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狂澜于既倒的唐代宗--李豫

吴聊的历史 2024-02-25 17:38:45

唐代宗李豫,其实也就是肃宗时期的皇长子广平王李俶,当时这种登基后改名的事情常有,他爹唐肃宗也改过名,据说是改个生僻字可以方便老百姓避讳。

而且唐代宗本身其实是唐世宗,这里的“世”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所以改成了唐代宗。所以千万不要把唐代宗和明代宗混为一谈,世宗这个庙号的分量还是很重的,也是对李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肯定。

当初安史之乱爆发,短短半年就直捣黄龙攻下长安,大唐已经有了亡国的气象,唐玄宗李隆基一心只想逃亡川蜀依据天险避难。

马嵬坡之变后,当时还是广平王的李俶和弟弟李倓力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继位,由此吹响了对安史叛军反攻的号角,其功绩不亚于后世张学良杨虎城逼老蒋抗日。

其后唐肃宗李亨任命李俶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副帅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郭子仪。在经历香积寺之战的惨胜后,官军终于成功光复两京,这其中打仗主要靠的还是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但是李俶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作为皇室子弟,而且还是肃宗的长子,能够亲临战场对于士气的鼓舞是非常大的。要是皇室都如玄宗那般躲在巴蜀遥控指挥,在香积寺之战这种惨烈战役中,能有多少士兵甘愿继续为唐朝卖命还真不好说。

其次当时唐肃宗为了赢下这场战役,孤注一掷答应了回纥援军战后劫掠长安的要求。光复长安后,也是李俶找到回纥叶护陈清利弊,以劫掠长安则会加大洛阳民众的守城强度,从而避免长安的厄运。但是最终洛阳还是没有逃过此劫,回纥劫掠三日方止。

唐代宗在继位前干的这两件事,对于当时唐朝能延续下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凭这两点就担得起唐世宗的名号。

不过继位后的唐代宗李豫开始学玄宗和肃宗玩起了帝王平衡之术,却没能真正把握好宦官集团和地方藩镇的平衡。后世对唐代宗李豫的评价不是很高,主要也是来自于这两部分。

宦官势力的坐大和代宗是脱不开联系的,不过这和代宗两次遇险有关。第一次是代宗临继位前,被张皇后设计险些身死,得到宦官李辅国和程元振帮助才能顺利登上皇位。第二次是安史之乱平定后吐蕃趁虚而入攻入长安,各地节度使按兵不动,代宗窘迫之际第一个主动带兵前来的居然是太监鱼朝恩。

两次人生至暗时刻都是宦官帮助代宗渡过,所以唐代宗大量启用宦官,逐渐坐大的宦官势力也影响了唐代宗和各地将领的信任,后面的仆固怀恩之乱也有太监骆奉先的原因。

此后唐朝一百多年,藩镇割据的问题最起码还在唐宪宗时期得到过抑制,但是宦官专权的问题却是一发不可收拾。

唐代宗李豫未登皇位之前,曾真正的挽狂澜于既倒,让风雨飘摇的大唐重新走入正轨,但是后期在平衡各方时力有未逮,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宦官专权和藩镇格局两大绝症,从此唐朝再无开拓只剩续命。

2 阅读:255

吴聊的历史

简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不同的角度再看看历史上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