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老翰林看不起红军没文化,毛主席让他写了封信,老人看后脸红

独家故事 2024-03-23 09:28:07

红军自从建立之后,被蒋介石称为“匪”,许多人都说红军都泥腿子出身,看不起红军,蒋介石则是一心想把红军置于死地,对根据地井冈山进行了多次“围剿”。

历经千难万险,在毛主席的带领下,红军走过长征抵达了陕北,并在直罗镇打败国民党军队,为红军在陕北站稳脚打了漂亮的第一仗。

光有军事上的还不够,还要把群众发动起来,于是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1936年 ,红军为了团结抗战力量,在管理陕北边区的旬邑县时,打算请一位前清朝的老翰林。

作为清朝的老翰林,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如果让这个老翰林来做边区的参议员是非常合适的,也能团结一大部分的乡绅。

然而这个老翰林却自命清高,对着去请他的人说:“我和没文化的人谈不来。”不愿意当这个边区参议,毛主席知道此事笑了笑。

然后说,就让舒同以中央的名义写一封信,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于是舒同就写了一封信,这个老翰林看了信后连说数声佩服,自愧不如甚至有些脸红,他没想到我党也有人字写的这么好。

就这样老翰林高兴的当了边区参议员,舒同逐渐为人熟知。1936年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成立,请毛主席去写校牌,毛主席没空就让舒同去代替写,并说:“他写的字,我很欣赏”。

这个舒同是谁呢?毛主席竟然两次请他代笔,舒同是江西东乡县人,21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我党,最初他做过县委书记等职。

舒同参加革命后除了参与紧张的工作,在工作之余他还努力练习书法,有时候在马背上还不忘用手指练习比划,毛主席称他是“马背书法家。”

后来舒同的大名传遍了延安,建国后舒同成为了一位名誉全国的书法家,而且还当过省长,是一个很不了起的人物。

11 阅读:1735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3:03

    才子书法家省长革命家舒同千古!

独家故事

简介:分析讲解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