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允许“需要”留胡子的5位开国将帅

郭世霞 2024-05-03 18:57:20

军人蓄须,古已有之。民国时期,更是屡见不鲜,如孙中山、黄兴、廖仲恺等均蓄有一字胡。周恩来在长征中也曾经蓄起美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正规化建设,在内务条令中严格规定军人不准蓄须。然而,在1955年授衔时,却依然有五位将帅保留了胡子。他们是谁?又是何时因何缘由而蓄须的呢?是否经过毛泽东的批准?

1955年我军授军街时,因蓄着胡子违反《内务条令》,不符军容军纪要求,许多人不得不忍痛割掉了心爱的胡子。但经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亲自亲批准,在1614名将帅之中仍五人特许保留了战争年代的纪念品----胡子。他们是:贺龙元帅、张云逸大将、李克农上将、孙毅中将和袁也烈少将。

贺龙

贺老总18岁时就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革命党,用菜刀、长矛、梭镖等,砸反动的盐局、团防,抢夺枪支弹药,拉队伍,组织护国军,攻打依附北洋军阀的反动军队。有时,拉起了几百、几千人的队伍,在攻城时,被顽敌一打,就一哄而散,喊都喊不住。这时,贺龙就想,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群众看自己太年轻,没有作战经验,当然就缺乏号召力。于是,他在二十一二岁就留起了胡子。当时流行的胡须样式有“长髯”、“一字胡”、“山字胡”(也叫山羊胡)、“人丹胡”(在人中上蓄一点儿,像一粒人丹。也称“卫生胡”,日本人留这种胡须的较多)等。贺龙选了“一字胡”,觉得比“人丹胡”威风,又比“山羊胡”利索。而且,孙中山留的也是一字胡。这样,看起来就不再是毛孩子,而老诚多了。

贺龙曾对毛泽东说:“我开始留胡子的时候,还是一个赶马的娃子。那时,也只有地主、军阀才留胡子,我就想,为什么农民就不能有胡子?所以,我就留了胡子。”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老总留胡子都有一段反潮流的故事。”

张云逸

在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他年龄最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最高,是唯一拿元帅工资的大将;资历最老,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他戎马一生,却从未受过伤,人称“福将”。

李克农

作为我党早期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李克农不仅是建党初期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干部,而且还是中国特色情报保卫工作原则的制定者。他喜欢戴一副黑边眼镜,他的唇上总是留着一小撮胡子,这使他看上去更加风度翩翩,和他熟识的人都喜欢叫他“李胡子”。

李克农过去是不留胡子的。《传奇将军李克农》等书籍中,最早提到胡须之处是1944年,李克农在一次会议上讲话时,“点着一支烟,捋着胡子说……”故李克农开始留胡子大约在1944年前不久。

孙毅

1925年,孙毅得了一场大病,卧床两个月。由于缺乏营养,病好之后,脸显得又瘦又长。有位好友劝他不如留起小黑胡,显得精神、俊美。从那时起,孙毅就蓄起了胡子,人称孙胡子。后来,在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校长时,曾在学员要求下,刮掉胡子,后来又在朱德、聂荣臻的支持下,继续留起了胡子。

他的胡子还曾派上用场。担任红军学校训练部俱乐部主任的时候,一次,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编了活报剧《活捉敌师长》,剧中的敌师长陈时骥是蓄着小胡子的。于是,李伯钊(女,红军文艺工作领导者之一)和赵品三便说服孙毅扮演敌师长。校长叶剑英拉二胡,和教员、学员同台演出。由于孙毅演得惟妙惟肖,赵品三就说:“老孙,你千万别剃掉胡子,下次演节目我还要找你呢!”自此,不论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还是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孙胡子”。

袁也烈

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经历坎坷,传奇事多多: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也担任过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响;南昌起义中,他甚至“下”过朱老总的枪;后来他还和陈独秀、彭述之一块坐过国民党的监狱。

(郭世霞)

0 阅读:1

郭世霞

简介:传播正能量,助力社会进步和谐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