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灭唐有多残暴?谋害唐昭宗,逼义子自尽,缢杀九王,血洗朝堂

楚风文史 2024-03-19 01:21:42
前言

权力是否值得一个人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是否值得一个人为之不择手段,甚至铲除亲朋好友?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给出了沉重的答复。那个人,就是朱温。

他为了夺取皇位,不惜铲除障碍,屠戮亲朋,最终登基称帝。但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值得呢?我们将一一见证他的疯狂和偏执,以及那些为他的野心买单的无辜生命。

一、谋害昭宗

904年八月的一个夜晚,洛阳宫中突然爆发了一场惨剧。当时的唐昭宗正在皇宫中休息,朱温的心腹蒋玄晖带领一群武士突然闯入,他们谎称有紧急军情要奏报皇上。守卫打开宫门后,蒋玄晖的手下就杀了进去,朝着昭宗的寝宫而去。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就连昭仪李渐荣也没有反应过来。她听到动静后急忙披衣而起,一看到持刀持枪的士兵,顿时明白了不祥的预感。她凄厉地呼喊着:"我等宁愿受死,不要伤害皇上!"可是,这些话在蒋玄晖的手下耳中,不过是一阵虚无的喧嚣而已。

正在酒醉中的昭宗被喧嚣声惊醒,他迷茫地跑出寝室,却见到一群持刀士兵正向他刺来。昭宗惊恐万状,拼命在殿柱间穿梭逃命,李渐荣挺身而出想要护驾,却被士兵一刀刺中。

昭宗绝望地抱头痛哭,终于在一刀之下断送了性命,年仅38岁。就这样,一代皇帝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只为了满足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

二、缢杀九王

朱温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904年十月,他回到汴州后,立即下令诛杀昭宗的九个皇子。次年二月,蒋玄晖在"春社"这一祭祀日邀请九位皇子共同祭拜,随后在酒宴上将他们灌醉,趁机勒死,尸体被抛入九曲池中。

这九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无辜地被夺去了,他们的罪过只是与朱温无关。长子德王李裕、次子棣王李祤、三子虔王李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年轻的生命,一个未来的希望。他们本可以为唐朝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朱温的野心却将他们生生掐灭了。

当昭宣帝李祚和何太后得知这一惨剧时,已是多日之后。作为母子,他们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无助地流下伤心的泪水,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朝中大臣们更是在权力的威慑下,不得不装作视而不见。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而朱温的野心却越燃越旺。

三、血洗朝堂

朱温的暴行并未就此止步。为了扫清障碍,他开始了对朝臣的大规模屠杀。当时朝廷的四位宰相是裴枢、独孤损、崔远和柳璨。柳璨为人奸诈机巧,他不断在朱温面前诬陷其他三位宰相,导致他们被贬斥官职。

柳璨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为自己的权力铺平道路。他清楚地知道,只有除掉这些有威望的老臣,自己才能在朱温的新朝廷中占据重要地位。于是,他毫不手软地将矛头对准了这些人,不惜诬陷陷害,只为了让自己的前程有所保障。

随后,柳璨又写信给朱温,把他平日怨恨的30余位朝臣的姓名上报给朱温,声言这些人"对朝政横加议论,对殿下怨恨不满"。朱温的谋士李振更是怂恿他"尽诛之以绝后患"。这些人的命运,就这样被朱温和他的亲信们掌控在手中。

就这样,六月初一,朱温派兵到洛阳城外,将裴枢等30余位被贬斥的官员全部诛杀,尸体被抛入黄河中。李振得意洋洋地说:"这些人常自谓清流,今皆入浊流!"这句话说出了朱温和他们的心声:他们视这些忠臣如浊流一般,理应被清除。

四、朱温的野心

朱温为什么要如此疯狂地屠戮亲朋好友?原因就在于他的一个野心:取代唐朝,自立为帝。

事实上,早在904年八月,朱温就派人杀害了唐昭宗,立年仅13岁的辉王李祚为帝,史称昭宣帝。但朱温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要彻底取代唐朝,自己登基称帝。这个野心,早已在他心中扎根许久。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武人,朱温凭借着过人的智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但是,当他站在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时,却发现最后的障碍是如此之大:一个根深蒂固的王朝,以及那些忠于旧朝的大臣们。于是,他选择了最暴力、最残忍的方式,铲除一切障碍,不惜付出亲朋的生命作为代价。

在朱温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付出的代价。他视权力为至高无上,为了达到目的,任何手段都是可以被允许的。这种偏执和疯狂,注定会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骇人的印记。

五、朱温的爱妻

在朱温这场疯狂屠戮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细节:他的爱妻张氏临终时曾嘱咐他"戒杀远色"。张氏是朱温的挚爱,两人相伴20余载,他们的感情可以说是朱温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

张氏不仅主持内政,就连外事也多有参与,可以说是朱温最重要的智囊和支柱。她能以"柔婉之德,制豺狼之心",使得朱温这个暴虐的人也稍显温和。

可惜张氏病重时,朱温正被丧子之痛所困扰,未能好好侍奉爱妻最后的时光。临终前,张氏对朱温说:"夫君既有大志,贱妾也无力阻拦,但尚有一言相赠,也是临终遗言......戒杀远色四字,夫君若能谨记勿忘,妾死也瞑目了。"

这四个字,像是张氏最后的呼唤,想要唤醒朱温内心的那一丝人性。可惜,朱温并未遵从爱妻的嘱咐,反而在她去世后不久,就开始了这场疯狂的屠戮。

也许,正是这一决定,让他最终失去了爱妻的祝福,导致他的后代也遭受了同样的厄运。张氏的死,像是朱温最后的人性之光被掐灭的时刻,从此他彻底沦为一个疯狂的野心家。

结语

我们看到了朱温一生的疯狂和偏执,看到了他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可怕面目。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即便是最冷酷无情的人,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丝人性的温暖,只是很快就被权力的诱惑所吞噬。

朱温的一生,正是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典型。他最终登基称帝,但付出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的后代也承受了同样的厄运。

权力是否真的值得如此代价?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因为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朱温所走过的那些弯路,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踏上的。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人性的温暖,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堕入疯狂的深渊。

1 阅读:40

楚风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