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为何李光弼与郭子仪两位功臣结局天差地别?

猴痞故事会 2023-12-14 22:50:08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峥嵘浩荡,涌现了无数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名将。然而,在这漫漫历史长卷中,那些能够保全自身并善终的英杰却寥寥无几。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仿佛成为那些英勇之士无法绕过的宿命。

唐朝“安史之乱”过后,几位功臣们的命运显得尤为悲惨。李光弼,战功赫赫,威震千里,却在战场之外陷入朝中宦官的掌控,以至于在平叛战争胜利前夜,竟被整治得忧郁而终。与之相比,为平定“安史之乱”殉难四十多人的仆固怀恩的结局更加凄惨,他因无法容忍朝中小人的诬蔑而一怒之下勾结吐蕃回鹘,险些酿成唐朝的覆亡。这种半生功业毁于一旦的“忠良难善终”的悲情,时常引起后人的深思。

然而,在“安史之乱”平定的功臣中,有一位与众不同,功业堪比李光弼的郭子仪却成为了例外。他在拯救大唐帝国于覆灭之际,不仅荣获王爵之尊,更获得了皇帝的全心信任。最终,他在84岁高龄寿终正寝,被朝廷追赠为太师。郭子仪之所以能够善终,乃因其聪颖通达,具备两条令人叹服不已的政治智慧。

首先,他“恃宠不骄,礼遇奸臣”。作为将帅,杰出者常因君王的宠爱和封赏而滋长傲横之气。郭子仪却截然相反,对君子谦恭诚恳,对小人更是礼遇有加,决不依仗个人功劳而对朝堂上的奸臣表现出轻蔑不屑。当时的大宦官鱼朝恩专横跋扈,频频陷害忠良,而郭子仪正是由于功勋卓著成为鱼朝恩嫉妒的对象。面对父亲坟墓被人挖掘的耻辱,郭子仪不责怪他人,反而流着眼泪对皇帝表示:“臣长年征战,手下士兵常毁坏他人坟墓,臣却未能有效阻止。这次的事情是臣自己对不孝之行的惩戒,与他人无关。”这番言辞不仅让朝廷宽心,也让鱼朝恩感到意外。郭子仪不得罪小人,成为其心中的一道戒律。

其次,他“敢于自污,以安君心”。为了让皇帝安心,郭子仪在生活上极尽奢侈,大肆购置良田美宅,聚敛珍宝器具,纵情享受美丽的姬妾。郭子仪的这种放纵行为,使其在功业显赫的同时不至于引起天下人心的过度招揽,有助于维持皇帝对他的信任。当幕僚建议他将财富捐献给国家作为军饷时,他不以为然地笑道:“如果我按照你的建议去做,陛下反而会怀疑我另有所图。”他深谙上位者心思,明白在当时的政治风云中,吸引天下人心可能带来的动荡远大于财富上的损失。

综合而言,《太平广记》对郭子仪的评价道:“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罪。”正是因为郭子仪得到了奸臣们的心悦诚服,看透了居上位者的心思,才能够在政治的暗流中善终。

2 阅读:905
评论列表
  • 2023-12-15 22:48

    李光弼,干吏,工作能力强;郭子仪,能吏,精于为人处世。

    曳落河 回复:
    李光弼不是汉人,安禄山的造反导致大唐不再信任蕃将,启用蕃将也是不得已为之,用完了自然靠边站,还得剥夺权利,最后李光弼有拥兵自重嫌疑,仆固怀恩直接造反
    醍醐灌顶 回复: 曳落河
    仆固怀恩与郭子仪关系好
  • 2023-12-15 19:05

    其实,数来数去,平定安史之乱的将领中,就郭子仪是汉人[汗]

    曳落河 回复:
    当时朝中流传着一句话,蕃将都都不可靠,这也成了李光弼和仆固怀恩的催命符。郭子仪军事能力不如李光弼,但是他是汉人的身份给了他很多保护,而且老郭确实是个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