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集成AI引擎、高性能核显的台式机处理器AMD锐龙8000G系列首发测试

微型计算机 2024-01-30 08:31:53

近期移动处理器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们不再是仅仅只有常见的处理器与显示核心,还加入了专注AI运算的NPU,同时其显示核心的规模、性能也越来越强。例如已经上市的AMD 锐龙7040系列处理器、英特尔的酷睿ULTRA系列处理器。这样设计的一大好处是,只需要一颗处理器,电脑不仅能完成日常上网、观看视频、办公处理等应用,还能加速执行文生图、视频图片处理、推理运算等与AI相关的应用,并能让要求不高的玩家体验《赛博朋克2077》这样的3A游戏大作,而不用购买拥有独立显卡、价格昂贵的游戏本。显然这样的处理器不仅拥有更多的功能、更强的性能,也能降低用户购买电脑的成本。所以在这类移动处理器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接受后,AMD一马当先,推出了首款集成了物理神经处理器单元(NPU)的台式机处理器,它就是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

🔺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盒装版外观

🔺完整版的锐龙8000G处理器由NPU、CPU与GPU组成。

其实从Zen 4锐龙7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开始,AMD就在大部分产品中都内置了显示核心,但这些显示核心的规模不大,只有128个流处理器,用于普通办公、视频应用尚可,要想胜任3A游戏大作的流畅运行就比较困难了。同时随着本地AI应用的增多,也决定了这些处理器无法依靠自身来快速完成这些应用,一般还需要搭配高性能独立显卡。所以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主要就是针对这两大痛点进行了升级。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到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集成了基于Zen 4架构的处理器核心、基于XDNA架构的NPU,无需依赖网络或云端即可执行本地AI工作负载,同时它还集成了基于RDNA3 GPU架构的大规模显示核心,CPU、NPU、GPU的三位一体让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的最高算力可达39TFLOPS。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款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都集成了AI引擎,每一款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的显示核心规格也因定位不同有所区别。

🔺此次AMD推出了四款定位、规格各不相同的锐龙8000G处理器。

此次AMD总计发布了四款锐龙8000G系列桌面处理器,它们将于2024年1月31日晚上22点正式发售。四款产品都采用TSMC 4nm FinFET生产工艺打造,其中定位最低的锐龙5 8500G、锐龙3 8300G就没有内置用于AI计算的NPU,显示核心为基于RDNA3架构的Radeon 740M Graphics,拥有265个流处理器、16个纹理贴图单元、8个光栅操作单元、4个光线追踪加速核心。锐龙5 8500G的处理器核心配置为6核心、12线程,最高加速频率为5.0GHz,拥有22MB缓存,热设计功耗为65W。而定位最低的锐龙3 8300G则只采用4核心、8线程配置,只有12MB缓存,且不会在零售市场销售,只会出现在品牌厂商的整机产品中。

🔺锐龙5 8600G的外观与普通Zen 4处理器类似,仍采用AM5封装,配备八爪鱼外形的IHS散热顶盖,底部触点数量高达1718个。

定位更高的锐龙5 8600G虽然仍采用6核心、12线程设计,最高加速频率也是5.0GHz,但拥有完整的锐龙AI引擎,即集成了NPU。NPU即神经网络计算单元,它基于AMD XDNA架构,支持不同的AI神经网络,比如CNN(卷积神经网络)、RNN(循环神经网络)、LSTM(长短时记忆时间递归)等,它还支持Int8/16/32、BFloat16等各种高级数据类型,XDNA AI架构还具备实时多任务能力,可处理最多4条并发空间流,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支持同时运行四路不同内容的AI计算,例如在线视频会议过程中的AI画面优化,就涉及到人脸面部识别、景深识别、物体识别等多个AI模型计算。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内置的NPU最大算力为16TOPs,即每秒可执行16万亿次的AI计算。锐龙AI引擎仅需很低的功耗即可运行AI应用,而传统的CPU和GPU运行AI应用的功耗则要高得多,所以锐龙AI引擎拥有更出色的能效比,将过去需要CPU和GPU完成的AI计算交给NPU之后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能耗,降低发热和电脑风扇噪音。CPU则负责传统应用的启停和逻辑运算并完成通用且低频次的AI运算,GPU既能承担图形渲染和显示输出,也可以完成常见的AI通用并行计算。

🔺锐龙AI引擎可以驱动超过100多个AI功能

目前锐龙AI引擎可以驱动超过100多个AI功能,这些功能来自微软、Adobe、Blackmagic Design和Topaz Labs等众多合作伙伴的应用软件。比如在Windows相机中,目前操作系统可以调用锐龙AI引擎来识别前景、人物和背景,并进行背景虚化、自动取景和眼神交流,可以有效增强用户在视频会议上的体验。AMD锐龙AI引擎还适配了主流的生产力应用,比如Adobe全家桶中的PS图片编辑、PR视频剪辑、LR批量图片编辑以及BlackMagic的达芬奇视频调色和编辑软件,再比如Topaz Photo AI和Video AI也支持锐龙AI引擎,无需联网即可本地运行AI修复模型,对低分辨率的老照片和老视频进行超分辨率、降噪、抖动消除、人物面部修复、插帧等一系列操作。

🔺锐龙5 8600G采用的Radeon 760M Graphics显示核心

而锐龙5 8600G的内置显示核心规格也提升到了Radeon 760M Graphics,拥有512个流处理器、32个纹理贴图单元、16个光栅操作单元、8个光线追踪加速核心,显示核心工作频率为2800MHz。尽管增加了AI引擎,显示核心规模也有提升,但锐龙5 8600G的标称TDP仍为65W。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锐龙5 8600G、锐龙7 8700G处理器在功能模块、集成度大幅提升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其扩展能力有所降低,连接独立显卡时它们只能提供PCIe 4.0 x8通道,通过CPU连接SSD时,它们只能提供PCIe 4.0 x4通道,而普通的锐龙7000系列桌面处理器,则分别可为通过处理器连接的显卡、SSD提供PCIe 5.0 x16、PCIe 5.0 x4通道。

🔺旗舰锐龙7 8700G处理器拥有最高的技术规格

定位最高的锐龙7 8700G采用了8核心、16线程设计,处理器核心最高加速频率提升到5.1GHz,缓存容量也因核心数的增加提升到了24MB。除了内置算力同为16TOPS的锐龙AI引擎,它最重要的升级是采用了规格最高的Radeon 780M Graphics显示核心。

🔺锐龙7 8700G采用的Radeon 780M Graphics显示核心

该核心的流处理器数量提升到了768个,拥有多达48个纹理贴图单元、32个光栅操作单元、12个光线追踪加速核心,显示核心工作频率为2900MHz。其显示核心规模较仅仅内置128个流处理器、基于RDNA2架构显示核心的普通Zen 4锐龙处理器提升了很多。根据AMD的官方数据,锐龙7 8700G的核显性能可以达到酷睿i5-13400F搭配GeForce 1650这类主流处理器+低端独立显卡的水准,锐龙5 8600G的核显性能也能达到酷睿14代处理器内置显示核心UHD Graphics 770的2倍到4倍,都具备在1080p分辨率下,流畅运行3A大作的能力。那么事实是否如此,在实际的游戏、生产力应用、AI应用、基准测试中它们的表现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将对锐龙7 8700G、锐龙5 8500G两款定位更高的处理器进行测试。

🔺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两款处理器代表了锐龙8000G系列产品的最高水准

为锐龙8000G打造的高颜值主板技嘉B650E AORUS ELITE X AX ICE解析

🔺主板BIOS都是基于白色主色调设计

为了充分释放锐龙8000G处理器的性能,在此次测试中,我们特别采用了技嘉最新发布的B650E AORUS ELITE X AX ICE主板即技嘉B650E冰雕X。如果想打造一台使用AMD处理器的高性能纯白主机,那么这款技嘉B650E冰雕X主板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论是主板的散热片、IO背板,还是PCB,它都采用了银白色设计,是一款真正、完全的白色系产品,包括主板的无线天线、图形化BIOS也都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给人的第一眼感觉就像一位纯洁的“白色精灵”。

🔺主板采用12+2+2相供电设计,搭配5K固态电容、支持60A负载的Dr.Mos。

而除了颜值,技嘉B650E冰雕X主板也拥有豪华的做工用料,它配备了庞大的12(CPU核心)+2(核显)+2(PCIe与内存控制器)相处理器供电电路,每相搭配5K固态电容、支持60A负载的Dr.Mos。这也就意味着该主板的12相CPU核心供电电路理论上最高可支持720A的电流,可轻松支持所有基于Zen 4架构的锐龙7000与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毕竟根据我们的实测,AMD Zen 4锐龙系列处理器的功耗并不高,旗舰产品锐龙9 7950X的满载封装功耗也就在206W左右,远比竞争对手酷睿i9这类产品300W以上的满载封装功耗低,所以AMD处理器对主板供电部分的要求并不高。

而且技嘉B650E冰雕X主板还配备了一体成型设计的大面积散热器,完全覆盖供电电路中的电感、Dr.Mos等高热元器件。每块散热片下铺设了高导热系数的导热垫,让电感、Mosfet可以与散热器紧密接触,快速导出热量。为提升散热效率,两块供电模块的散热器还通过一条6mm的镀镍热管连接,主散热器上采用了复合式剖沟设计,在散热器上设计了多个通道和出入口,令气流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散热器。

🔺该主板的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速率为DDR5 8000的内存

🔺用户可以在主板BIOS中开启“高频宽”+“低延迟”两大选项,进一步提升内存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主板有更好的超频能力,特别是对高频内存的支持能力,这款主板在硬件设计上采用了6层低阻抗PCB电路板,可以降低PCB内部的信号损耗,并保持DDR5高速信号稳定传输。具体措施就是PCB的电源层与接地层采用了2盎司纯铜箔材质降低PCB阻抗,以提升PCB散热性能与电源转换效率。其次技嘉对主板中的内存线路采用了优化设计,优化了内存线路宽度、长度和样式,将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和内存插槽之间的整体阻抗降低,为达成更高的DDR5内存速率创造了条件。

同时技嘉还为所有在PCB内层中的内存布线设计了一个内存抗干扰遮罩,内存布线被屏蔽在PCB内层,以防止干扰,所以这款主板的标称内存支持速率可以达到最高DDR5 8000。此外用户还可以在主板BIOS中开启“高频宽”+“低延迟”两大选项,可以进一步提升内存性能。

🔺主板配备了一根PCIe 5.0 x16超耐久显卡插槽、一个印有“Gen 5”的M.2 SSD插槽。

借助B650E芯片组的采用,技嘉B650E冰雕X主板也支持PCIe 5.0显卡,提供了一根PCIe 5.0 x16超耐久显卡插槽(注:使用锐龙5 8600G、锐龙7 8700G处理器时仅支持PCIe 4.0 x8),该插槽引入了无缝一体式设计,配备橡胶内衬条、锌合金,可以更好地承载沉重的大型高端显卡,并避免显卡PCB受到伤害、为高速信号提供有效的电磁屏蔽。为了方便使用,显卡插槽的卡扣则采用了PCI-E EZ-Latch快易拆设计,其卡扣有一个向右突出的延伸体,手指更易按压,让用户能轻松拔出显卡。

🔺技嘉B650E冰雕X主板为每一个M.2 SSD接口都提供了导热贴+散热装甲的保护,可以很好地避免SSD损坏,并有效降低SSD的工作温度。

存储部分,主板上则提供了一个PCIe 5.0 x4 M.2 SSD插槽(注:使用锐龙5 8600G、锐龙7 8700G处理器时仅支持PCIe 4.0 x4),两个PCIe 4.0 x4 M.2 SSD插槽,并为每个SSD插槽都提供了导热贴+散热装甲的保护,而且两块M.2 SSD散热装甲还采用了快易拆设计,用户只需向右扳动旋钮即可取下或安装散热装甲。其中PCIe 5.0 SSD插槽上的散热装甲还拥有供电散热器上的剖沟设计,有多个通道和出入口,可以借助处理器风冷散热器或机箱风扇带来的气流,更快地带走散热器上的热量,适合用户在此位置安装顺序读写速度在10000MB/s以上的高性能PCIe 5.0 SSD,毕竟这类SSD的发热量一般较大。

🔺技嘉B650E冰雕X主板的M.2 SSD安装非常简单,无须使用任何工具,仅需向下按压就能固定SSD。

为简化使用,该主板的M.2 SSD接口也引入了技嘉的EZ-Latch Plus免工具快拆设计。无须再去寻找那极易丢失的固定螺丝,每个M.2 SSD接口都有一个卡扣,安装M.2 SSD时只需将SSD的金手指插进插槽并向下按压SSD让其与主板平行,卡扣即可自动固定SSD。取出SSD时只需向右拨动卡扣挡片就能取下M.2 SSD,非常简单。

🔺技嘉B650E冰雕X主板配备的Wi-Fi 6E高增益天线也采用了白色设计

功能方面,技嘉B650E冰雕X主板不仅配备了带宽达2.5Gbps的英特尔2.5GbE有线网卡,还搭载了瑞昱 Wi-Fi 6E RTL8852CE+蓝牙5.3无线模块。Wi-Fi 6E设备使用全新的6GHz频带,拥有多达七个额外的160MHz信道,可以降低延迟,并提供最高可达1.8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用户通过无线观看4K、8K视频、超高清直播,以及进行AR、VR应用的需求。主板还附送了以白色为主色调的Wi-Fi 6E高增益天线,可有效提升信号强度,并支持多角度调节,而磁性底座则让用户可以方便地将天线固定在机箱上。主板的音频系统则以瑞昱ALC897 7.1声道音频芯片为核心,辅以日系高品质音频专用电容、独立音频区块设计,不仅使主板音效更为纯净,也能带给用户震撼沉稳的重低音、逼真的娱乐体验。

🔺主板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包括常见的HDMI视频输出、USB 3.2 Gen 2 、USB 3.2 Gen 1,以及速率达40Gbps的USB-C DP接口。

🔺使用相应的高性能存储设备连接速率达40Gbps的USB-C DP接口,就能实现突破3000MB/s的传输速度。

最后这款主板还提供了丰富的接口,除了常见的HDMI视频输出、USB 3.2 Gen 2 、USB 3.2 Gen 1接口外,它还拥有速率达40Gbps的USB-C DP接口,搭配锐龙 8000G系列处理器,以及相应的高性能移动存储设备,就能实现突破3000MB/s的传输速度。同时它还在主板上提供了传输带宽为20Gbps的USB 3.2 Gen 2x2前置接口,方便用户在机箱前面板连接高速移动存储设备。而主板ATX供电接口左侧的Type-C副屏供电接口则可让高端玩家方便地走线在机箱内部安装一块小尺寸的显示屏,不仅可实时显示各类硬件监控信息,也让电脑看起来更有科技感。

我们如何测试

测试平台

主板:技嘉B650E冰雕X主板、英特尔Z790主板

处理器: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酷睿i5-14400F、酷睿i9-14900K

内存:芝奇Trident Z5 Neo RGB焰锋戟 DDR5 6400 32GB内存套装

硬盘:技嘉大雕512K AORUS Gen5 12000 SSD 2TB

显卡:AMD内置显示核心、英特尔UHD 770、GeForce GTX 1650、GeForce GTX 1050 Ti

电源:技嘉魔鹰1300PG5电源

操作系统:Windows 11

接下来我们就组建了基于技嘉B650E冰雕X主板、芝奇Trident Z5 Neo RGB焰锋戟 DDR5 6400 32GB内存套装的平台对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处理器进行了测试。鉴于AMD表示8700G、8600G处理器的核显性能均可达到低端独显的水平,处理器性能也不弱,所以我们组建了以10核心、16线程酷睿i5-14400F处理器为核心,分别搭配GeForce GTX 1650、GeForce GTX  1050 Ti显卡的平台进行了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为了解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的显示核心性能相对传统桌面处理器集成的显示核心到底有多大提升,我们还使用了旗舰处理器酷睿i9-14900K的内置的核芯显卡与它们在游戏性能上进行了对比。酷睿i9-14900K采用的UHD 770核显拥有32个执行单元,是目前英特尔桌面处理器中规格最强的核显之一。

同时我们也对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的处理器性能进行了测试,考虑到酷睿i5-14400F与锐龙7 8700G的规格相差不多,均有16条计算线程,所以我们还加入了酷睿i5-14400F搭配GeForce GTX 1650的测试平台与锐龙7 8700G在处理器性能、应用性能上进行了对比。当然我们也不会遗忘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最重要的升级:引入了锐龙AI引擎、集成NPU,所以我们还会对两款处理器的AI性能进行测试,并对比在只使用处理器核心的设置下,性能是否会有提升。

处理器性能测试

首先从传统的处理器性能测试来看,两款基于Zen 4架构的锐龙5 8600G 、锐龙7 8700G处理器都有较好的表现。可以看到,虽然都是16线程处理器,但锐龙7 8700G的多核心性能明显胜过酷睿i5-14400F。在CINEBENCH R23处理器多核心渲染测试中,锐龙7 8700G领先酷睿i5-14400F达12.9%,其CPU-Z多线程性能也领先酷睿i5-14400F约10.4%。原因就在于后者虽然是10核心处理器,但酷睿i5-14400F只有6颗P Core性能核大核心,其他4颗都是性能要低不少的小核心E Core能效核,而锐龙7 8700G则由8颗Zen 4大核心组成,因此其整体多核心性能更强。

🔺锐龙7 8700G的整体处理器性能可以击败全世界89%的其他产品

酷睿i5-14400F仅在部分单核心测试项目上有小幅领先,不过问题就在于目前的大部分应用软件对多核心处理器有很好的支持,所以在HandBrake 4K H.264转1080p H.265视频测试中,锐龙7 8700G的耗时比酷睿i5-14400F少了一分钟以上,在渲染相同的BTR装甲车模型时,锐龙7 8700G的耗时也少了12s。而在7-Zip处理器压缩与解压缩测试中,锐龙7 8700G更领先酷睿i5-14400F多达31.2%。锐龙7 8700G明显拥有更高的生产力,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

再来看看锐龙5 8600G,它的处理器性能也基本达到了普通版Zen 4 6核心、12线程处理器的性能水准,与锐龙5 7500F接近。比如在CINEBENCH R23处理器性能测试中,锐龙5 7500F的多核心、单核心渲染性能为14435pts、1820pts,也就分别领先锐龙5 8600G约4.7%、2.1%。原因在于为了集成更多的模块,锐龙5 8600G的三级缓存容量相对传统Zen 4锐龙7000系列处理器减半,只有16MB,锐龙5 7500F的三级缓存容量为32MB。不过让人吃惊的是,尽管核心数、线程数不多,但在本次测试中锐龙5 8600G、锐龙7 8700G的PCMark 10整机性能都明显领先酷睿i5-14400F搭配GeForce GTX 1650的测试平台。

我们推测原因主要是PCMark10测试中的视频会议、电子表格处理、视频编辑、图片处理等不少项目都会调用显示核心参与OpenCL通用计算,而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的内置显示核心性能可能真的很强,才会让处理器核心规格不如酷睿i5-14400F的锐龙5 8600G在PCMark 10测试中战胜酷睿i5-14400F,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游戏测试进行验证。

游戏性能测试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主要使用了两类游戏进行测试,一类是近期的3A游戏大作,如《赛博朋克2077》《星空》《心灵杀手2》《Forspoken魔咒之地》,一类则是《F1 2021》《德军总部:新血脉》等相对较老的游戏。考虑到参测显卡都为处理器内置显示核心或低端独立显卡,所以游戏中的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设定均为1920×1080、低画质。

首先从与酷睿i9-14900K的对比测试来看,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的Radeon 780M Graphics、Radeon 760M Graphics内置显示核心相对于传统桌面处理器的显示核心显然有很大提升。它们可以运行测试中的每一款游戏,并具备在1080p分辨率、低画质设定下实现全部高于30FPS的平均运行帧率。在《赛博朋克2077》《Forspoken魔咒之地》《杀手:暗杀世界》等游戏中,Radeon 780M Graphics的平均帧率更超越60FPS,具有很好的可玩性。反观酷睿i9-14900K的内置UHD 770核显则无法启动《星空》,在《心灵杀手2》中不能正常显示场景画面,只有文字。在可以运行的游戏《赛博朋克2077》《Forspoken魔咒之地》中,其平均运行帧率也很低,不到20FPS,不具可玩性。主要原因就是酷睿i9-14900K这类传统桌面处理器显示核心的规模较小,UHD 770只有32个执行单元,而英特尔移动版处理器的显示核心规模则能实现128个执行单元。

再来看看锐龙7 8700G与目前售价还在1000元左右的GeForce GTX 1650独立显卡的对比情况,测试结果令人鼓舞,Radeon 780M Graphics在《赛博朋克2077》《星空》《心灵杀手2》《Forspoken魔咒之地》四部游戏大作中均全面击败GeForce GTX 1650独立显卡,特别是在《Forspoken魔咒之地》中,它的平均帧率更领先GeForce GTX 1650独立显卡高达56.4%。不过在《F1 2021》《看门狗:军团》等游戏中,锐龙7 8700G的平均运行帧率则稍稍落后于GeForce GTX 1650,这是为什么呢?

🔺在《赛博朋克2077》中,锐龙7 8700G的Radeon 780M Graphics显示核心可以提供高达64.69FPS的平均运行帧率。

其实主要原因在于较新的游戏大作大多支持FSR2超级分辨率锐化技术,可以让显示核心在保持较好画质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帧率。虽然锐龙7 8700G、GeForce GTX 1650都可以在游戏中使用FSR2技术,但GeForce GTX 1650是2019年就上市的老产品了,其运行效果显然不如Radeon 780M Graphics这类使用RDNA3新架构、今年才问世的显示核心。不过在较老的游戏或部分游戏中,由于它们不支持FSR2技术,所以在这些游戏里,GeForce GTX 1650的表现会更好一点,当然优势不会太大。因此,总体来看,AMD宣传的锐龙7 8700G的核显性能可以达到酷睿i5-13400F搭配GeForce  GTX 1650这类主流处理器+低端独立显卡的水准是没有问题的。Radeon 780M Graphics在游戏性能上与GeForce GTX 1650相比是互有胜负,在新的3A大作中优势明显,Radeon 780M Graphics完全具备平替GeForce GTX 1650的实力。

至于更低一档的锐龙5 8600G处理器,它的游戏性能同样令人惊喜,与现在售价还在600~900元左右的GeForce GTX 1050 Ti独立显卡相比,它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七款游戏中获胜,仅在《F1 2021》中打平。同样在《赛博朋克2077》《星空》《心灵杀手2》《Forspoken魔咒之地》这些较新的游戏中,锐龙5 8600G的Radeon 760M Graphics显示核心拥有很大的优势,平均帧率分别领先GeForce GTX 1050 Ti达50.7%、55.2%、173%、59%。毕竟GeForce GTX 1050 Ti是2016年就问世,还在使用帕斯卡GP107核心的老产品,再加上CUDA核心数也只有768个,所以被锐龙5 8600G击败也完全在人意料之中。

AI功能与性能测试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压轴测试环节,看看首次在桌面处理器中加入的锐龙AI引擎到底能做什么。首先需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要想正常使用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内置的NPU,用户必须安装AMD最新的APU显卡驱动程序, 版本要求为240102a-399484C或更高。目前最新版本的HWINFO,以及游戏加加监控软件的测试版本都可以侦测到处理器内部的NPU,并显示NPU的工作频率与占用率。未来升级后的Window 11以及预期将在今年6月发布的Window 12也可正常显示NPU的详细信息。

🔺最新版本的HWINFO,以及游戏加加监控软件的测试版本都可以侦测到处理器内部的NPU,并显示NPU的工作频率与占用率。

AI理论性能测试

理论AI性能方面,我们主要通过UL Procyon AI Inference Benchmark(AI推理性能)来测试,该软件囊括了Mobile Net V3、Inception V4、YOLO V3、DeepLab V3、Real-ESRGAN和ResNet 50等神经网络模型,支持Microsoft Windows ML、Qualcomm SNPE、英特尔OpenVINO和NVIDIA TensorRT等4种SDK,非常权威和专业。我们在Microsoft Windows ML测试场景、Float32精度下进行了测试。需要说明的是,目前UL Procyon AI Inference Benchmark无法识别NPU,用户只能选择CPU或显示核心进行测试。

从测试成绩表可以看到,在使用AI加速后,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的AI性能相对于只使用CPU时的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如锐龙5 8600G在只使用CPU时,成绩只有108分,而在使用AI加速后,它的性能提升到235分,性能提升高达117%。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只用CPU时,锐龙5 8600G的AI推理性能落后于只使用CPU的锐龙7 8700G,但在使用AI加速后,锐龙8600G的AI推理性能反而小幅反超锐龙7 8700G。按理说,锐龙5 8600G的显示核心规格是明显低于锐龙7 8700G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推测在该测试中,实际参与运算的其实很可能是NPU,因为两款处理器的NPU算力规格是相同的,均为最高16TOPS,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两款处理器的NPU硬件规格也是一致的,测试结果很可能非常接近。

借助NPU流畅录制击杀画面

🔺游戏加加测试版已加入了Ryzen AI NPU模式,启用该模式后,NPU可自动录制击杀敌人的短视频,也称超能时刻。

在网络游戏中,最令玩家开心的无疑是将对手击杀的时刻。目前不少网游具备在游戏时自动录制击杀画面的功能,可以将这一精彩的时刻录制成短视频,方便玩家反复观看或分享给朋友。不过问题就是在录制时,游戏往往会调用处理器进行录制,如果处理器性能较差的话,显然就会对正在运行的游戏造成影响,降低游戏运行帧率。因此游戏加加的测试版本特别在录像截图功能中添加了Ryzen AI NPU模式。选择该模式后,录像功能将使用NPU自动录制玩家在游戏如《无畏契约》中击杀敌人时这几秒的画面,也叫超能时刻。

🔺在短短约40分钟的《无畏契约》游戏游玩中,NPU就自动录制了大量击杀视频。

🔺NPU可以非常精准地抓录玩家干掉对手的画面

由于是NPU在工作,所以录制时不会占用处理器,我们在体验中仅仅使用锐龙7 8700G的显示核心就能流畅地一边运行游戏、一边录制,并击杀了大量敌人,也录制了很多超能时刻,让测试编辑可以得意地将这些短视频发到朋友圈炫耀。

AI可帮助用户快速处理图片

知名AI应用厂商Topaz Labs旗下的Topaz Photo AI、Topaz Video AI等软件已经加入了对锐龙AI引擎的支持,本次我们将通过Topaz Photo AI来测试锐龙8000G处理器的图片处理能力。Topaz Photo AI主要使用AI技术来分析和增强图像,它可以消除照片噪点、放大照片并提高整体质量。测试中,我们将分别使用处理器核心、AI加速来将一张3840×2466分辨率的图片放大6倍并清除照片噪点保存,记录使用不同核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当前软件还无法识别NPU,所以在Topaz Photo AI中,用户也只能选择CPU或内置显示核心来进行工作。

🔺在Topaz Photo AI中开启AI加速后,可以大幅降低图片处理时间。

结果与前面的AI推理性能测试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在只用CPU时两款产品执行该任务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而且处理器核心数少的锐龙5 8600G的所需时间还比锐龙7 8700G还多了约17s。而在选用内置显示核心工作后,两款处理器的耗时不仅大幅缩短,特别是锐龙5 8600G的耗时较只使用处理器时缩短了47.22秒,这还只是处理一张图片所减少的时间。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锐龙5 8600G的耗时也与锐龙7 8700G相当,甚至还要稍短一些。这也再次说明两款处理器在Topaz Photo AI图片处理时很可能调用的还是NPU,毕竟它们的NPU算力相当,启用NPU后可以大幅缩短图片处理时间,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Stable Diffusion WebUI绘图测试

要说目前最火的AI应用,除了各种在线的大模型生成式对话工具之外,以Stable Diffusion为代表的生成式AIGC工具更是受到大家的广泛追捧。本次我们也将通过支持DirectML的Stable Diffusion WebUI来生成一个漂亮的中国女生。在整合包的启动器中,我们可以单独选择Radeon 780M或Radeon 780M显示核心或处理器来进行运算。在测试中,我们采用final-prune模型,具体设置为迭代步数:20、采样器:DPM++ 2M Karras、CFG scale:7、图片分辨率:512×512。

显然,如只用CPU来进行文生图,效率是偏低的,锐龙5 8600G生成一张图片的时间就超过了3分钟,而锐龙7 8700G也需要超过2分钟的时间。但在使用GPU后,两款处理器生成一张512×512图片的时间则都缩短到了1分钟以内。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Stable Diffusion测试中,任务负载侧重依赖的还是显示核心,而非NPU,所以在启用GPU进行加速后的测试结果上,两款处理器就有明显的区别,显示核心规格更高、使用Radeon 780M Graphics的锐龙7 8700G耗时比锐龙5 8600G少了近12秒。

🔺锐龙7 8700G调用GPU来进行文生图的话,仅需36.53s就能完成任务。

功耗不高、不需要采用高端散热器

🔺锐龙5 8600G的满载封装功耗在83.7W左右

🔺锐龙7 8700G的满载封装功耗就在87.8W左右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款处理器的功耗都不高,我们在AIDA64中同时对处理器、内置显示核心进行烤机时,锐龙5 8600G、锐龙7 8700G的满载封装功耗也就分别在83.7W、87.8W左右,用户使用较好的风冷散热器或240水冷就能满足它们的散热需求;如果不搭配独立显卡,没有太多的扩展设备,那么一般300W~500W的电源就能让使用这两款处理器的电脑正常工作。

彻底改变台式机处理器的形态、功能与性能

综合以上测试体验,我们认为以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为代表的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的确是一类非常创新的产品。它们是首款可以不依赖独显在1080p分辨率、低画质下基本流畅运行最新3A大作的台式机处理器,让玩家无须购买独立显卡,就能以60FPS以上的平均帧率体验到《赛博朋克2077》《Forspoken魔咒之地》这样的3A游戏大作;它也是首款内置AI引擎,可以大幅缩减相关AI负载执行时间的台式机处理器,不仅可以在不占用处理器的情况下自动录制网游的击杀视频,更重要的是它的AI推理性能、图片处理、文生图执行速度远胜传统处理器,能够大幅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根据目前业内泄露的消息,我们正在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 11也将于今年下半年迎来重大更新,更新的重点就在于提升AI体验,比如带来更加高级的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增强Windows UX以提高跨应用程序、搜索等生产力。此外微软的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12也将重点升级人工智能功能,无论是系统的界面设计、功能实现还是用户体验,都将深度融入AI技术,同时操作系统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等功能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也就意味着用户想要在今年用好Windows 11,在未来用好Windows 12,就得购买搭载NPU的AI PC。

所以随着各类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的变化,处理器的形态也需要同步进化,移动处理器已经开始了这一进程,用户数极大的桌面处理器显然也不能缺席。而目前竞争对手还没有集成NPU、高性能显示核心的桌面处理器产品,所以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不仅是目前对AI加速有需求的用户仅有的选择,也是为这即将到来的重大变化做好准备的桌面处理器先驱,借助CPU、GPU、NPU的三位一体,强劲的处理器性能、3D性能与AI加速能力,它不仅能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更具意义的是,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的到来标志着台式机PC也开启了进入AI PC时代的大门,台式机处理器的形态、性能、功能也将从锐龙8000G系列处理器开始出现一系列重大变化与升级,好戏还在后面。

0 阅读:289

微型计算机

简介:以“MC评测室”为基础提供各种科技和IT产品评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