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全年销量出炉!奶爸的理想为何笑到了最后?

新洞察 2024-01-03 10:06:46

2024年首日,各家新能源车企都发布了2023年的全年答卷,理想汽车的成绩单尤为亮眼。

先看一组数据:

2023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新车50,353辆,同比增长137.1%。

2023年全年,理想共交付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

2023年的最后一个月,理想不仅首次突破5万的交付量大关,也使得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超过六十万辆,成为交付量最高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而在2023年的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只有理想一家完成目标,完成率为121%,其他车企没有一家达标。

从市场表现来看,曾经的“蔚小理”垫底的理想,已经大幅逆袭,但理想的成功却一直伴随着巨大的争议。

在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技术路径上,理想选择了争议最大的增程式技术。

增程式简单点说就是,同时配备电机和发动机,油箱和电池,当电池的电用完之后,发动机开始用油发电,再用电驱动车辆行驶。

关于增程式技术,自理想发布后就不断地遭受质疑,坊间很多人都觉得这种烧油发电的做法,无疑是“脱裤子放屁”。

早在2020年,理想刚推出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理想one时,大众集团中国区CEO冯思翰面对媒体,炮轰增程电动车的技术路线“简直是胡说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长城汽车魏牌CEO李瑞峰也曾公开发文称,“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

即使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三家在技术路径上相去甚远。蔚来搞换电,小鹏搞智驾,理想搞增程。

很多人认为毫无技术的理想,必定是最先死掉的。然而在一片质疑声中,理想不仅没死掉,反而实现了销量的逆袭。

原因何在?

首先需要说的是,理想的增程式在技术路径上也许最平庸,但却最能切中用户痛点。

电动车一大痛点就是续航焦虑。

纯电就不说了,不管是蔚来的换电,小鹏的800V超充,平时在城市里还好,碰到节假日,充电排队就能让很多人绝望。

即使电池续航越来越长,但和油车相比,电池续航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当油车剩一格油的时候,它真的有一格油。当电车剩一格电的时候,鬼知道它到底有多少电。

再说下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混插技术,既可以充电,也可以加油,电池和发动机都可以直接拉动车辆行驶,很多人更加青睐比亚迪为代表的插混技术。

但数据显示,发动机给电池充电的能量效率比驱动车辆前进的能量效率要高得多,换句话说,在用完了电池中电量的情况下,增程会比直接烧油的插混更加省油。

另外,由于增程车始终是用电驱动车辆,在车辆静谧性和动力平顺性上,会比插混车烧油的时候更具优势。

这种优势,放到消费者那里就是,更加省钱,驾驶感觉还更好。

当然,我认为增程式只是电动车发展初级阶段的折中产物,理想弯道超车的关键,在于它完美把握住了目标客户。

如果给你三秒钟,让你给说出某个车企的特点,你也许会想到,蔚来的换电站,小鹏的智能驾驶,比亚迪的刀片电池。

但很多人对理想的第一印象,却非常模糊。其实现阶段理想的特点应该是——让坐车的人都满意。

作为造车新势力,“新”在哪?核心就是用互联网思维去做用户画像,有了清晰的用户画像,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

而理想的用户画像就是——家庭。

理想把自己的车设计成乘坐者之车,努力让所有坐车的人都喜欢,而不是讨好开车的人。

要知道,在现阶段的中国,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车是家庭的交通工具,而不是个人的交通工具。

我们还没有西方那种每人一辆车的市场环境,在开车与坐车之间,买车人会更加看重家庭成员的乘坐感受,而不是自己开的爽就够了。

但这种精确的产品定位,许多车企却学不会。

很多车企常见的思维是:我不管你要什么,我只知道我要什么。而理想的思路是:你需要这样的车,我造给你。

理想不仅把座椅按摩、座椅通风、空气悬架、语音交互的智能车机、L2级智能驾驶这些配置统统怼上,甚至还将冰箱、电视、大沙发统统塞到车里。

把一个小型的家塞到车里面,消费者肯定会觉得老值了。

其实,从理想这个品牌所属的公司名称——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能看出来,家庭是理想始终围绕的核心需求人群。

理想,可以说是立足家庭属性,把车的工具属性做到极致。

所以互联网造车,并不意味着要孤注一掷去烧钱搞换电、搞智驾,对新入局者来说,护城河并不是首要的,首要的是攻城锤。

你都不在城里,有什么资格装城里人,搞护城河?你得先让自己活下去,挤进城里,才有讨论护城河的资格。早日实现盈利,让财务健康运转,再图长远规划,才是做事的样子。

当然提到了理想汽车的营销定位,就不得不说下它的目标客户——奶爸。

理想的核心仰仗,其实不是技术路径,不是资本运作,也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而是整个社会将男性定位于供养者,只要这个角色不变,理想汽车就不容易倒。

理想在售的所有车型,定位都是家庭使用。如果一个家庭有不只一辆汽车,然后添置一辆理想,是奶爸对于家庭的呵护。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辆理想汽车,其实是奶爸的悲哀。

因为奶爸作为驾驶员,是牺牲基本的驾驶体验和操控舒适度,来换取家庭成员乘坐的舒适,本身就是将驾驶员定位于“供养者”的角色。

如果说把劳斯莱斯宾利比喻成大别墅,那理想就是套四室两厅的改善房,奶爸却睡在门口玄关的折叠床上,把宽敞舒适的房间留给家庭成员。

四室两厅的销量肯定比别墅高,所以只要奶爸还是供养者的角色定位,理想汽车的奶爸红利就能继续吃下去。

归根到底,理想汽车是妻子的理想,是孩子的理想,是父母的理想……唯独不是奶爸的理想。

-END-

0 阅读:85

新洞察

简介:有温度,有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