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成酒醉失言,嘲讽朱元璋当过和尚,酒醒后剃光头发逃过一劫

醉风文史 2024-03-29 21:48:31

若是让古人评价在哪位皇帝手底下当官最难,朱元璋必定榜上有名,洪武年间的官宦们,全然没有一人做官,全家鸡犬升天的感觉,在这位洪武爷手下做事,不仅俸禄是出了名的低,工作强度也很大。

不仅如此,朱元璋尤其痛恨揽权贪腐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所以洪武朝的官员们每天上朝就犹如上坟一般,生怕做错事,犯了朱元璋的忌讳。

所谓伴君如伴虎,除了公事之外,皇帝也有不少私人忌讳,比如说乞丐、和尚这两个词,在刘彻、李世民听来或许无感,但在朱元璋听来,这绝对是在讽刺他,而敢讽刺朱元璋,那下场绝对是死路一条。

谁让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有段不光彩过往呢?不过,有一位大臣曾当着朱元璋的面说过和尚,并且也没受到惩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爱喝酒拒绝当大官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平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后,于应天登基称帝,这位来自濠州的草根,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缔造者。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的那些亲戚们也都跟着沾了光,他的小舅子郭德成就是其中之一。

郭德成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郭兴和郭英,两人都是“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朱元璋南征北讨,立下赫赫战功,大明建立后,两人都因功封侯,郭德成还有一个妹妹,即朱元璋的妃子郭宁妃。

郭家能满门富贵,据说是因为郭德成的老爹郭山甫善于相面。

当初朱元璋还未发迹,偶然间路过郭家,郭山甫以面相断定朱元璋将来贵不可言,于是郭山甫不仅让几个儿子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还将女儿嫁给朱元璋。

不管郭山甫善于相面的传闻是真是假,事实证明,他的眼光的确毒辣,在朱元璋身上下重注的决定为郭家挣来百年富贵。

相比于两个哥哥的功成名就,郭德成显得有些落魄,在大明建立后,只是担任骁骑舍人这样的小官,朱元璋看在郭宁妃的面子上,决定给郭德成封个大官当当,谁知郭德成却坚决不要。

朱元璋很不高兴,觉得自己这小舅子不知好歹,郭德成一看朱元璋生气了,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向朱元璋解释为何不想当大官。

郭德成表示,自己性子愚钝,干不成大事,而且没事还喜欢喝酒,指不定哪一天就会因为喝酒误了大事,到时肯定性命不保,与其如此,还不如赏他一些钱财、美酒。

酒后失言,戳中朱元璋痛处

郭德成果真不想当大官?很显然不是,没有人能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尤其是作为朱元璋的起家人马,郭德成眼看别人一个个封侯拜相,人前显贵,他又不是圣人,岂能不眼热?

不过,也正是因为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比较长,他对朱元璋的了解,自然也就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郭德成这样说无非是为了避嫌自保而已。

不管郭德成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推辞封官,反正朱元璋对郭德成的回答很满意,没有坚持给他加官进爵,而是赏赐不少好酒和钱财,之后,朱元璋还经常让郭德成进宫陪他喝酒。

那么,郭德成对此果真没有丝毫怨言吗?不见得。俗话说,酒后吐真言,有一次郭德成被朱元璋叫进宫中喝酒,或许是喝得尽兴,郭德成放松了警惕,一不小心就在朱元璋面前吐露了真心话。

大家都知道,这人一旦喝多,酒品不好的人就很容易失态,郭德成也属于这种,喝多之后成了一副衣冠不整、头发散乱的样子,朱元璋见了觉得好笑,说郭德成披头散发,是个醉鬼疯汉。

这个时候,郭德成可能已经醉得有些迷糊了,听见朱元璋的话后,竟然接过朱元璋的话茬说:“臣犹厌之,尽剃始快。”

郭德成的回答很有意思,他也觉得头发碍事,还不如剃光了当和尚痛快!这句话对任何人说都无所谓,但在朱元璋听来可就有些诛心了。

要知道朱元璋早年落魄时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因此他登基后对和尚一类的字眼很是忌讳,他自己说当过和尚当然可以,因为是谦虚自嘲,但若是别人说,那就是在侮辱他这个皇帝了。

剃发补救,避过杀身之祸

郭德成这句话明显戳到了朱元璋的痛处,于是在郭德成说完话后,朱元璋的反应是“默然”,可想而知,当时的气氛必然是在一瞬间跌落至冰点,郭德成大祸临头而不自知。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当场发作,毕竟郭德成是醉酒失言,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他都没办法处置一个醉汉,否则堵不住朝堂悠悠众口,但这件事还是像一根刺,扎在了朱元璋心里。

郭德成回到家酒醒后,猛然间回想起自己对朱元璋说的话,当即吓出一身冷汗,郭德成不可能不知道朱元璋记仇的性格,而若是被朱元璋记仇,那下场……

事已至此,郭德成后悔也无济于事,说过的话又不能收回,他只能想办法赶紧补救,苦思冥想之后,还真让郭德成想出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再喝醉一次成为真疯汉!

于是郭德成故意醉酒,剃光了头发,穿起了僧衣,念起了佛经……

消息传到朱元璋耳中后,朱元璋叫来郭宁妃说:“我以为你哥那天只是戏言,没想到他真剃光头发当和尚,可真是个疯汉。”

朱元璋就那么容易相信郭德成是个疯汉?信了才怪,他这是借郭宁妃的嘴告诉郭德成:差不多得了,我相信那天你只是酒后失言,不是故意嘲讽我,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放过郭德成?一方面,朱元璋知道郭德成真的没有嘲讽他的意思,毕竟郭德成都已经剃发来证明清白了;另一方面,朱元璋也看到了郭德成认错的态度。

正是因为郭德成有这种谨小慎微的态度,所以最后能得善终,而很多开国功臣就是不知道收敛,太过嚣张跋扈,结果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朱元璋收拾了。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0:16

    第一眼看成了郭德纲[呲牙笑]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