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裙绊倒坠下悬崖的黄女士:也许都是“朋友圈”惹的祸?

仇意的光影世界 2024-04-24 21:20:03

最近两天,来自中国的31岁女游客黄女士和丈夫游览印尼伊真火山口景区,在“网红树”前拍照,因被长裙绊倒坠入悬崖殒命异国的消息震动国人。

大家感慨惋惜之余,也纷纷质疑:

1、明明导游一再提醒此地拍照危险,为何仍不顾劝阻以身犯险?

.2、虽说不算严格的户外运动或者高山攀爬,但毕竟地处山地野外,为何还要穿行动不便的长裙?

3、已经在距离悬崖边沿两三米之外的安全地带成功拍照,为何还要执意冒险前往极不安全的悬崖边沿拍照?

以目前有限的信息进行分析,造成这起意外事故的原因,固然是黄女士在网红打卡点进行拍照的个人主观意愿所导致,但客观原因呢,多半脱不开日趋浮躁、背离主旨的“微信朋友圈”风气的影响。

说通俗一点,也许就是“朋友圈”惹的祸!

朋友圈,相信开发之初的功能主要定义为分享感受,增进互动,核心是“分享”。

但不知为何,在使用过程中,“朋友圈”逐渐走偏,甚至完全背离初衷。

首先是“微商”看准了这个低成本的货品推销渠道,开始打起“熟人”的主意,正规仿冒伪劣商品纷纷登场。

满地开花,泥沙俱下。

想必都有曾被某个跃身商海渴望大展拳脚的朋友或者亲戚同事不分时段狂轰滥炸的经历吧,如果碍不下面子,花费银两买来一堆不知名目的东西,暗自消化。

更多情况下,实在不堪其扰,可以选择屏蔽甚至拉黑了事。

你不仁我不义。

接下来,“朋友圈”又成了“杀猪盘”布阵排兵的埋伏圈。先是在社交平台物色猎物,然后以“方便联络”为由拉入朋友圈,晨昏定省,嘘寒问暖,逐渐攻陷心防。

利用无利不起早的人性弱点,“杀猪盘”的操盘手所展示出的朋友圈,豪车名表环球游,无不高端大气美轮美奂,让猎物们暗自心喜,觉得天降福音,摩拳擦掌欲将“高富帅”纳入囊中。

殊不知自己才是别人的囊中之物。

当然,如果说天天吆喝卖货的微商,或者心怀鬼胎的“杀猪盘”不是朋友圈常态,那么,“朋友圈”当今魔幻的状态是,成了各色人等轮番登场的“大晒台”。

有人乐于晒娃,自家宝贝犹如天使下凡精灵转世,一天24小时吃饭睡觉洗澡玩耍乃至拉屎撒尿全方位展示,只差现场直播。

总之娃是自家的好,哪管别人爱不爱看。

也有人热衷晒探店美食明星妆造时尚好物,名为分享,实则不过是打造高大上人设而已。

同样都是晒,却还存在性别差异。女的爱晒的是衣物首饰吃喝玩乐,男的是开的车戴的表乃至结交的名门显赫。

最极端的女有郭美美,男有江西周公子。(他甚至将他的个人朋友圈当做一桩事业去悉心打理经营,且屏蔽所有人,只对年轻女性开放)

江西周公子

两个人晒了半天最终都把自己给“晒”糊了,美美去踩缝纫机了,周公子成了全国笑柄,余生恐怕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同样打造人设,有人尽管夸张,但基本实事求是。有的人没什么可晒的,就把朋友圈变成自己的“意淫”之地。

记得前几年媒体曝光过的一个事例,一个普通女工薪族,为达到自己在朋友圈配图晒名品衣饰高端生活、以便让同事“另眼相看”的目的,一家一家平台轮着贷,拆东墙补西墙,最后债台高筑无奈之下走上绝路。

郭美美

而本人的亲身经历,在18年自媒体最火的时候,曾加入到一个写作社群中。后来大家都发现一个女孩异常活跃,朋友圈三天两头发四处旅游打卡的配文照片。

从南到北,几乎马不停蹄,几乎所有知名网红打卡点一网打尽。

从不个人出镜,都是美景配上极富文艺气息的文字。

比如:丽江,我曾是前生撑伞迤逦行走在青石小巷中的女子。

再比如:莫高窟,唐风宋雨也不曾惊扰的千年之梦。

甚至不乏越南,老挝,尼泊尔这样一些特别富于异国风味的小众旅行地。

开始大家都羡慕到嫉妒,不知她是何方高人,有钱有闲且有品位有格调。

有人甚至觉得她好有作家三毛的味道。

但慢慢的,大家逐渐产生一种怪怪的感觉,觉得她在朋友圈中展示的生活简直高渺到不食人间烟火。

最后终于真相大白,这个朋友圈里走遍万水千山的“当代三毛”原来是个以轮椅代步的残疾人。

也未必出于恶意,一开始肯定是出于替代补偿心理,但朋友圈的点赞评论让必定自卑的她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优越感,因而欲罢不能。

大概发到后来,她已经将现实和想象混为一谈。

而自己并不觉得这属于欺骗。

所以说,这个极端事例却反映出一个普遍现状,那就是,出现在朋友圈中的旅游,或许早已偏离了原先的意义,从“看风景”变成拍照“给人看”。

不管去到哪里,妆容精致打扮得美美哒,蜂拥前去网红打卡地,浮皮潦草走马观花,最重要的是占据有利地形拍照发朋友圈。

然后在朋友圈的点赞评论中获得满足感,不,最重要的是优越感。

你们看,大家都辛辛苦苦打工干活,而我去游山玩水多么潇洒。

你们看,我去了现在最热门的目的地成功打卡,多么时尚,多么高级。

你们看,我打扮得那么漂亮有品位,景美人靓,相映成趣,羡慕吧?

总之,是要收获一种非比寻常的优越感,打造一份与众不同的高级人设。

在这样一种心理的支配下,一色墨镜丝巾的拍照标配统统上阵,大呼小叫霸占景点不足为奇,乃至不顾危险置若罔闻最后酿成悲剧的极端事例也屡见不鲜。

去年八月,就有11个大妈为拍照发朋友圈不听当地居民劝阻,执意下到四川雅安鱼鳞坝河道打卡拍照,结果上游涨水泄洪被全体冲走,造成7死1伤的惨痛后果。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前有鱼鳞坝殒命姐妹团,现在又来了印尼网红树坠崖黄女士。

都觉得不幸属于别人,人性使然,缺乏敬畏。

所以,其实,对于黄女士的不幸坠崖,当然是她本人和家庭的莫大不幸和灾难,但网友的种种疑惑,从朋友圈这个角度其实不难解释。

也许,在她与丈夫动身之初,甚或在制定旅游路线之时,就已经在潜意识中准备好了打卡网红拍照点,然后发朋友圈的计划。

要不然就难以解释为何在山地还要穿行动不便的长裙,当然也有人分析说或许是到了景点拍照前才换上的。

不管是一开始就穿着还是后来拍照前换上,总之肯定是准备拍得美一点让人看的。

甚至,为了配合长裙,黄女士选择的即便不是高跟鞋,也应该是相对较为美观但不具耐磨防滑功能的鞋子。

如果不是出于一种追逐时尚的从众心理,以便让别人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与“网红树”同框,黄女士应该不会不顾劝阻坚持继续向悬崖边沿后退,以至于失足酿成惨祸。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如今的“朋友圈”早已背离了单纯的分享功能,而在人性的驱使下变成打造人设的工具,和虚荣展示的秀场。

唉,也许都是“朋友圈”惹的祸啊!

我是仇意,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 阅读:9507
评论列表
  • 2024-04-25 14:12

    发朋友圈就是一种想获得赞美的心理

    仇意的光影世界 回复:
    没错,就是根据人性设计的功能
  • 2024-04-25 21:15

    一个假期,朋友圈里全是旅游打卡晒照片的,烦死。我就不喜欢出门,也不喜欢发朋友圈。宅家里玩手机在市内溜达溜达不香吗?还得给她们点赞!

    仇意的光影世界 回复:
    那就率性一点,不想点赞咱就不点
  • 2024-04-26 07:25

    如果关闭了朋友圈,人们会消停许多,但是怎么可能呢,靠它促进消费呢

仇意的光影世界

简介:评说令我心动的影视剧和不吐不快的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