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泼墨泼彩作品展—九寨归来不看水”画展香港揭幕

珠海钓鱼 2019-10-17 23:20:50

“白海泼墨泼彩作品展—九寨归来不看水”画展于10月16日下午15点在香港红磡都会大厦德富龙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展出了画家创作的一批九寨风景的山水画作。斑斓纷呈,意象万千,“留白”之光融入万物、渗透万象虚空之“道”,给观者营造了一场视觉盛宴,深受嘉宾及观众的好评,看后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感慨。

香港水墨画会会长陈成球及夫人、城市大学校董梁希玟,国际文化联合会麦天雅、香港中华文化学会主席张映奎博士、国际(香港)舞蹈学院考試官姚淑梅,收藏家王国宪、吴锡忠、张青、陈荣金等出席分享。

白海先生的画独具风貌。正如皮道坚先生称:白海将这种具象化表达引入对画面结构的探索。“泼墨留白”技法的使用直追北宋时期山水画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雪景寒林图》的写实境界。通过对物象外表的凹凸阴影的绝妙描绘,舍抽象而趋具象,使得画面的内容更加具体、画面的结构更加完整。画幅中飞动的白线与色块相互交融,形成全幅流动的虚灵节奏。通过对雾凇山水的具体描绘,白海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感官真实。而在此之感官真实情境中,“留白”之光融入万物、渗透万象虚空之“道”,以传达某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的东方式的天人合一自然观。

李君毅说:生於中國東北吉林的畫家白海,就是在此一方興未艾的熱潮中,踵武發揚了劉國松「白線的張力」的藝術觀念,創造出「三潑留白法」、「隱筆留白法」及「雪山蛇皮皴」等技法,完成獨步畫史的霧凇雪景創作。白海的作品雖然充滿強烈的現代氣息,但若深入追索其內在的藝術思維,實乃根植於傳統文化中有關「自然」的美學追求。本文即針對白海水墨畫別出心裁的形式風格,探究其中所蘊蓄的「自然」美學思想,從而揭示中國繪畫一種歷久彌新的精神價值。白海在中國繪畫固有的紙筆墨色等媒材基礎上,以流體力學的科技原理結合潑墨潑彩的藝術構成,發展出十餘種特殊的水墨新技,窮形盡相地表現霧凇雪景的自然意趣。在藝術創作上同氣相求的白海,也深刻地了解中國藝術所追求的「自然」意蘊,因此他在創作論述中強調:「以『隱筆留白法』不露筆的鋒跡,保持自然原生態……始終抓住了民族的根,和道法自然的純真品格。」白海通過流體力學原理所操作的半自動性技巧,諸如「分別潑法」,「綜合潑法」及「交錯潑法」等,其實跟古代「潑墨」、「影壁」或「張素敗牆」的創作可謂同出一轍。他們都是藉由自然偶得的痕跡來觸發靈機妙緒,再因勢利導地作出順乎心意的畫面處理,最後完成自然天成的理想作品。由此可見白海霧凇雪景的山水創作,其中所開發運用的各種創新技法,既不是盲目地附麗於西方的藝術形式,也並非無知地把中國的繪畫傳統棄如弊屣。針對傳統繪畫「借地為雪」的留白處理,白海作品中豐富多樣的藝術語彙,儘管揚棄了因襲守舊的筆墨表現方式,呈現出充滿時代氣息的嶄新風貌;然而其中所包含「道法自然」的藝術追求,卻不僅保留著傳統水墨畫可貴的美學思想,並且重新發掘中國文人畫有關「逸品」的精神價值。面對中國藝術傳承與革新的問題,白海在水墨畫的領域中作出了承先啟後的努力,且已廣受海內外學術界的重視。他秉持著溫故知新的創作態度,因此不但卓然有成地以渙然一新的形式風格,延續了傳統水墨畫崇尚自然的審美觀念,同時更吸收中國文人畫豐富的精神資源,創造性地完成一種興滅舉廢的現代轉化。

据悉,“白线灵光—白海雾凇创作展”将于11月6日~15日在深圳美术馆展出。由刘国松、周功鑫任学术顾问、皮道坚学术主持、朱虹子策展、王国宪统筹。

九寨沟牟牛沟花海-1

九寨沟牟牛沟花海-1

九寨沟火花海印象-1

九寨沟火花海印象-1

九寨沟镜海-1

九寨沟镜海-1

黄龙五彩池冬韵-1

黄龙五彩池冬韵-1

供稿:李悦

0 阅读:6

珠海钓鱼

简介:弘扬钓鱼文化,分享钓鱼乐趣,乐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