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相争!美国对中国电车加征100%关税,中国打碎特斯拉幻想

甄客百晓生 2024-05-18 05:40:21
前言

众所周知,中美之间一直各种竞争,我国总是秉持着合作共赢的态度去处理各种事件,可美国却总能整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骚操作”,这不最近又对新能源汽车下手了。

前段时间,美国的财政部长又开始炒作起中国“产能过剩论”,5月14日,拜登政府更是直接对中国电动车增收100%的关税,企图阻碍中国电车的发展势头。

那么,对此我国是怎样回应的?美国如此“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政策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只会加关税?

五月十四日,美国拜登政府公布了对中国多项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

这项新举措将影响中国出口总值达一百八十亿美金的商品,其中包含钢材、铝、半导体、电池、主要矿产、太阳能电池、吊车和电动汽车等。

这些措施更是包括,从2025年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提高到100%,而对半导体类的关税从25%增加到50%。

这两年来,电动车产业一直备受瞩目,因为如今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无论是在科技还是产能上,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国内电动车的销售量也是世界上第一。

去年,我国的汽车产销达到了三百一十六万台和三百九十九万四千台,同比增加百分之十一和百分之十二。

新能源车产量为958.7万台,销量更是为949.5万台,环比增幅为35.8%和37.9%,占市场总销量的31.6%,这可以说是我国新能源发展最有利的佐证了。

无论是在科技上还是在生产能力上,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什么“芯片自给自足”、“向欧美输出电动车”,各种消息都是中国人的“自豪”。

可是反观美国,这个曾经在世界“霸主”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上不仅“落后”,而且还被中国给“甩”得远远的。

面对此等情境美国居然只会选择采取“加税”的手段,对中国的电动车征收极高的关税,希望以此来阻止中国的商品进入美国。

美国上届政府对中国实施301关税措施,已经被 WTO认定为违背世贸规则的行为,更是影响到了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关系。

可美国政府不仅没有改正自己的错误,还把贸易问题搞得更加严重,而且还利用301关税的程序想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国的关税,这更是错上加错。

产能过剩论纯属无稽之谈

从2021年开始,以拜登为首的美国政府,不但提高了对华进口的税率,更是不断地放出话来,说中国的产能过剩,其实他们只是不想中国新能源车发展。

中国“产能过剩论”的说法,折射出中国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背后,美国日益增长的忧虑。

他们担忧“跑不过”中国,于是将“产能过剩影响全世界”的罪名强加于中国,试图以这种方式扭曲中国对外经贸往来,维持其在全球产业链上的霸主位置。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与世界一体化的大市场,中国企业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既要从本国出发,又要从国外出发,这是一种自然趋势。

如果生产能力超出国内的需要时,就能算是“产能过剩”,这不就等于是我自己往外卖点摆件和你就说我家仓库里还有数不清的货一样吗,这显然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访问中国时称,中国迅速增长的新能源行业被定义为“产能过剩”,并称其对美国造成了危害。

美国《华尔街日报》把这一事件称为“中国冲击2.0”,这是中国在20多年以前对世界制造业进行冲击后又一次冲击。

“产能过剩”与“经济战”,实质上都属于最近几年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认识之争”。

美国彭博社撰文称,耶伦最近称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与两个世纪以来最根本的经济原则相矛盾,这是典型的比较优势理论。

在该理论的基础上,当一个国家可以以较低廉的成本制造某一特定商品时,其它国家就不应当再加关税壁垒,而应当将此商品输入本国,并将本国的相对优势商品出口。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往往是先发大国主张的是自由贸易,后发大国则主张贸易保护主义。

现在,由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很容易被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所限制。

新能源现状

目前,从世界各国的环境状况来看,我国的新能源产能并非过剩,而是极度匮乏。

据国际能源署数据,到2030年,全世界对新能源车辆的需求将达到4,500万台,比2022年增长4倍以上;全世界对太阳能装机的需求量将会增加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四倍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新能源生产国,其生产行为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适应,世界各国需求潜力巨大,未来只会更多。

在五月十日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说,美方进一步增加关税是错上加错,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更是在五月十四日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义正言词地说:

中方一贯反对违反世贸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至于具体情况你可以向主管部门来了解。

要知道,近来德国多个部委都明确反对对中国征收惩罚性的关税,德国联邦交通部长维辛说:“我们不想封锁国内市场,而是想通过竞争相互较量。”

此外,宝马等车企也纷纷表态,警告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出口加征关税,无异于自取灭亡。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目前只有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领先,有能力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到全球。

美国凭借特斯拉品牌垄断国际市场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特斯拉这两年的销售一直在下滑,再加上这次的事情牵扯到了美国的政坛,即便中国政府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中国消费者的选择肯定是向着本土品牌的。

或许特斯拉从来没有想过,会被自己国家坑了波大的。

特斯拉的希望被击得粉碎,之前一直在努力提高产能和竞争能力,然而现在看来,这一切都要泡汤了。

特斯拉最近几年似乎出现了“创新疲态”,比如 Model 3,虽然已经推出了八年,但它的售价依旧很高,和中国其他品牌的纯电动汽车比起来,无论是空间、配置还是性价比,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第一季中国销售大幅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一度令人自豪的消费者粘性正在被中国本地产品分走。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不依靠美国客户继续发展下去,而特斯拉却要依赖于中国,如果中国不为特斯拉提供帮助,那么马斯克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国外的媒体认为,美国提高了进口税,会让国内的人选择价格更高、油耗更高、性能更差的汽车。

从长远来看,美国将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无论是科技还是经济,都无法再有长足的发展。

此外,美国也很有可能在解决诸如解决全球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花费较大,从而也会对美国在世界重要的国际经济中的协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做出如此费力不讨好的事,美国政府到底是怎么想的?答案显而易见的。

政治影响经济

这一年正是美国总统选举之年,拜登想要再次当选,特朗普想要重掌政权,双方势必会发生一次惨烈的战争。

两党都有各自的“票仓”,能否在选举中获胜很重要地取决于中立州。

拜登当局此时推出的这项新的税收政策,主要针对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辛州的投票者,他们想要借电动车改革来恢复美国“铁锈地带”的生产。

对中国商品征收高税率,其在政治上的意图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在这三个中立州赢得足够多的票来打败特朗普。

美国这种“一刀切”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每一种选择都有其优缺点,当初将特斯拉引入中国,也是为了促进国内市场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在全球市场有自己发展了,但是美国却不同意,这样的行为只会给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带来巨大的损失!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就算特斯拉要进入我们的国家,我们也会选择适者生存,而不是从各个方面进行打压。

美国这么做,就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工业,让其陷入困境。

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绝不会像美国那样,一有外界的压力,就马上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中国会负起作为一个国家的职责,以更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和互利互惠的目标推动发展。

如今,对于许多的国家而言,中国自身的对外开放将会成为促进全球经济重新均衡的最高效的动力。

参考:

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新华通讯社主办半月谈:《新华时评|“中国产能过剩论”是个伪命题全球视野 下中国产能真实叙事系列评论之一》

http://www.banyuetan.org/yw/detail/20240411/1000200033137441712797010551451527_1.html

环球网《拜登将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外交部回应》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012699968915273&wfr=spider&for=pc

澎湃新闻《观察|美方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专家:意在展示强硬争取关键选民》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071525070870080&wfr=spider&for=pc

0 阅读:1

甄客百晓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