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残唐十六杰里的金枪将,敢挑战李存孝的他如何成为一代宗师?

评书演义快看 2024-03-17 21:38:33

在杨家将的九代英雄中,有这么一个人,他被称为杨大胆,他是初代杨家将。弃刀学枪的他先拜扫地的家奴为师,后又得到白马银枪高思继的“代师传枪”,学得一身上好的枪法,并因此在“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六。他枪艺略有小成,便四处挑战用枪的高手,甚至连当时天下第一的李存孝,他也敢一个人前去挑战,大家十分敬佩他的胆识,敬称他为“杨大胆”。

他挑战李存孝失败后,又出去二次学艺。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最后,他一个人竟然将“残唐三绝”所包含的三样绝技全部学会。在他身上有太多的传奇,比如与他相关的“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以及和赵匡胤“铜锤换玉带”的故事。

他一杆火尖枪威震河东,在火塘寨被推选为火山王;他将天下十大名枪融合贯通,创立了闻名天下的杨家枪。

他就是《杨家九代英雄传》中的第一代杰出英雄,因此,也被称为初代杨家将,他就是火山王杨衮!

杨衮弃刀学枪,他为何要拜扫地家奴为师?

杨衮,字君爱,金刀杨会的儿子,初代杨家将。杨衮自小跟随父亲金刀杨会练习刀法,需知杨会家传的九耳八环金背刀那可是残唐时代的一绝,它和夏家的北霸六合枪、金良祖的走线铜锤并称“残唐三绝”,杨会也因此和夏书棋、金良祖私交甚好,他们被大家敬称“残唐三友”。

只是杨衮并不喜欢刀,他更喜欢灵巧的枪。所以练刀一段时间后,他又拜了家里的扫地的家奴“花枪手”夏书湮为师。扫地的家奴怎么这么厉害呢?

原来,金刀杨会早年当潼关大元帅的时候,曾有恩于夏书湮。夏书湮为了报恩,便悄悄去杨家应聘当了一个专门负责扫地的家奴。他想找机会将自己的一身好枪法传给杨会的儿子,以此报恩。刚好看到杨衮无心学刀,便把自己的一身枪艺全部传给了他。

他枪法刚有所成,四处挑战名师不败的他便入选残唐十六杰

后来,杨衮又得到了师兄也就是残唐十六杰中的第三条好汉白马银枪高思继的代师传枪,学到了整套的“北霸六合枪”。

学全了夏家的“北霸六合枪”后,杨衮开始周游各地,在各地挑战用枪的名家高手。

杨衮先后挑战了赵子龙的后人赵文台、张飞的后人张广、霸王项羽的后人项小龙、罗成的后人罗芳等等,他们都是名震一方的使枪高手,个个都有万夫莫当之勇。然而,面对杨衮的挑战,他们竟然没有一个能在杨衮马前走上五个回合!

这个消息被专门负责各种榜单排名的司马空前知道了,他经过核实,在他写的《残唐十六条好汉排行榜》中,杨衮荣幸入榜,并且排在前十名之中,排在第六位。司马空前还给杨衮起了个绰号叫“金枪将”!

杨大胆名号如何而来?年轻的他竟敢挑战“将不过李”的李传孝

杨衮成名比较早,是因为他胆子特别大,前面说过,他刚从白马银枪高思继那学全夏家的整套“北霸六合枪”就敢单人独骑周游各地,在各地挑战用枪的高手。这对他来说,这都是小儿科!而让他得到“杨大胆”的外号的还是年纪轻轻的他竟然敢一个人前去太原挑战当时的天下第一好汉李存孝!要知道“将不过李”的李存孝,那可是一个和“王不过霸”中的霸王项羽相提并论的“超级英雄”,他是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一的好汉。

当时的残唐十六杰是:第一杰,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第二杰,浑铁篙王彦章;第三杰,白马银枪高思继;第四杰。金统帝黄巢黄巨天;第五杰,金刀王刘暠刘智远(也作刘知远);第六杰,金枪将杨衮,也就是后面的火山王杨衮,他就是初代杨家将,是王彦章之后的一代枪王;第七杰,铁枪王彦竜;第八杰,红袍将周德威;第九杰,白袍将史敬思;第十杰,白玉将葛从周;第十一杰,大银枪将张归霸;第十二杰,大刀孟绝海;第十三杰,铁枪将邓天王;第十四杰,赛瘟神朱温;第十五杰,铁锤将庞师古;第十六杰,大太保李嗣源。

而且在评书中,他也如《隋唐演义》中“隋唐十八个好汉”中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一样,是独一档的厉害。所以,年轻的杨衮竟敢单枪匹马前去挑战他,这让很多人十分敬佩他的胆量,纷纷暗中夸他“杨大胆”。虽然挑战的结果是杨衮输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英勇形象,再说那时的杨衮才十五六岁,武艺并未学精。

杨衮二次学艺,一人竟将“残唐三绝”三样绝技全部学会

挑战李存孝失败后,杨衮总算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去河南寻访他的师伯“神枪手”夏书棋,从夏书棋那里学到了连高思继都未曾学过的夏家不传之技“三十六路盘肘枪”,又在夏书棋的帮助下从“飞锤将”金良祖那学到了“走线铜锤”绝技。

前面我们说过,杨衮自小跟随父亲金刀杨会练习家传的“九耳八环金背刀”。“九耳八环金背刀”和夏家的北霸六合枪,以及金良祖的走线铜锤并称“残唐三绝”。巧的是,至此,杨衮竟然一个人把三家的绝技全部学会了。

他二下河东,凭借手中一杆火尖枪技压群雄,被推选为“火山王”

杨衮学全了“残唐三绝”后,又回到老家潜心研究枪法,经过多年的铭思苦练,他的一杆火尖枪练得十分得心应手。此时他的武艺应该只在浑铁篙王彦章之后了,就算他的师兄白马银枪高思继和金统帝黄巢黄巨天在世也不是他的对手了;他的义兄,残唐十六杰中排名第五的刘知远自然更加不如他了。后来,刘知远兵困太原,正是多亏杨衮前去相救才得解围。

当时杨衮为了援救被困的结义大哥(时为后汉皇帝的)刘知远,他二下河东,凭着超凡的武艺,战败了火塘山上的豪杰,在火塘寨被推举为“火山王”,一时风头无两,威震河东。他联合河东三十六寨兵马,打出“扶汉灭辽”的大旗,一举打败辽兵,解救了义兄刘知远。

杨衮“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故事

杨衮学有所成后,他本来是想要再去二次挑战“将不过李”的李存孝的,只是彼时李存孝已经被人害死了。在打探消息的过程中,他听说师兄白马银枪高思继被铁枪王彦章杀了。

杨衮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高思继曾“代师传枪”将一身的好枪艺传给了他,他心里十分敬佩他的这个师兄。因此,当他听到他的师兄高思继被王彦章用回马枪杀死了的消息后,十分的生气,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去给师兄高思继报仇!

杨衮打探到王彦章在宝鸡山日不移影连胜唐将三十六员的消息后,便立即启程赶去宝鸡山。他在宝鸡山大战王彦章五六十个回合,两人杀的难分难解。后面高思继的儿子高行周和杨衮的结义兄弟刘知远,还有郭威,石敬瑭,李嗣源,李存勖也一起冲过来围战王彦章。

本来,王彦章一个人迎战杨衮就没有占到上风,不仅被杨衮用走线铜锤伤到了后背,还被杨衮用回马枪刺伤了大腿。

现在一下子又围过来几员杀气腾腾的战将,他如何能敌?王彦章知道没有办法全身而退了,他也是个汉子,他不想死在别人手里,自己一咬牙拔出宝剑自刎而亡。因为刘知远、郭威,石敬瑭,李嗣源,李存勖都曾做过皇帝,所以他们合称“五龙”,而杨衮和高行周因为作战非常勇猛,像老虎下山一样!故他们合称”二虎“,他们一起围着王彦章厮杀,并最终带逼得王彦章自刎而亡,这就是评书里经典的“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的故事。

杨衮“铜锤换玉带”的典故

杨衮在保结拜大哥刘知远的过程中和彼时在后周柴世宗帐下任元帅的赵匡胤也有过交集,勇猛无比的他在赵匡胤的眼皮底下,接连生擒活捉了后周猛将郑子明和曹彬。

赵匡胤见杨衮如此神勇,于是亲自出阵,两人大战上百回合,难分胜负。赵匡胤越战越喜爱火山王杨衮,因此,他力邀杨衮投奔后周,投到他的帐下。

杨衮说自己虽不满汉王“尊辽帝为叔,自称侄皇帝”的做法,但自己毕竟也是汉室老臣,所以他是绝对不会投降后周的。

两人话不投机,又各催战马重新战到了一块。再次交战的他们,彼此都十分敬佩对方高超的武艺,他们惺惺相惜,不约而同的越打越往人少的地方打去。等到了那荒无人烟的地方,两人不仅不打了,还双双下马坐到了一块,互相掏出随身携带的行军水瓶,巧了,两人的水瓶里装的都是水酒杜康,于是,他们互相干杯喝起酒来。两人对酒论英雄,越说越投机。

杨衮看出赵匡胤胸有大志,说如果他日你能成为天子,我杨家后代愿意保你赵家。赵匡胤说空口无凭,杨衮从百宝囊中拿出一个走线铜锤递给他,说:“这走线铜锤是一对的,现在我给你一个,以后可以此铜锤为证,杨家后人看到此锤就会听你的。”

赵匡胤大喜,他收下铜锤后,又从自己的腰间解下了身上的玉带,送给了杨衮,说以此玉带为凭,自己以后一定会善待杨家的子孙!这就是评书里著名的“铜锤换玉带”的典故。

创立杨家枪,成为杨家将里的宗师级人物

杨衮五十岁的时候因为和赵匡胤订有盟约,他和赵匡胤喝酒的时候说过“既不保后周也不保后汉”的话,为了不失信于人,他选择提前退休。

退休后的杨衮回归火塘寨,重新当起了他的“火山王”。

杨衮在把火塘寨治理的有条不紊之后,他将重心放在了精研武艺之上,他开始潜心研究枪法,并最终融合杨家枪、夏家枪、高家枪、曹家枪、罗家枪、李家枪、丁家枪、赵家枪、吕家枪、呼家枪等天下十大名枪精华创立了闻名天下的杨家枪。至此,杨衮不仅身怀残唐三大绝技,还成了杨家枪的创始宗师,成为了杨家将里的宗师级的人物。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他的子孙后代前仆后继、为国尽忠,在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抛头颅、洒热血之下,杨家将精忠报国的名声传扬四海。

7 阅读:1767
评论列表
  • 2024-05-08 11:33

    连杨衮和高思继什么关系都没搞清楚还写什么文章,杨衮和高思继是师兄弟关系,只不过高思继曾经代师传艺一段时间,也就是杨衮刚出道的时期,和金圣祖是翁婿关系,他娶的是金圣祖的女儿。

    Mrm超v神p 回复: 侠歌快看
    杨衮师傅外号花枪将,因为当初潼关劫粮仓导致当初潼关总兵杨会受到牵连,被免职,为报恩去杨会家当仆人的,因为杨衮喜欢学枪,所以做了他师傅,后来病死在杨家。
    Mrm超v神p 回复: 侠歌快看
    你应该是70后吧,你看过这些我基本也看过。
    侠歌快看 回复:
    何以见得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些?

评书演义快看

简介:侠义小说,国学演义经典!一杯酒,一生情,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