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看三亚:餐饮经历看三亚地域文化冲突!

远方的关注与呼唤 2024-02-15 23:15:30

三亚是黑龙江省三亚市,这是我坐出租车时师傅开玩笑说的。这句话是有些夸张,但是真要是到处走走,东北因素在三亚还真是随处可见。最让我惊讶的是,我在三亚居然看到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南分院。然后在药店看到哈尔滨医保可刷卡的提示。

东北人越来越多涌入三亚,他们可并不只是游客。很多人全家迁入三亚,在这个距离家乡四千多公里以外的城市,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遥远的距离,让两地人民有着很多不一样的习惯。在来三亚之前,网络上有着各种各样的传闻,让我觉得东北人与海南当地人之间差异还是很大的。

到海南,尤其是到了三亚之后,不断接触在海南的东北人,也接触到海南本地人,我发现双方似乎并不是网络上所显示的那样有着很大的隔阂。双方的融合还是不错的,有共同组建家庭的,有合伙经营的,还有互相合作的。总之,在海南东北人与本地人在一起打工、做生意,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就在我以为双方已经没有太大区别时,一次餐饮经历还是让我改变了看法。来三亚的几天,我去的基本是外地人开的饭店用餐。比如第一市场川味海鲜店,还有一些东北菜馆,湘菜馆等等。在店里有外地人服务,也有本地人服务,整个过程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

直到去了一次三亚一家海南风味连锁餐饮店吃椰子鸡。整个经历让我还是感觉到了一些文化差异。首先这个饭店给我的感觉就是工作人员很多。厨房有六七个人,服务员也有六七个人。但加起来十二、三个人,总共十一、二个桌,却显得手忙脚乱。

出现这种情况,我还真是没有想到。在别家店,这几张桌可能一至两个服务员就轻松搞定了。这可能是服务人员培训不够吧。接下来的事情就有些让我无语了。

饭店是用手机扫码点菜的。扫码点完后,看着来回穿梭的服务员,却是没有人招待我们。这菜是点上没点上,是不是应当有人回应一下。又过了一会儿,我叫住一个服务员,说明情况,问菜点上没点上,什么时候能上菜。对方回了一句好的,然后又走了。我们又在等待。

直到又过了十几分钟后,服务员开始上菜。我这才知道原来点餐成功。手机显示点餐成功后半小时,我就是在一个莫名的等待时间度过的。

菜上了两道,就又一次停了。服务员还是不断穿梭,我不知道他们忙什么。我们来得早,十一、二桌应该只有两三桌人在吃饭。椰子鸡类似于火锅,只是上菜,六七个服务员怎么会这样忙个不停。

于是我再次叫停服务员,问剩下的菜什么时候上来。对方还是那句好的,然后离开。我不知道这是马上上,还是要等一会儿。但是刚才的经验,让我不再叫服务员。也许他们这只是当地人的习惯而已,我对他们说了,他们心中还是有数的。

果然又过了一段时间,菜陆续送了过来。坦白讲我不太习惯椰子鸡的味道。当然这可以理解为口味的问题,不是食物本身的问题。

总之叫服务员,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应,这种情况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我觉得你要是需要时间,也要说一声呀。最后结账的时候,我对了一下账单,有三个配菜没有上来。我的火一下子上来了。

“你们一个个,我问了多少次,你们连个像样的回应都没有。我还以为你们心里有数呢。结果少上了三个配菜。”面对我的指责,服务员说了一声对不起就离开了。

我感觉这个对不起说得还是很敷衍的,配菜很快上来了。我这个时候也不想再吃了,打包离开。对于这家饭店,我还是有些意见的。坦白讲,我对于他们对顾客的态度,始终是有些不理解。

走了很远,我发现眼镜忘在饭店了,就回饭店取眼镜。没想到,服务员早就在前台准备好了。这倒让我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刚刚批评过他。我表示感谢后,对方还是那样淡然。

对于这次经历,我有些不理解。正好有在三亚生活的朋友,就问了一下。他说这就是文化差异呀。三亚本地人不喜欢大声说话,性格比较腼腆。你说的事情,他可能是听到了也记住了,对你回应没有明确,让你不习惯。但这也是因人而异,朋友找了一个三亚的姑娘结婚。那姑娘,第一次去东北高兴得往雪堆里跳,因为没有见过。

听了朋友的话,我也理解了。海南属于海岛环境,当地有一些独特的习惯。不过,当今社会,世界也只是一个地球村而已。文化相互融合,才是发展的正确道路。海南本地人,海南东北人,还是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彼此过度区分实际上并没有意义。共同创业,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1 阅读:167

远方的关注与呼唤

简介:以法律的主题,与大家畅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