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富国强兵为何被车裂,商鞅对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影响?

沉浮于世界 2023-02-03 11:26:52

商鞅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帮助秦富国强兵,伟大的政治家,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这样的一个人为何沦为车裂的结局?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又有什么影响?

出身背景

商鞅,又叫公孙鞅,原本是卫国的公子,因被封载到商誉之地,所以后世就叫他商鞅。商鞅很有才能,公叔痤的门客,公叔痤临终前向卫惠王推荐,且告诫卫惠王,若你不用他,就把他杀了。卫惠王认为公叔痤是神志不清,推荐了一个无名鼠辈。所以说既不杀、也不用。看不到出路的商鞅,就跑到了秦国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开始在秦国变法。

变法内容

对于我们学到的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大概有: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免除徭役;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等等都只是概述,真正关于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其实很多现在都失传了。

其次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还是流传很广的《商君书》,据说是商鞅写的,被后世人称为禁书。据专家考证,里面大部分都是后人在商鞅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整理的。它的思想与儒家背道而驰。具体讲述的原因大家可以自信搜寻查找。

总结下来,商鞅变法就两个关键词打仗和种田。看来商鞅是个现实主义者,在落后吃不饱的年代,根本谈不到思想道德。所以商鞅骨子里对儒家的那一套是嗤之以鼻。认为国家想要强大,要有足够的粮食和强大的军队,其余统统都是扯淡。立木为信立了威信,开始搞土地改革,具体措施就是费分封,制郡县。首先,贵族世袭的爵位和土地都没有了。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一切以军功为准,功劳大的封爵,功劳小的,就算上一个敌人,也给你分田。这样一来,秦国的贵族就开始消亡,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国家实力大大增强。可以说,秦国是集全国之力在打仗,而其他六国只有贵族在打仗,其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了土地所有制的问题后,接下来就是怎样让老百姓老老实实的种地。商鞅就在秦国搞了一套户籍制度,每一个人都要登记户口,再发一张身份证,再用强制手段把大家庭拆成小家庭, 五家为五,十家为十,按人头征税。商鞅还规定,民众没有命令把他迁徙,没有身份证,不准在外面住店,乖乖种田,否则就是犯法。对于犯法的人,民众要举报一个人,和在战场上斩获敌人首级享受一样的待遇。如果你不举报,你周边几户人家都是同罪,这叫连坐。通过这种制度,商鞅就把人民牢牢地绑在土地上。为了保证种田的效率,商鞅还用法律规定了农民要怎样种田。水稻的种子每亩播二斗,大瓣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 2/ 3 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就适当少一点,土地贫瘠就多一点。这些标准都是根据之前的经验得出的最科学的种田方法,国家用法律保证农民以当时最高效的方法耕作。

造成影响

商鞅变法的本质就是以立法的形式在秦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军国主义,把国家的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只懂得种田和打仗的工具人。底层人民想上身,只有去打仗,用斩获敌人的首级来授功封爵。所以在战场上,你要是和秦军交战,你的脑袋在他的眼里就是爵位和财富。战场上的秦军个个都是亡命徒。通过军功授决制,秦军的战斗力大大加强。但是秦的性格也变成了勇武好战、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

人没有了独立的思想,所有的人都成了战争机器的零件,不折不扣的工具人。所以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没有一个是秦国的。而商鞅的治国理念就是不要让人民有思想,要把你变成工具人,只知道打仗和种田就够了,因为越愚蠢的人民越好管理。

结局悲惨

商鞅的变法虽然得到了秦国民众的欢迎,却严重地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还是有旧贵族企图暗害商鞅。秦孝公死后,曾经犯过法的太子继了位,这位太子就是秦惠文王。旧贵族见报复的时机已到,秦惠文王在旧贵族的煽动下,派官吏去逮商鞅去。商鞅听到消息,跑到半路找旅店住宿。旅店的主人就说商鞅定下的规矩没有凭证,不能让住。商鞅不得已企图逃往旁边的魏国,结果魏国一看秦国这么强大,不想惹事。商鞅打算武装反抗,但变法以后的秦国军队,那叫虎狼之师。战斗的结果,商鞅先被逮着,然后遭到了最残酷的刑罚车裂,并且全家被屠杀。

结语

当然,商鞅虽然被杀了,但他的新法却没有被废。他为秦国从西方强国走向超级大国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也对现在的社会起到的一定的影响。摆脱人治,确立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是商鞅思想的核心精髓,他的出现也确立了我国现今法制社会的延续。

0 阅读:62

沉浮于世界

简介:欢乐的时光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