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这个字跟所有“打工人”都有关

长江新世纪 2024-04-30 13:55:12

摘自《康辉咬文爵字》康辉

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全球有八十多个国家都在这一天向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致敬。

你知道五一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吗?19世纪,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逐步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维持资本主义机器的高速运转,榨取工人们更高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美国的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却得不到与工作时长相匹配的报酬。于是在1877年,美国工人们团结起来组织了一场大罢工,在街头游行示威,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这场工人运动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在1889年7月,恩格斯在法国巴黎组织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说起“劳”这个字,它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是:“剧也。从力,荧省。荧,火烧冂(jiōng),用力者劳。”清代学者段玉裁在注解的时候,认为“火烧冂”的意思就是“烧屋”,表示用力救火疲惫辛苦,所以“劳”指的是生活艰苦。“劳”字的小篆写法,上面是两个火的炏(yán),即“炎”的异体字;中间是“冖”字,表示房屋;下面是“力”,表示用力。

看到“炏”字,可能大家就会“举一反三”地趣味叠字了:三个火的焱(yàn),四个火的燚(yì),和“又双叒叕”四个字一样,已经被大家“玩坏了”,但我猜大多数还不一定知道这些字的读音呢。

先说“火”字家族吧。一把“火”烧得还不够旺,左右两把火,“炏”字极言“炽盛”之意,后来引申为兴盛,亦指威势显赫;上下两把火“炎”字,本义一般认为指火光上升,又可泛指焚烧,后来引申为热、极热;三把火的“焱”字烧得更旺,指的是火花、火焰;四把火的“燚”字烧得最旺,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

再说说“又”字家族:“又双叒(ruò)叕(zhuó)”四个字不像“火炎焱燚”那样可以望文生义,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不同。“又”字表示重复、再一次的意思;“双”字表示两个;“叒”字古同“若”,是上古神话中的树名,《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日初出东方汤谷,所登榑桑,叒木也”;“叕”字的意思是连缀。

类似这样的字群还有:一二三亖(sì)、口吕品㗊(jí)、土圭垚(yáo)㙓(kuí)、屮(chè)艸(cǎo)芔(huì)茻(mǎng)、水沝(zhuǐ)淼(miǎo)㵘(màn)、鱼䲆(wú)鱻(xiān)䲜(yè)、龍龖(dá)龘(dá)(zhé),等等。不过这里面的很多字都是异体字、繁体字,现在也不为大家常用了。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