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武器在中印边界对付印军士兵?那不是增加印度士兵战斗力吗?

刘晓非 2024-05-07 10:40:37

这几天有人在评论区要我说说微波武器的事,因为最近有人说中印边境上,解放军用微波武器打跑印度军队。其实4年前我说过这个话题的,消息来源2020年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金灿荣,说了一个传闻,解放军在与印度部队在边境对峙期间,曾在边境地区的班公湖南岸动用微波武器击退印军,成功夺回被占山头。而且故事也说得绘声绘色,传说印军首先在班公湖南岸抢占了两个山头,这两个山头是连接阵地,十分重要,被印军占领后解放军的阵地遭到隔绝。当时上级要求前线部队夺回山头,但不许开枪。前线部队就此想到了奇招,用微波武器。于是,解放军官兵们在山底下放微波,把山顶变成了一个微波炉。山顶上的印军一刻钟后全部开始呕吐,站不起来,只能放弃山头跑了,最终解放军将山头夺回。

金灿荣老师毕竟不是学理工科的,我们不能苛求他懂微波,但是学过电磁场人是不可能相信或者传播这种消息的。首先要看,中国有没有微波武器,当然有,不然军委那套颠覆性军事技术丛书根本不会在定向能武器分册里提到微波武器。而且在俄乌战争前5年,解放军就重点研究过对无人机的防范,其中就包括如何使用激光和微波武器。中美这方面发展差不多,美国这两个月公布的反无人机微波武器,作用距离就是几百米,对付没有电磁加固的无人机。再远就需要更大的能量,发射机功率,还需要更大的体积,因为要让微波能量聚焦,距离越远,越需要波束尖锐。要波束尖锐,天线孔径也就必须大。

然后看微波对人体有没有伤害,这就要看功率密度了,按照中国的安全标准,如果人体长期接受的微波,功率密度超过每平方厘米38微瓦,那就被认定是不安全的。美国的标准比较粗放,每平方厘米超过1毫瓦,他们才认为是不安全的功率密度。从事雷达行业的科研人员,在进行雷达工作的时候需要防护服,衣服里都是内衬金属网的,帽檐上有可以拉下来的金属网面帘。不过在距离几百米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人体吸收微波,会把微波转化成热量,长期体温偏高,确实会对健康构成一定影响,比如经常有雷达行业的人说生女孩的比例更高。但真正要让人感到难受,得让体温升高到39度40度,能量到每平方厘米0.5瓦,皮肤才会有轻微烧伤,每平方厘米20瓦,才能构成三度烧伤,每平方厘米80瓦,能秒杀一个人了。

那么我们看看近几天火热的中印边境微波武器话题,印军在山顶,我军在山脚。山顶比山脚冷,解放军用微波武器照射印军,那不就是帮印军取暖么?印度少穿件厚衣服,减轻负重,岂不是战斗力在增强?如果指望从山脚下到山顶这么远的距离,还能让对方士兵体温升高到让人体不舒服,神经紊乱,开始呕吐,这就要有足够的能量密度,还要有足够的覆盖面积,那么天线的波束还不能太尖锐,增益不能太高,要覆盖山顶上的对方阵地。那么即使不考虑衰减,不考虑功率密度随距离平方成反比,算下来解放军士兵携带的微波武器发射功率最少也需要几千万瓦,而且要连续照射。烧对方电子设备的那种极短脉冲对人可没用,能量积累体温上升是需要时间的。这套设备多大?谁抗上去?一个连的高达吗?

其实真正能在对峙中刺激对方神经系统,让对方受不了的,不是微波武器,而是方便战士携带的高频噪声发生器,这东西不需要多大能量,就能让人很不舒服。大家可能看过这种东西,就是警车上对付骚乱的LRAD,正面一定角度范围内的高频噪声是很刺激人的,国内科研单位已经把这东西做到很微小,一个警察胸口就能别一个。近身对峙的时候,很考验对方精神耐受力的。

最后顺便提一句,很多人买孕妇防辐射纯粹是交智商税,手机信号那点信号造成的热量,能和孕妇她老公的热量比么?

6 阅读:751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5:31

    我以前给我老婆买的防辐射孕妇衣服把手机裹起来就打不通,嘿嘿!

  • 2024-05-07 20:06

    刘晓非的专业功底很深厚,他可以把专业的抽象的理论讲得大家能懂,由张局座的风格。我是搞工程施工技术的,每天面对农民工,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让他们听懂记住并执行,不容易的。

  • 2024-05-07 20:03

    刘桑的听众越来越少了,歪屁股终究是要被淘汰的

  • 2024-05-07 14:41

    貌似刘老师跟听风的蚕扛上了!

  • 2024-05-07 16:03

    听风的蚕和你说的两回事,他说的是发射微波导弹,在印军坦克上空爆炸,烧毁坦克电子元器件

  • 2024-05-07 15:36

    老师知识渊博,专业精深,受教莫大焉!此类既传播爱国正能量又教授专业真知识的好文章真想经常看到!祝老师夏安!

刘晓非

简介:兵家之小事,可决大国成败。兵家之大事,需计微末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