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为官得罪太多权贵,26年仍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回味历史时光 2023-12-06 10:04:28

有一位官员,他以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在民间传颂。

他是在26年间升迁25次的传奇人物。

为何他能在得罪无数权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平步青云?

他就是包拯,他的仕途充满了神秘和疑问。

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清官难进,奸佞易行

在古代官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屡次上演:“清官难进,奸佞易行”。

那些正直清廉的官员,坚守道德准则,却往往在复杂的政坛上步履维艰。

反之,那些擅长权术、心术不正之人却如鱼得水,轻易攀登到高位。

北宋时期,就有这样一位清官——包拯。

包拯,字希仁,北宋时期的庐州人,以其清廉刚正、忍辱负重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清官之一。

他的生平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充满了传奇色彩。

踏入政坛之初,包拯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当时的北宋政坛,权臣横行,贪腐成风。

屡遭贬谪

包拯却以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品质赢得了民心。然而,他的坚守也引来了无数权臣的嫉妒与攻击。

贬谪,对于包拯来说,成了家常便饭。

一次又一次,他被排挤到偏远的地区,但他从未屈服。

每一次贬谪,他都带着对百姓的深深关爱,勤政为民,造福一方。

无论是治理水患,还是开垦荒地,他都亲力亲为,深受百姓爱戴。

当初,包拯初涉政坛,被任命为天长县的知县,这个职位虽然不高,却是他踏入仕途的起点。

他带着满腔热血和理想,准备一展身手,为民请命。

然而,政坛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包拯的想象。

当时,北宋朝廷中奸臣横行,他们结党营私,贪污腐化,对于正直清廉的包拯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不久,包拯便遭遇了奸佞的阻挠与诽谤。

他们污蔑包拯与民争利,甚至说他图谋不轨。

这些无中生有的罪名让包拯倍感压力,但他并没有被打倒。

包拯深知,要想在政坛上立足,必须坚守清廉底线,以民为本。

挑战权贵

当张可久、任弁等人在朝中横行霸道,

利用职权贩卖私盐、役使兵士,甚至监守自盗时,包拯愤怒了。

这些贪官的行径严重损害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使得民间怨声载道。

然而,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弹劾仁宗的亲信太监阎士良和转运使王逵。

王逵是一个狡猾而残忍的贪官,他擅长巧立名目盘剥百姓钱物,一旦激起民变,便派兵残酷镇压,滥用酷刑,杀害无辜。

他的所作所为已经激起了极大的民愤。

但是,由于他与宰相陈执中、贾昌朝关系密切,并得到宋仁宗的青睐,因此他有恃无恐,继续为非作歹。

然而,包拯决心要让这个恶魔付出代价。

他连续七次上章弹劾王逵,每一次都详细揭露他的罪行,让朝廷和百姓逐渐看清了这个贪官的真面目。

最后一次,包拯更是直接指责仁宗:“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这句话犹如一把利剑直指仁宗的心脏,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

经过一场激烈的较量,朝廷终于罢免了王逵的官职。

这场胜利不仅属于包拯,更属于正义和百姓。而张可久等人也同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包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清官,一个敢于挑战强权、捍卫正义的勇士。

而他在端州的任职经历,更是成为了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弹劾外戚

包拯弹劾了张尧佐这一外戚权贵。

当时,张尧佐因为侄女是仁宗的温成皇后而在朝中权势熏天,甚至想要担任宣徽使这一要职。然而,这个职位一直由文臣担任,如果张尧佐真的上任,就会打破文官集团的势力平衡。

因此,包拯等人与御史中丞王举正、右司谏张择行、唐介和殿中侍御史里行赵抃等人纷纷上奏反对。

其中,包拯的反对声最为激烈,

他在朝堂上大声质疑张尧佐的任命,口水都溅到了仁宗的脸上。

仁宗感到十分尴尬和愤怒,想要退朝回宫。

但包拯拉住仁宗的衣袖,继续苦劝,使得仁宗最后不得不妥协,免去张尧佐宣徽使的职位。

然而,张尧佐并未就此罢休,他怀恨在心,利用手中的权势对包拯进行报复。

他收买朝臣,污蔑包拯与贼寇勾结,图谋不轨。

仁宗在听到这些谣言后,信以为真,下令将包拯贬为端州知州。

这次贬职对包拯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打倒。

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他知道只要心中有正义和公平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他在端州任职期间以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作风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他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成为历史的典范。

总的来说包拯被贬的原因是因为,他敢于直言不讳挑战权贵,

弹劾了张尧佐这一外戚权贵。

虽然他因此付出了贬职的代价,但他的坚定信念和清廉自守的作风,却赢得了历史的尊敬和赞誉。

出任端州

端州,这片盛产端砚的土地,本应是一个富有文化韵味的地方。

然而,历任知府的贪婪却使得这里的端砚成为了他们搜括的对象。

他们以进贡为名,却行搜括之实,将百姓的宝物据为己有,让端州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包拯的到来如同一缕春风,给端州百姓带来了希望。

他不仅铁面无私,更是对百姓有着深深的同情。

一到任,他便下令只按进贡的数量制作端砚,绝不多要一枚。这一命令让那些贪官污吏大惊失色,他们不敢相信有人真的敢挑战他们的权威。

包拯的决心却如同磐石一般坚定。

他不仅严格执行了自己的命令,更在离任时将所有的端砚一起带走。

这一举动让那些贪官污吏彻底傻眼,他们明白,这位清官是真的在为百姓谋福利,不给他们留下任何搜括百姓的机会。

包拯的这一举动赢得了百姓的热烈拥护和赞誉。

他们感激这位清官为他们除去了贪官污吏的搜括之苦,让他们能够安心生活。

而包拯也因此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英雄,他的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了历史的典范。

强大的关系网和厚度支持

包拯在政坛上的卓越成就,除了其本身的清廉自守、刚正不阿的品质,

也得益于他的同窗好友及政治盟友的鼎力相助。

范仲淹,作为早于包拯入朝的同窗,

他们共同的政治观点和互相支持为包拯在仕途上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吴奎,多次为包拯挺身而出,

弹劾攻击那些试图阻挠包拯的权贵,是包拯在政坛上的一大支柱。

吕夷简,尽管在政治上与包拯存在分歧,

但他对包拯的清廉和刚正不阿的品格深表欣赏,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包拯支持和帮助。

此外,包拯的政坛密友及亲家关系也为他在政坛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韩琦,与包拯同为进士,他在朝堂上对包拯始终不渝的支持,使包拯在政坛上得以稳步前行。

文彦博,不仅与包拯有儿女亲家关系,

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无疑为包拯在政治道路上增添了更多的力量。

这些关系网络为包拯在政坛上的崭露头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他们的存在不仅增强了包拯在政坛上的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包拯的人格魅力和政治才能。

这种深厚的友谊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使得包拯能够在政坛上独树一帜,为后世树立了清廉、刚正、忍辱负重的典范。

包拯凭借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在官场上披荆斩棘,终成一代名臣。

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宋代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包拯,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等要职,

以其显赫的政绩和廉洁的形象,被百姓深深地敬仰和爱戴。

他始终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执法,刚正不阿,

能忍受各种困苦和压力,因此被誉为“包青天”。

在北宋的政坛上,包拯的出现无疑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生平事迹被广大人民流传下来,成为了历史的杰出典范。

无论他在何处任职,都能以其清廉自守、勤政为民的行政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记,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包拯的不仅在北宋时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为后世政治家树立了清廉、刚正、忍辱负重的典范。

❤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关注+和点赞❤可以让你更容易找到我的后续文章,并且不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4 阅读:429
评论列表
  • 2023-12-28 10:08

    背后靠山是小编[静静吃瓜]

回味历史时光

简介:一束照亮过去的光,指向通往古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