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热下寒中焦堵,手脚发热心里烦,两穴打通中焦,温暖全身上下

经络技巧 2024-04-17 19:25:34

当谈及上热下寒、中焦堵塞的问题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探讨人体内部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的深层次状况。

上热下寒不只是单一的症状。如果你感觉上半身像是口干舌燥、嗓子疼,或者容易心烦生气,那可能是缘于身体中部之“交通拥堵”,致使上方之阳气无法顺畅下达,反而逆升上扬,犹如车流拥堵导致交通不畅,上部因此愈发燥热。而下半身的寒凉,则可能引发腰膝酸软、下肢冰凉、夜间尿频等,皆因下焦未能获得足够阳气以温煦,致使寒气得以乘虚而入,聚集于此。

中焦,为连接上焦和下焦的桥梁。古人云:中焦之道受阻滞,气血之流将不得其畅,此为健康大忌。

为了中焦通畅,气血调和,归来穴和气冲穴,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交通要道”,特别符合我们身体里经络的运行规律。

归来穴,能收纳气息,让元气归位,处于下腹。归来穴的按摩,可有效激发脾胃运化之力,促进中焦气血流通,从而使上热下寒症状得以自然消解。同时,归来穴,既可治疝疗脱,又能稳固脏腑功能,实为维护人体健康之要冲。

气冲穴,位居腹股沟之间,为升提阳气的要冲。按摩可引气机上行,滋养头目,有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困扰。同时,它可促进下肢血脉流通,温暖下肢,对于夜尿多者多刺激可显著改善起夜的问题。

重点来了:在按摩这两个穴位时,手法至为关键。先以柔力,缓缓按揉穴位周围,使周围肌肤松弛舒缓;然后缓缓加重指力,你可以用你的指腹或者掌根,在穴位上轻轻地旋转按压,一直按到感觉有点酸胀为止,然后,你再轻轻地拍拍穴位周围的皮肤,帮助气血流通,舒缓经络。

针对健脾开胃、温中散寒的需求,推荐一经典食疗良方——生姜大枣粥。此款粥融合生姜的温中散寒与大枣的健脾之力,对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具有极佳之调理效用。

具体做法如下

准备材料:粳米100克,生姜数片(可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大枣5-10枚。

粳米应提前净洗,并浸于水中约半小时,以便更容易煮烂。

生姜切薄片,大枣务必净洗去核,为使其养分更易析出,可将其切成小块。

取粳米、生姜及大枣共置锅中,添水同煮。须以小火缓缓熬炖,方可成粥。

可加红糖或蜂蜜,有助于增强温中散寒的效果。

煮至粥品粘稠、米粒烂软即可关火,趁热吃效果更为显著。

生姜大枣粥,此温补食疗良方,宜于脾胃虚寒者长久服食,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实为养生佳品。

15 阅读:936

经络技巧

简介:穴位、经络、技术、手法、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