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香格里拉』流光之美——金铜造像如何制作

云南省博物馆 2024-04-03 22:01:00

追寻香格里拉

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

愿白天平安,夜晚宁静

沿着青藏高原东麓直至香格里拉,是一片由独特地形和纬度造就的色彩丰富、对比鲜明的土地。透亮的天空、广阔的草原、雪白的山峰、湛蓝的湖水、幽深的山谷、粗砺的荒野,以及那些行走于天地间的生灵,深深影响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精神感受力和审美观。数千年来,青藏高原东麓的人们与自然相生相长,他们从不忘感谢万物的馈赠,也始终敬畏天地的无常。人们祈愿、感恩,在灶房、在农田、在路旁、在湖畔、在山巅,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他们将心中的愿景融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创造力中。

造像

造像是佛教艺术品中流传最广、遗存最多的一个类型。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造像不仅融汇了克什米尔风格、东北印度风格、尼泊尔风格等外来艺术风格,还将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也融入其中,形成了多元文化特征的造像风格,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一个表现。

【金铜造像制作方法】

从历史上看,金铜造像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三种:模具法、失蜡法、金属敲花法。

模具法:制作模具——置模型于模具内——将模型从模具中取出——浇铸——对铸件进行修整和打磨。

失蜡法:

用蜂蜡制成模型——耐火材料制成泥芯,并敷成外范,之后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形成空壳式的模范——往模范内浇灌铜液,冷却后敲去外范取出泥芯,造像铸成——抹去铸像表面气泡,使之光滑。

金属敲花法:

利用铜具有的延展性,将铜块捶打成薄片,形成各种部件,然后再将各部件焊接合一,组成完整的造像。

镀金铜八大菩萨像

19~20世纪

罗布林卡管理处 藏

分别为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莲花手观音、弥勒菩萨、地藏菩萨、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除盖障菩萨。

银质嘎乌

18-19世纪

罗布林卡管理处藏

顶靴老爷像

云南省博物馆藏

塑像作舞蹈状,袖子、下摆和腰带随舞动的身姿自然飘扬。顶靴老爷曾是丽江地区百姓祈雨求福的重要神祗,也是生活在这里的纳西、藏等民族文化互鉴的历史物证。

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迁徙史诗与流动对话

2023年12月28日—2024年4月28日

云南省博物馆一楼临展厅

资料来源:保管部

摄影:杨成书 等

整理、编辑:陈金珊 校对:陈一览

审核:叶之声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