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福建号航母首航刺激?美国大秀AI战机空战,想把中国彻底比下去

陈虎新观察 2024-05-14 10:25:40

前几天,美军先后公开了两款“神器”。一个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战斗机,也就是AI战斗机。另一个是“蝠鲼”无人潜航器。两个东西看上去都很科幻。

公开之后在网络自媒体上,引起的反响也不小。为什么美国现在开始亮“神器”了呢?让我说,很简单,有点不自信了。这一两年来,美国独占鳌头的一些武器技术,慢慢地都被中国赶上来了。5代战机现在从数量到质量,中国基本上和美国已经可以说并驾齐驱了。前两天中国的电弹航母福建舰开始海试,这个应该对美国的刺激也不小。

美国一直习惯于用实力地位说话。但是用实力地位说话,你必须把你的实力亮给大家看一看,让大家感觉到你确实有这个实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实力被剥夺了,然后怎么办呢?就要把压箱底的“神器”往外亮一亮。不管这些“神器”成熟还是不成熟,反正目的就是要告诉别人:我还是遥遥领先的。

这个AI战斗机和这个“蝠鲼”潜航器究竟怎么样,我来给大家做点分析。先讲一讲AI战斗机。

先看一看原始新闻。本月3日,美媒首次公开了美军的AI战斗机项目。当天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乘坐名为“维斯塔”代号X-62的AI战机升空,与一架由人类飞行员驾驶的战机进行了一场模拟空战演练。

据美联社报道,演练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最接近的时候,两架战机仅相距大约300米。据美军方介绍,“维斯塔”是一架双座型战机。在试飞过程当中,肯德尔坐在前座,另一名飞行员坐在后座确保安全。用肯德尔的说法是,“我们首先设定好模拟交战的具体场景,然后启动AI系统,让AI控制战机一段时间,比如在交战过程当中让它控制1到2分钟,然后我们会关闭系统。”

据报道,肯德尔乘坐的这架试验机于2023年9月进行了首次在人工智能控制下的空战,迄今已完成20多次飞行任务。报道称AI程序学习的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某些情况下已经能够在空中格斗中击败人类飞行员。

原始的新闻信息大概是这个样子的,听上去很科幻,已经可以用AI控制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这个演示的项目究竟已经进入到了什么阶段?是工程样机阶段,还是原理样机阶段,或是可行性验证阶段?

什么是工程样机阶段呢?就是说这个工程样机和将来实际可用的AI战斗机已经基本一样了。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有一些差距,但是大差不离。可行性验证则主要是验证用AI控制战斗机进入到空战模式究竟能不能行。显然,可行性验证是最初的一个阶段,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内容,应该就是可行性验证阶段的一个项目。

为什么说是可行性验证呢?因为我们看到它,用来验证的这个飞机,美国人把它叫做“维斯塔”,代号X-62。实际上细查一下就会发现,这实际上就是F-16战机的一个变型,而且是一架双座的战斗机。显然这肯定不是工程样机,因为工程样机是不会有人类驾驶员的座位的,人类驾驶员的座位给飞机造成的是死重。所以真正的AI战斗机不会有人类驾驶员的位置,因此这个实验项目首先可以肯定不是工程样机。

是不是原理样机呢?应该说,是原理样机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个项目使用AI控制空战,它只是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的时间段。按照美国军方的介绍,尽管演练持续了一个小时,但真正每次用AI控制交战的过程只有1到2分钟。显然,如果能控制全程,这个叫原理样机,而只是间断地控制一个小的时间段,设定了特殊的交战场景,也就是一对一的交战,显然这个也够不上原理样机。

要知道一对一交战的背景,比多对多交战的背景从人工智能计算的角度上来说要简化了几个数量级的。那么不是工程样机,不是原理样机,最后做的结论只能是可行性验证项目,也就是用AI能不能控制战斗机进行空战。

那么,可行性验证实际上也是分阶段的,初级的、中级的、高级的。那么这个演示项目是处在什么样的阶段呢?让我说应该只是处于中级阶段,初级阶段可能是在地面的模拟器上完成的,这个已经放到真正的飞机上了,在空中完成的,所以已经超越了初级阶段,进入了中级阶段。

那么到没到高级阶段?我认为,离高级阶段还有些距离。虽然没有明确介绍,但是我们可以去推测,这个空战的过程是不是一个完备的过程,比如:空战动作思维和输出是由AI完成的,那么信息的进入是不是直接和AI相连呢?换句话来说,这架战斗机的态势感知部分是不是和AI直接相连,还是仅仅通过数据链把外部的态势感知送给AI,让AI控制空战?

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后者,所以试验用AI来操作空战的时间很短,所以它应该是处于中级阶段,还没有到达高级阶段。

讲到这里,大家基本上能明白了美国的这个AI战斗机大概是什么水平,从这个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它处在什么样的状态。准确地说是在发展过程当中,可行性验证的中间的阶段。后面起码还要经历原理样机和工程样机的阶段,经过大量的试飞,然后才能真正地列装,进入实际的装备和作战。

这个过程有多长不好说,但是不会很短,而且这个过程当中发生的变数也会很多。接下来大家可能关心的是,美国搞了AI战斗机了,中国在这方面怎么样?美国是不是一下子又遥遥领先了呢?

这方面只能用我的认知和分析来做判断了。因为在中国还没有官方关于AI战斗机的准确的报道,那么让我分析下:

首先是中国会不会有AI战斗机的研发项目?我会说,肯定是有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无论是珠海航展还是网上疯传说中国研发“忠诚僚机式”的无人机,已经基本上可以确定了。相关的信息也不少,特别是已经在珠海航展上出现这一类的信息。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我们也一定会有“忠诚僚机”无人机项目。

那么“忠诚僚机”无人机项目和AI战机是个什么关系呢?“忠诚僚机”一定要有AI的,没有AI部分,“忠诚僚机”就成了一个遥控飞机了,在实际运用当中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

那么再往下说,在这方面中国的进展会是什么样子呢?注意我讲到我们国内的时候,讲到的是“忠诚僚机式”的无人机,这个比美国展示的那个AI战斗机从科研的阶段来说应该要更进一步,准确地说起码已经进入到了原理样机的阶段,因为毕竟平台已经和未来实用的东西很接近了。

至于说AI部分到底到什么水平,这个没法说,还有另一个可佐证的信息是歼-20有双座版,双座版很可能是配合使用无人僚机的型号,确实双座版也是最适合使用控制无人僚机的。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进展来看,不光可以肯定我们也有相关的项目,而且基本上可以说我们的项目进展不会比美国的慢。

至于说AI的水平到什么水平,是弱AI中等强度的AI还是强AI,对于“忠诚僚机”来说,弱AI基本上可用度比较低,因此基本上可以判断中国方面的相关项目它的AI部分起码应该是中等强度AI的。

至于说单就人工智能的水平中美谁更高,这个不好下定论,但是讲到AI在无人战斗机的运用上,未必AI的强度越高就越好用。因为毕竟AI还有许多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最终控制开火的问题。更何况真正要进入到了原理样机的时候就涉及传感器和AI交联的问题,这个比可行性实验通过数据链给AI输入战场态势要更近了一步。所以未必AI越强,AI战斗机越厉害。

如果说在AI战斗机当中加入一些人工控制的东西,甚至有意强化一些人工控制的东西,在当下AI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的情况下,可能实际使用的效果反而会更好一些。

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分析、判断、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0 阅读:45

陈虎新观察

简介:陈虎专栏,国际军情点评,武器装备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