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古道访人家:曾经连接长安和东南的“国道”,会变成山间野道吗

云水终南 2024-04-06 17:46:45

出去玩,看风景是一方面,和当地人聊天是另一方面,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有故事的旅程才有意义。

就像蓝关古道走的次数多了,和沿途的村民接触多了,听乡风民俗,就了解了很多故事。

比如说六郎关村,就是蓝关古道绕不过去的一个村子。

六郎关、峣关、蓝关

说六郎关,这里还真是有个关口,建设的像是一个城墙垛子,加大宋杨六郎的背书,你看“六郎关”是不是很牛?

唉,也许是《杨家将》的故事流传太深远了,老百姓的戏文看多了,其实这个六郎关,远比杨六郎牛多了。

六郎关,就是曾经大名鼎鼎的“蓝关”,“雪拥蓝关马不前”,蓝关古道得名的关口。

当然,这个说法有人不同意,因为在不同的时期,蓝关的位置和称呼是有差别的,秦朝的蓝关叫作峣关,因为这座山就叫做峣山。

北周时蓝关西移,移到峣山西面青泥故城旁,故名青泥关。隋炀帝大业元年,将蓝关迁回旧址,这个位置就是六郎关村。当然,唐代的蓝关也是这里了。

从地势上看,六郎关东西两头都有狭窄山口,山口外均有陡峭下坡,易守难攻,山口里地势开阔,可安营扎寨。西门位于今称作六郎关的垭口处,东门位于今称大盘顶的垭口处,东、西门直线距离1.6公里左右。

当然,我这里要说多说一句:大的关口,一般都是一个整体防御体系,要是你以为这一个点就是峣关的全部,那就小看了古人。

小媳妇

六郎关村有一组二组两个组,人家不是很多,平时都是老人,清明假期人才多一些。

这天在村子里找到一个宽敞些的停车处,沿着村边的田地就往里面的人家走,沿路的荠菜吸引了同行,他们走不动了。

地边还有刚刚挖出来的韭菜,叶子宽大肥美。有游客过来说这是他们挖的野韭菜,我咋看咋不像。

前面人家院子有老人有小娃,还有年轻的小媳妇。

小娃一大一小,我对大的说你这娃娃四岁了,你幼儿园老师姓王。小娃娃们一般都害羞,但是说到他们的老师可就自豪说话。

四岁估计是差不多,说到她老师姓王,因为姓王的比较多,即使说错了,小娃娃一般都会辩解,这一辩解,不就聊上天了?

不过和小娃娃说话这是铺垫,我的目的是小媳妇,拉上话了就能了解情况了。看,这个拉话我是专业的。

一切都在计划中,村子有几十户,韭菜不是野的,是她婆婆种的,小娃娃在县城上幼儿园,清明回来几天把屋子收拾一下……

不过,她说韭菜虽然是她婆婆种的,我们要挖一些也是可以的。话音未落,旁边就有老人家喊叫说,刚看到几个人手上拿着什么,是不是挖她种的韭菜了。

唉,幸好我们不贪心,路边的荠菜都挖不完。

旁边有个洗衣服的老汉,眼边有些红,抽着烟说:喔个老婆子,我这里荠菜多,屋子后面还有香椿,随便摘。

古道人家

这里是一排老房子,有两户人家,旁边还有一个更老的房子,住人的房子四十年了,不住人的房子五六十年了。

旁边还有一个用木头扎成的房子,外面用泥土糊着,很有特点,说是前几年盖的当柴棚。

房子上有“光荣人家”,小媳妇说这是她爷的,旁边屋子里出来一个老汉,很是苍老但精神不错,小媳妇说这就是她爷,耳背不能交流。

老汉一个人就坐在柴堆旁边,用刀砍着细树枝。——八十多岁的退伍老兵,以前可是沙场的英武男儿。

旁边洗衣服的老汉用手等打:七十六。我说美,伸出一个大拇指。

老汉说自己混吃等死,我说能吃就是福气,等死就是坦然面对人生,当然后半句我在心里说 了。

房子旁边就是木栅栏,里面是耕种的土地,这个季节都是准备种洋芋种玉米,路边就是高大的核桃树,再往后,就是青山的影子,在云雾之中,皆可以入画。

路边的荠菜肥美,一会儿就挖了几斤,包顿饺子是足够了。

六郎关村以前是个交通的交汇点,辋川锡水洞韩河和蓝桥镇和野竹坪的人,以前到县城都要走这里,后来蓝葛路还有蓝小公路通车后,这条路就没有人走了,要不是有蓝关古道有了游客,估计没有人在这里待着了。

所以,六郎关村沿路还有几个农家乐,记得上一次我在这里吃了一碗浆水鱼鱼,喝了两碗浆水。

回到车上接着走,路边有个老太太正在缝衣服,我问她:还能“宽”上针不?

老太太笑,能吃饭就能“宽”上。

蓝关古道上的老房子多,很少见到新房子;当然村子里都是老人家了,除了节假日,年轻人你是看不到的。

再过几十年,这里还会有人家吗?一条曾经熙熙攘攘的古道,会荒芜成一条没有乡村的野道吗?

青山隐隐,它不作答。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0 阅读:86

云水终南

简介: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