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心太急,她若从孙二娘那里学几招,迷倒一个武松绰绰有余

金宝讲故事 2024-05-16 14:18:05

潘金莲是《水浒传》里的人物,在书中可谓是一个戏份极少的配角,却为整部《水浒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的确,时至今日,每当读者们提及“潘金莲”三字,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个妩媚动人、阴狠毒辣的女性形象。

潘金莲最终也因为自己的轻浮放荡,死在了武松的刀下。但潘金莲不是没有机会的,若潘金莲从孙二娘那里学几招,迷倒一个武松绰绰有余。

一、潘金莲的情况

潘金莲本是一家大户人家的婢女,由于肤白貌美、身姿妙曼,竟惹得主家心猿意马。然而女主人也非等闲之辈,她将潘金莲送给了武大郎为妻,不但没有收武大郎一分钱的彩礼,反而送了武大郎不少钱财。

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还是一个相貌丑陋之人,有一个极其难听的外号叫做“三寸丁谷树皮”。

可以想象潘金莲这等美人被迫嫁给武大郎有多么委屈,但潘金莲只能自认晦气。

后来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很强清楚,武大郎为了生计起早贪黑,留下潘金莲独自一人在家,随着西门庆的纠缠、王婆的诡计纷至沓来,于是早就愤愤不平的潘金莲在不甘寂寞的作祟之下,终于化身为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她不仅和西门大官人打得火热,还熬了一碗药汤,毒死了可怜的大郎。

而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我们站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去分析,倘若当年潘金莲嫁给了武松,是不是就没有如此之多的风波变故了?

是呀,潘金莲秀美绝伦,她渴望得到“门当户对”的爱,而武松高大威猛、相貌堂堂,二人若结为夫妻,岂不美哉?

二、武松的情况

再看武松这里,武松虽是一个扬善除恶的好汉,可也是一副血肉之躯,有着和常人一样的七情六欲。

好比武松曾对玉兰动心,在张都监的撮合之下,武松很快就答应了和玉兰的亲事。然而武松不知道的是,张都监和蒋门神早就狼狈为奸,这是替武松量身定造的一个“仙人跳”罢了。

但我们仍可以看出武松也渴望得到异性的欣赏与青睐,也幻想着能和红颜知己花前月下、洞房花烛。

无独有偶,在武松路过十字坡的时候,他和孙二娘也擦出了不少火花。原来孙二娘开了一家黑店,凭借美色吸引了不少过路之人。

客人上钩之后,喝下了孙二娘掺了蒙汗药的酒水,一个个不省人事后被剥得赤条条的,最后做成了人肉包子。

幸好武松留了个心眼,这才没有被孙二娘麻翻。随后武松和孙二娘大打出手,但孙二娘哪里会是武松的对手?就在武松要对孙二娘痛下杀手之时,张青急忙带着孙二娘向武松纳头便拜。

书中是这么写的,那人便叫妇人穿了衣裳,快近前来拜了都头。武松道:“却才冲撞阿嫂,休怪。”那妇人便道:“有眼不识好人,一时不是,望伯伯恕罪。且请去里面坐地。”

后来孙二娘摆了一桌酒席请武松吃喝,再一次赔了不是,武松就彻底原谅了孙二娘。

上了梁山之后,孙二娘更是替武松端茶递水、洗衣叠被,将武松的生活起居照顾得细致入微。时间一久,孙二娘和武松成了亲密无间的“蓝颜知己”,要不是孙二娘已是张青的妻子,她极有可能嫁给武松为妻。

招安后,孙二娘死在了征讨方腊的战役中,听闻孙二娘惨死,武松放声大哭。是什么让一个铁血男儿哭得如此伤心?可见在武松的心目中,孙二娘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以上不难看出,武松是一个不软不吃硬的人。

反观潘金莲,她的容貌远胜孙二娘,用原著的话来说是: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可潘金莲为何拿不下武松?答案很简单,潘金莲太急了些,又太硬了些。

原来武松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他刚搬进武大郎家里没几日,就惹来了潘金莲明目张胆的勾引。

潘金莲应该慢慢来,像孙二娘那样对武松发动柔情攻势,时间一久,武松必然心怀感激。

到了这个阶段,潘金莲只要再借助一个办法就能彻底迷倒武松了。

三、一个办法

我们知道潘金莲嫁给武大郎已有些年头,可潘金莲仍没有替武大郎生下一儿半女,问题自然出在武大郎的身上。

武大郎善良又随和,倘若潘金莲提出和武松三人一起生活的想法,以便替武家传宗接代会如何?武大郎起初会不同意,可武大郎转念一想,自己确实没有给武家留后,潘金莲又以离婚作为要挟,倒不如就答应了。

随着潘金莲和武大郎达成共识,再由武大郎去劝说武松,不就水到渠成了?

武大郎甚至还可以和潘金莲提前准备美酒数坛,让武松喝一个酣畅淋漓、酩酊大醉。届时生米煮成熟饭,武松醒后还能说什么,只能顺坡下驴了。

当然,笔者所说的这种方法可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你若有留意各地的奇闻异事,就知道笔者所言非虚,只因在现实生活里,“三人一同生活”以便传宗接代之事还真的屡见不鲜。

3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