且前,以迎仁军,还解锁了成就“勇冠诸将”。如果关羽已经失败了,那李通莫非是和亡魂打仗不成?

很明显,李通没有和亡魂打仗,但他也不可能如一些吴粉所说那样,是率军在和周瑜激战。以迎仁军意味着,曹仁此时已经踏上了北撤之路,而周瑜没有能力阻止曹仁的撤退。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徐晃的相关记载中获悉,徐晃在与关羽作战后,又率军往江陵去了,也就是说徐晃基本是决死突击去援助曹仁的撤军,而周瑜显然无力阻止曹军北撤,困死曹仁的唯一希望就在关羽身上。那么李通的交战对象就很明确了,他是在直接和关羽交战。

远调李通来荆州的战略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李通能够为曹仁打开一条撤退通道。而关羽兵马撑死了不超五千,按理想要堵截整个北道也不现实,那么大概率就是关羽乘坐船只沿着汉水往返机动,遇到曹军小股部队或是缺乏护卫力量的运输队就一口吃下,遇到曹军主力扫荡就乘船避开。这是一套典型的游击战打法,通往南郡的补给线也因此几近瘫痪,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曹仁已经不可能久守南郡,只得在徐晃的援助下放弃南郡北撤。

不难看出,曹仁弃守南郡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周瑜的攻打南郡,而是因为他的补给线已经被关羽破坏殆尽,曹军虽然抽调大量兵力也未能驱逐关羽。而李通试图打通道路的行动,则遭到了关羽自绝北道以来最强硬的阻击。从李通下马亲自搬移鹿角来看,关羽已经是在官道上安营扎寨阻击李通,李通本人也确实是“勇冠诸将”,在关羽层层设防的情况下还为曹仁、徐晃打通了撤离通道。

显然,关羽此时已经放弃了游击战,转而希望为全歼曹仁争取时间,因此关羽和李通爆发了惨烈的战斗。战役结果也很明确,李通成功击退了关羽,为曹仁和徐晃的撤退打通了生命通道,而作为代价则是李通此战中殒命。史书记载李通是因病而死,但考虑到当年并无瘟疫爆发的记录,加之还有《三国志》记载张郃是膝盖中箭而亡,那就不排除李通是用生命为代价帮曹仁、徐晃打通了道路的可能。

至此,我们就能对绝北道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南郡之战的胜负并非是决定于南郡,曹仁的撤离也不可能是因为被周瑜“所杀伤甚重”,而是因为关羽成功的断绝北道。所谓孤城不可守,当北方通往南郡的道路被截断后,身处南郡的曹仁就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孤军了,而曹军多次试图打通北道而不成才促成了曹仁弃城北逃。如果绝北道这样成功的军事行动都不叫战略胜利,那么汉末三国恐怕也就不存在什么真正的战略胜利了。

4 阅读:229
评论列表
  • 2024-01-05 14:27

    确实决定了,但凡真的拦住了周瑜也不至于打的那么久,打完曹仁还得应对一波波援军,周瑜真的心累,被李通刷个勇冠诸将的关羽,以胜仗记载在自己传里的李通估计也想不到,千年后的关羽粉会丧事喜办,关羽更想不到,自己传里都没记载的东西都能被大书特书,不过反正一般来说关羽红脸,红了别人也看不出来

    中华文化必将大放异彩 回复:
    哈哈哈我头要笑掉了,兄弟你这不说相声真的屈才了,正想说李通且战且前来着,看到你这没绷住[笑着哭][笑着哭]
  • 2024-01-13 11:16

    襄阳、樊城、江夏的北边都是曹操控制,汉水的中下游都被曹操控制,如果襄樊被刘备控制了,那就没有以后的关二失荆州、走麦城。

  • 2024-01-06 15:44

    其实就是像山贼一样骚扰袭击交通节点而已,关羽自己都不好意思吹,被后来的关吹拿出哗众取宠[滑稽笑]

    因为爱 回复:
    你吹的万人敌在你熟读的三国志里取得的成就并没有比你鄙视的泰山贼更高[滑稽笑]
    因为爱 回复:
    照你这么说臧霸在各路诸侯眼皮子底下当了几十年泰山贼,陶谦刘备关羽张飞吕布曹操袁绍都没灭了他是因为臧霸比前面几位都牛逼?[滑稽笑]

千历共婵娟

简介:为大家分享制作精彩的图文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