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房地产新政:公共梯间和机房不再算公摊,得房率将如何变化?

小白鸽财经 2024-05-18 13:42:57

近日,我注意到多座城市纷纷出台新政,明确提高住宅的“得房率”,规定公共梯间和机房等部分不再纳入公摊面积。这一变化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但同时也引发了市场的一系列讨论和预测。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我感到这次的政策调整不仅将影响购房者的实际利益,更可能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在这次新政中,最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公摊面积的变化。过去,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除了支付自己产权部分的费用外,还需要为电梯间、楼梯间、走廊、设备机房等公共空间买单。这些公摊面积往往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但却给购房者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新政的实施,意味着购房者在未来的购房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购房成本,这无疑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以深圳为例,通过新政调整,得房率有望实现较为明显的提升。虽然具体提升的百分比可能因项目和设计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这样的政策调整可以提高得房率几个百分点。比如,在一些超高层住宅项目中,原本得房率可能在69%至74%之间,新政实施后,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75%以上。

对于其他城市如惠州,新政规定建筑物屋顶的公共梯间、电梯机房等辅助用房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这将进一步减少公摊面积,从而提高得房率。虽然具体提升数值可能因项目而异,但预计也会有几个百分点的增长。

新政的出台,也让我联想到了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不断涌现,公摊面积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购房者对于高额的公摊费用感到不满,这也导致了市场上的一些纠纷和争议。新政的推出,可以看作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政府对市场需求的关注和对购房者权益的保障。

除了公摊面积的变化,新政还可能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由于公摊面积的减少,房屋的总价可能会相应降低,这有可能刺激更多的购房者进入市场,从而带动房地产销售的活跃。同时,对于开发商而言,虽然减少了部分可售面积,但也可能因此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购房者,从而促进销售。

当然,新政的实施也需要一个过渡期。已办理相关手续的项目可能无法立即调整,但新政对于新建项目的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提醒了购房者,在未来的购房过程中,要更加关注项目的规划和设计,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化。

从投资策略的角度来看,新政的实施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公摊面积的减少,可能使得一些原本因公摊费用过高而被购房者忽视的优质项目重新受到关注。投资者可以借此机会,关注那些受益于新政的项目,寻找具有投资潜力的房产。

然而,作为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新政虽然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总是复杂多变的,投资者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政提高住宅得房率,减少公摊面积,对于购房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也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无论是购房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断学习和适应市场的变化,才能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

在面对这样的市场变革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新政带来的直接影响,更要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房地产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和方向。我期待在新政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能够迎来更加健康、透明和公平的发展环境。

0 阅读:54

小白鸽财经

简介:本账号为国元证券王霆所有,执业编号:S00206220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