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天下英才汇聚黔进动能】水城区:校准焦距,把人才“探”出来

天眼新闻 2024-04-28 11:30:25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走进新时代,贵州趁势而上提升人才发展影响力,把贵州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在“富矿精开”中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提供坚实支撑。

“江南缺煤,独富贵州”,而贵州煤炭超过三分之一在六盘水,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保有储量230.19亿吨,素有“江南煤都”的美誉。在六盘水决策者看来:“‘人才’是一座城市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动力之源。”

水城区是全国首批100个重点产煤区(县)之一,也是全省第三大产煤区(县),探明煤炭储量80.3亿吨。立足煤、电、铝等资源禀赋,该区以“富矿精开”为着力点,在人才引得来、用得好、育得精上下功夫,把人才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奋力书写“才聚水城”精彩答卷。

■ 校准焦距,把人才“探”出来

创新引领的六盘水,渴求人才;包容开放的六盘水,呼唤人才。

近年来,六盘水依托煤炭、煤电能源、装备制造等“首位产业”,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依托本科、高职院校,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形成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

前不久,水城区党政代表团赴中山市火炬开发区镇街组团考察学习,推动两地今后在产业互补、人才支撑、资源共享上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交流合作。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富矿”。秉承“人才紧跟发展走、发展依靠人才兴”的引才导向,水城区制定发布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相匹配的人才,多维度构建“人才生态圈”。

通过人才引进在水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的杨恩兰,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圆满完成了“甲秀之光”访学研修学习计划;2020参加第三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二等奖并被授予“全国农业技术能手”称号。

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这些年杨恩兰积极开展猕猴桃、马铃薯、小麦等主要作物药效试验,及时发布病虫预防等信息,完成病虫害防治面积545.56余万亩次。在她的带领下,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作物防灾救灾项目1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通过人才引进到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工作的王欣颖,带领研发团队不断充实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与中国科学院地化所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从刺梨栽种技术、刺梨鲜果营养价值、刺梨副产品开发等方面展开研究,这些年为企业申报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近20项、软件著作权6项、获批“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等,带动水城区16万刺梨种植户增收致富。

通过人才项目引进在水城区能源局工作的曾超,在六盘水七大产业板块建设工作中,获新型能源化工产业板块“突出个人”称号。推动水城区双巢一号井区块煤炭资源勘探项目2023年2月落地建设,勘探结束后预计新增煤炭探明储量1.5亿吨,新增煤矿产能90万吨/年。2023年入选贵州省评标专家库。

…………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而创新离不开人才。近年来,水城区依托赴省外知名高校人才专项引聘活动、贵州人博会等平台,用好“平台引才”“柔性引才”“一事一议”等方式,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广纳英才,从各领域把人才“探”出来,引进各类人才398人,实现了增“人数”与得“人心”同频共振,为“富矿精开”提供了人才支撑。

“让人才成就水城,让水城成就人才。”水城区注重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外出进修和适应性培训并举、岗位性培训和超前性培训并举“三并举”,实施“订单培养”等计划,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组织人才工作者、专业人才代表赴贵州省组干院、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省内外院校参与专题培训,不断拓宽本土人才视野,提升服务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水城区正在拟定《水城区关于推动人才聚集建设养才高地的若干措施》,该措施发布后,将围绕建设“养才高地、养业宝地、养民乐地、养心净地、养生胜地”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进一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建设“中国凉都·康养水城”提供更强有力人才智力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勇勇

编辑 桂榕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