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原生家庭的影响”,请活出自己的姿态

湖南康达精神卫生中心 2024-01-26 11:35:56

关于原生家庭的话题,这几年一直十分有热度。尤其是关于中国式家长对孩子心理教育的缺位,以及他们对子女打压式的教育方式。每次这种话题的出现,在评论区总会有很多人站出来现身说法,细数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幸。

这个话题之所以这么有热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占网络话题主力的90、00后一代生长的环境决定的。他们成长的这些年恰是国家迅速发展的时候,他们享受到了国家发展带来的经济、文化、教育的福利,这些有利点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认知和能力进行生存以外的思考。

当他们独立地迈入社会以后,逐渐发现了自己性格上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实实在在地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或大或小的困扰。当他们去寻找这些缺陷存在的原因时,“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

诚然,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概率上来说,良好家庭环境和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会呈现很大的不同。

在找到这个原因以后,每当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不利的局面,很多人就会归因到自己的性格,从而将最终的原因归于原生家庭。

那么,然后呢?发现了这个原因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关于这一点,网络上有着“如何与原生家庭和解”到“如何与自己和解”的话题。讲的都是面对原生家庭的影响,如何去解决。

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困在“原生家庭的影响”里,从来没有迈步前进过。他们或许是缺少勇气,或许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契机,但也有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逃避!

这种逃避一部分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虽然它十分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奥地利发展心理学家Heinz Werner 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他观察了700个儿童长达40年,这些孩子生长在充满暴力、贫困的家庭环境中。当他们成年以后,确实有2/3的人的生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剩下的那1/3却拥有积极健康的性格和全新的生活。

这个实验很好地说明了原生家庭对孩子性格和人生的塑造并不具有决定性,哪怕童年有着不幸的生活和遭遇,人也是能靠自己活出新姿态的。

逃避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愿承担和改变,这个原因的提出可能会刺中不少人的痛点,但是康达君想提醒大家,如果你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不断地说“因为我的原生家庭如何如何,所以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了”,那么你极有可能就是在推卸。

原生家庭的影响确实可能是导致你性格如此的重要原因,但生活却是自己的,当你把所有的“锅”都甩给原生家庭,但又不尝试改变以后,你此后遇到的每一个挫折,都会加重你的认知,成为压着你一根稻草,但事情永远都不会解决,终其一生,你都会是这样一个人。

所以,你要不要改变呢?如果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以后,还是不尝试去改变,甚至哪怕连改变的念头都没有。那么,你其实才是生活不如意的第一责任人!

再者来说,在如今网络舆论的引导下,“原生家庭的影响”已经被不自觉地归为了负面影响。但是原生家庭给予你的真的全部都是负面的影响吗?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因为自己一次次面对挫折时的归因不断放大了负面的影响,而正面的影响因为平常感觉不到,所以完全被自己忽略了呢?

父母本心都是爱孩子的,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可能不是很恰当。作为年轻人,我们也应当理解父母,尝试去沟通,哪怕实在沟通不畅,也不应当就此放弃自己的未来。

应当认识到,我们不断地回溯过往,分析原生家庭,只是为了找到“我们之所以是一个这样的人,会有这样的处境”的原因,从而全面认知自己并接纳自己,但最重要的是,在此之后,我们就需要开始尝试破局,尝试改变。

因此,当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请问自己以下的问题:

我的性格确实是原生家庭导致的吗?

我找到原因以后尝试改变了吗,还是只是单纯地在抱怨?

相信以上两个问题,会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

破局原生家庭的影响,最重要的就只有两个字:改变!请你相信自己的毅力和创造力,在一次一次的尝试中,你会一点点擦掉原生家庭在你身上留下的不好的痕迹,活出自己的姿态。

0 阅读:7

湖南康达精神卫生中心

简介:为百万吸毒成瘾和药物成瘾患者提供戒断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