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来杭州,铁道部长滕代远要去看望,粟:老首长,可不敢这样啊

史海任我行 2024-02-06 13:49:31

1958年夏天,原本在解放军担任总参谋长的我军大将粟裕,被调任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

第二年粟裕到杭州考察,才刚要休息,就有工作人员进来对他说,现任铁道部部长的滕代远同志想要看望他。

粟裕根本不知道滕代远也来了杭州,听到这话,连忙要给滕代远打的打电话。

电话接通后,粟裕也没有丝毫摆架子的意思,连忙说:老首长,应该是我去看你啊,怎么能让你来看我呢?

见粟裕说的这样亲近,心中也不免感动,两人一番寒暄,就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

要知道,粟裕可是我国55年授衔时获得大将军衔的开国将军,而滕代远在55年授衔时没有获得军衔,如果论起谁是首长,明明应该是粟裕才对,为什么他却管滕代远叫老首长呢?这两人有怎样的故事?

参军之路

1907年,在湖南省会同县伏龙乡的一个小富即安的家庭中,我军大将粟裕出生了。

虽然他出生在上世纪初,后来又加入了我党,但粟裕的家庭并不是穷苦农家,反而还有钱供他一直读书。

不要看现如今教育普及了,仿佛送孩子读书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在那个时代没有稳定、富有的家庭条件,是不可能做到的,很多我军将领童年时期,都只从地主家学到一点知识。

在家乡念完了私塾和小学之后,粟裕又考到了湖南省立第2师范,他从小就聪明好学,对于国家大事有自己的思考,在校期间就接触了很多进步书籍。

在湖南省立第2师范学习的时间里,他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渐意识到,唯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

他的家庭也说不上旧时代的大地主,因此很能看到穷苦人民的苦难,他还和家里的长工成了朋友,甚至在这个朋友的影响下,有过武侠梦想。

16岁的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个为民除害的剑侠,还想过要不要自己组织一个队伍。

但是在共产主义的影响下,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转而投入到共产主义事业之中。在师范学校学习时,他加入了共青团。

1927年受到蒋介石反革命政变的影响,长沙地区也开始对我党进行通缉,粟裕和在校同学在我党的帮助下,一起逃出了常德。

这次是事件对他的影响非常深远,他再一次意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就不可能打倒军阀地主,当然,武侠梦想已经随着长大离他远去了,但参军报国成为了他新的梦想。

在那之后,已经入党的粟裕毫不犹豫的投笔从戎,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之中。

当然,我军也不会让毫无军事经验的学生直接进入军队,在他正式参与战斗之前,先参加了叶挺组织的教导队,还听过周总理做的报告。

在教导队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之后,粟裕已经能够顺利参与作战任务,不久后就参加了南昌起义。

从参加南昌起义时,粟裕就是总指挥部警卫队班长,受到朱德总司令的领导。对于所有参军的人来说,能够跟在朱德总司令身边,对于提升他们自身的军事能力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很多优秀的将领,一开始都是跟在这些高级指挥官身边工作,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后来朱德总司令率领部队到达赣粤边界的时候,还将粟裕任命为第五联政治指导员。

后来朱毛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粟裕就参加了我军第四军第1次代表大会,在会议上听到两位指挥官的演讲,粟裕受益匪浅。

后来粟裕在红军中辗转多地,参加过许多次反围剿战役,大部分时间都在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指挥之下,这两位长官的指挥总能给粟裕许多可以学习和思考之处,为他日后亲自指挥作战,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指挥才能

在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之中,粟裕逐渐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对于粟裕来说,在战场上抓住时机十分重要,但在抓住时机之前,要先做足准备工作。

比如说,无论在什么地区主持作战,他都会先把当地的地图记熟,一个将军如果连自己要作战区域的地图都搞不清楚,那他是一定会在作战指挥上闹出笑话的。

事实上,我军之所以能够在兵力远远落后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依旧能数次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甚至将10倍于自己的敌人遛得团团转,靠的也是熟悉当地地形和精准找到敌军的破绽。

粟裕就曾经表示,地图就是军人心中的战场,每到一个地方指挥,他都要先把地图挂起来,然后一个人站在地图下模拟作战,思考行军部署和破敌的方案。

1949年2月,粟裕筹备渡江作战的时候,就在墙上挂了一幅长江地区的地图。

那一晚,他就在灯火下静静的凝望着地图,突然发现村子上有一座石桥,没有在图上标注出来。

他当即指出了这件事情,把绘制地图的侦察员都吓了一跳,要知道,那时候我军是没有制式地图的,许多地图都要靠侦察员手绘,就连专门绘图的人都记不清的东西,粟裕却在心里记得清清楚楚。

新四军的测绘队也是由粟裕决定组建的,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将当地地形勘探清楚。每一个地区的距离、河道宽窄、隐蔽地形等等,都要标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然粟裕也并不就靠这些地图作战,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亲自到现场看一看。

由于兵力和装备上的不足,我军前期几乎始终在打游击战。我们不与敌方打正面战斗,正是为了保存我军的有生力量,在敌军薄弱之处,给予其致命一击。

但敌军也不是傻子,当然知道迂回堵截我军的路线,哪一方能够获得战斗的胜利,靠的就是谁更熟悉地形,能对敌我双方的路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粟裕就要把打游戏的每一个地方都调查的清清楚楚,要知道每一条岔路去往哪里,知道每一个隐蔽地形怎样到达,靠着这样的谨慎和认真的准备,粟裕总能在游击战中取得战果。

除了对于我方的准备之外,粟裕也深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

尽管他的一生也打过许多“神仙仗”,但每一次对敌之前,他都会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与局势,并且十分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

粟裕在作战中对敌军的侦察手段也是多种多样。不但在打游击期间还能找到报纸,探查敌军的走势和动向,还会想尽办法监听敌人的电话,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情报。

靠着这些敌我双方的情报,粟裕总能将我军伤亡最小化,将战斗尽可能的导向胜利的一方。

用心服务

说完了战功累累的粟裕将军,再转过头来说一说滕代远。其实,滕代远称得上是革命老前辈,如果论起资历的话,他比粟裕更加元老。他与粟裕是老乡,都是湖南人,但他比粟裕要大一些,出生于1904年。

两人同是老乡,年纪相仿,但滕代远的家庭条件比粟裕要差一些,不过好歹也供得起他读书。

粟裕的家中小有家资,滕代远的家庭也能供他上学,并且两人都考到了常德的湖南省立第2师范学院,可以说是很有缘分了。

滕代远是1923年入学,粟裕则在1925年入学,滕代远是比粟裕高两届的学长。

后来他们都加入了共青团,又从共青团入党,很多经历上都有相似之处。所以,后来他们相识后,也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学校学习期间,滕代远和其他的进步学生一起组织了麻阳新民社,想要与这些年轻人一起改变自己的家乡。

他们这个社团其实还卓有成果,也出版了自己的杂志《锦江潮》,在其中揭露了许多封建社会和地主军阀的恶劣行径。

不过,他并没能念完书,就因为组织声援进步学潮而被开除了学籍,不久后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之后,滕代远就跟随党组织在湖南搞起了农民运动,也参加了北伐战争,担任过湖南农协会长,也组织过平江起义。后来滕代远也上了井冈山,成为红五军的一员。

如果这样看的话,滕代远也该是我军高级将领,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为什么偏偏没有给他军衔呢?

这是由于滕代远后期就不再领军打仗了。或许是由于他的军事才华不如后勤能力突出,也或许是他意识到,组织上领军的人已经有了许多,善于组织后方工作的人却比较少,总之,这个我军元老级人物逐渐转向了后方。

不久后,滕代远被调到苏区,担任武装动员部长,并且于1934年亲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代表大会,直到1937年才回到延安。

回到延安后,滕代远就担任了中央军委参谋长一职,积极参与我国的抗日战争。建国以后,滕代远就担任铁道部部长,为我国基础建设发光发热。

他在铁道部时期,勤勉肯干,总会以普通群众的身份到基层视察。关心群众疾苦,将人民群众的事放在自己的心上,时刻不忘党组织的教育。

有一次滕代远视察的时候,还遇到火车站站长想要拍马屁,刚刚下车,就见到当地的小学生手捧鲜花,搞迎接仪式。

滕代远当时就生气地批评了站长,表示自己是来搞工作的,就像所有普通群众一样,不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接待工作。

在岗位上,他也时刻意勤勉简朴要求自己,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要求特殊对待,因为在铁路事业上的成就,他被称为新中国铁道事业的奠基人。

1974年,滕代远病重住院,弥留之际,只留下了“服务”两个字。他的一生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从未有稍许遗忘。

两人关系

滕代远和粟裕两个人,既是老乡又是校友,也一起上过井冈山,在井冈山时期,粟裕和滕代远就相识了。

那个时候的老乡情谊是很深厚的,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碰到一个老乡不容易,更何况两人还有同在一个学校的经历,自然就渐渐走近。

井冈山时期,由于滕代远和彭德怀一起组织了平江起义,因此在红四军中担任副军长,而那个时候粟裕还只是一个小年轻,滕代远手下做纵队指导员。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是粟裕在滕代远的手下工作,他也就尊称滕代远为首长。

两人的缘分还不止于此,后来我军还经历了红一方面军与红三方面军的合并,在那一时期,滕代远依旧在军方担任职位,任红一方面军副代表和红三方面军政治委员。

而那个时候的粟裕,已经积累军功升任为一军军长了。尽管两人在革命时期,统帅的部队和工作地点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也常常一断开联系就是好几年,但两人之间的情谊却历久弥新。

随着粟裕在军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滕代远则逐渐离开军队工作,许多在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其实已经不太熟悉两个人的过往交情了。

这才闹出的文章开头的乌龙——工作人员误以为铁道部部长和粟裕不熟,只是向他通报了滕代远想探望他的消息。

可是对于粟裕来说,无论1955年授衔,有没有给予滕代远军队上的荣誉,滕代远也始终都是他一开始加入军队时尊敬的老首长。

因此,在听说滕代远要来探望他之后,他第一时间回电,向滕代远表达自己要主动去见他的心意。

滕代远之所以想在此时探望他,也是由于知道粟裕离开了自己一生奋斗的军事指挥工作,担心这个老朋友受到打击。

好在,粟裕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在被调任军事科学院以后,就一直在协助院长叶剑英,认认真真打理科学院的工作,为我国培养新的军事人才。

0 阅读:235

史海任我行

简介:每一段历史都该被铭记,我要做的就是让历史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