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明有实力,为啥要等到2030年登月?这真的是对美国的阳谋?

丽唐文采飞扬 2024-05-18 02:42:42

人类对于探索月球的脚步从未停止,各国为争夺各种“第一”使出浑身解数,仿佛谁先载人登月成功,月球就是谁的。

而在如火如荼的竞争中,美国当年与苏联的竞争被说是航天事业的巨大阴谋,最终靠着“激将”把苏联拖垮解体。

现在中国明明已经具有载人登月的能力,却在去年公开说要在2030年才会真正实施,这是为什么,难道真的是针对美国的、明晃晃的阳谋吗?

科技日报--2024-04-25--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中国稳稳的探月能力

不得不说,虽然中国在探月这条赛道上起步较晚,但现在绝对是后来居上的领先者。

月球作为地球唯一一个天然卫星,其中的地貌、资源等都对人类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在上个世纪各国都在积极部署探月大业。

中国就是其中一员,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类后,更是激起了中国的探月欲望。

但是不管别国的节奏如何,我国终归都在潜心研究稳步前行,探月的决心从未动摇。

早在2004年,我国就正式开始了探月工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嫦娥工程”,它包含三个阶段性目标,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值得开心和骄傲的是,现在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我们正在冲击第二个目标。

2007年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这枚巨大的探测器,是我国向着月球“进击”的第一步,同时它也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

与料想的一样,“嫦娥一号”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中国首次绕月飞行,这绝对是历史性的一步,也为之后的计划实施给大家喂了一颗定心丸。

同时“嫦娥一号”还拍出了高清月球表面的精准地貌,这也为以后的探月任务提供了详细地图,“指哪落哪”指日可待。

2012年,“嫦娥三号”在“嫦娥二号”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探月的首次软着陆,月球虹湾地区就是中国探月梦新阶段的起点。

这次探月出动的还有玉兔号月球车,它在月球表面巡视行走,完成了月面的勘测任务,这是下次探月可以近距离探索与实地取样的先锋保障。

时间来到2020年,这一年中国的探月工程,为整个人类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新的贡献。

这一年长征五号将“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到月球,探测器精准落在预选着落点,返回器成功带回了月球样品。

“嫦娥五号”的发射与返回,都表明了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实力就是底气,探月任务已经有了开启下个阶段目标的机会。

果然在2023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对外宣布:我国将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中国有句话叫“言出必行”,咱们是讲诚信的国家,能这么说就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载人登月”的核心技术,而且一定会在承诺的时间内实现目标。

尤其是今年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发射,它回传了高清的月背画面,这种种突破都在向世界展示我们距离“载人登月”的目标更进一步。

其实这时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中国是在夸大能力吹牛皮,毕竟咱们的成果摆在那里。

只是大家不明白的是,既然拥有“载人登月”的能力,为什么现在不去实现,而非要等到2030年呢?

经过深思熟虑的2030年

国家做出这个决定一定是经过多方面综合考虑得到的结果,主打一个字:稳!

既然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那么就一定要做到最好,稳中求胜、稳步发展才是中国做事的风格。

目前我国确实具备航天方面相关的技术储备,但理论要经过实践才能证明正确与否,这样才能更加保障我国宇航员的安全问题。

宇航员都是国家精心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安全是航天事业往前推进的重要一环。

如果探测器要带一个宇航员在月球着陆,那么就意味着要负载连人带装备至少150千克的重量,而最近的探测器也不过携带了不到2千克的重量。

这说明我们必须解决携带更多重量的问题,否则“载人登月”就只能是空想。

当然了,载重问题并不是一项难题,只要运载火箭携带足够的燃料就能产生能量,将人带回来完全可以。

但是我们要尽可能降低意外发生的概率,多试验多测试才能更稳定地往前走。

除了“求稳”这个因素外,拉长“载人登月”战线的另一个原因是资金投入的安排。

国家的财政状况意味着探月事业的发展速度,如果想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那么国家的财政资金就要做好合理的安排与规划。

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前前后后大约消耗了250亿美元,而中国目前的嫦娥探月计划才消耗了约18亿美元,在这个对比下中国确实没花多少钱。

但是,中国并不是只在发展航天事业,这不是福建舰刚刚海试成功吗,而且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航母被造出来,这些都需要资金投入。

目前中国的“探月三部曲”也才刚刚完成第一部,谁也不知道未来两个阶段会需要消耗多少钱,如果现在把钱都用完了,那么整个项目都会成为“烂尾工程”。

当然了,现在没有把钱一股脑全投进来,并不是意味着咱们国家没有挣钱,而是有钱也不能随便乱花,要把钱用在对的时间对的事情上。

而最后一个原因,也是大家最关心的原因,那就是“让子弹飞一会”,看看美国的反应。

针对美国的阳谋

在中国的传统神话中,嫦娥仙子已经在月宫居住了很多年,那里还有捣药的玉兔和伐木的吴刚,所以在我们的认知里,月亮就应该是属于中国人的。

然而在现实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来自美国,这是很多相信神话的中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不少人都希望中国能赶超美国的脚步,并在探月事业上有一争之力。

这时的中美两国开始了强劲的较量,都想占据航天强国的位置。

“先发制人”才能占据先机,美国1969年就实现了载人登月,绝对是探月第一国,但是从那时到现在竟再也没有过第二次登月,渐渐就被中国赶上了脚步。

为什么美国没有在第一次“载人登月”后抓紧时间开启第二次呢,按照美国的以往风格,他们怎么会轻易丢掉花了大钱挣回来的先机呢?

2021年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在2026年底制定“协调月球时”。

这一消息不难看出,美国并没有停止和放弃对于月球的进一步探索,毕竟给月球定时间就是为了探月活动更加准确。

但是相隔了50多年的后续,怎么看都像是为了不落后中国太多而不得不放出的消息,他们是否真的会继续探月很难说。

美国现在缺乏人才和关键技术沉淀,不像阿波罗计划刚开始时的人才济济,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流失了大量的工业能力。

到目前为止,美国关于新的载人航天器的相关研究都只停留在概念阶段,这种程度明显落后于原来的计划。

而且在2023年,美国的外债已经达到了32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负债约66万美元,欠的外债远远赶超人均GDP。

在这样的财政状况下,美国确实不太有资金继续发展探月事业,因为现在所需要的花费只会比上一次的250亿美元多。

最后美国现在的宇航员平均年纪达到了53岁以上,缺少年轻血液就缺少新的活力,年纪大的人相比年轻人来说在太空中的身体状况更令人担心。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基本可以认为美国关于“2025年重返月球”的言论没几乎有可信度。

但明知道实现不了还非要放出豪言壮语,美国应该是出于对政治与经济的全方位考虑,向世界证明他依旧是世界霸主,向中国表明他会“迎战”。

而随着“嫦娥六号”回传的高清画面公布,“美国实现载人登月”极具争议,不少人认为美国人压根就没有踏上过月球的土地。

其实哪怕美国的“载人登月”真的是一场戏,只要他们在中国之前再次证明“载人登月”成功,那么美国人依旧是登月第一人。

中国抛出的2030年这个时间点就像是给美国定的一个闹钟,只要美国想要保住航天强国的地位,他们就要在此之前再次“载人登月”。

这时本来没打算或者说没工夫继续发展探月事业的美国,会不会钻进中国抛出的“陷阱”呢?

钻,就意味着美国要顶着各种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再次“载人探月”,不钻,就意味着中国要赶超美国的探月脚步,他的航天强国地位“岌岌可危”。

所以说我国把“载人登月”的时间定在2030年都是深思熟虑过得,让子弹飞一会,看看事情会怎么发展。

当然了,中国对于每一次抛出的计划都会如约实行,说到就要做到,大国信誉不容置疑,所以相信在2030年前,中国人一定会稳稳地站在月球上。

结语

不管别人是打肿脸充胖子还是自乱脚步手忙脚乱,都不会影响中国稳扎稳打的前进脚步,我们终将会用自己的节奏,交出“载人探月”的完美答卷。

参考资料:

【1】科技日报--2024-04-25--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

【2】澎湃新闻--2024-05-06--回顾!嫦娥二十年探月,都干了啥?

【3】中国经济网--2024-04-29--给月球“定时间”,美国有考量

【4】每日经济新闻--2023-06-17--美国债务规模首次超过32万亿美元!占GDP比例已超120%,每个美国人负债超9.4万美元

1 阅读:253
评论列表

丽唐文采飞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