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临时劫案》和《反贪风暴6》,造血与重启,困境下的未来

唐泪 2024-01-02 12:18:28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一年过去了。

香港电影,一路从年头跌撞到年尾。

从《风再起时》崩塌、《断网》乏力,到《扫毒3:人在天涯》被暑期档绞杀、《暗杀风暴》应声倒地,再到《困兽》飞灰、《爆裂点》毫无热度、《潜行》光速下坠,直到《金手指》,才算是勉强及格。

此时距离上一部高光港片《无双》,已经过去了五年。

元旦档期比较特殊。

它没有春节、五一、暑期乃及国庆档期那样相对较长的假期,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节后的续航时间比较长,因为一般不会遭遇新片的频繁冲击。

所以上了及格线的《金手指》,六亿可期。

那么新的一年,港片又将如何?

在上一年度。

香港电影由郭富城打头阵,中场是郭富城、古天乐和刘青云三雄联手,年尾再由梁朝伟和刘德华收尾。

有人吐槽,三十年前的香港电影,是他们主演,三十年后的香港电影,还是他们主演。

这确实没错,但很有趣。

回数三个十年,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随便列几部,《五亿探长雷洛传》、《赤脚小子》、《新仙鹤神针》、《浪漫风暴》、《新上海滩》、《春光乍泄》、《暗花》、《风云雄霸天下》和《暗战》。

而虽然放眼香港影坛,确实没有新人成长起来,更不再有出产巨星的土壤,但老一辈演员的续航能力强悍,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再说句实话。

港片的不振,症结其实并不在演员身上,幕后电影人须得担起主要责任。

《神探大战》浑身漏风,《风再起时》将一个枭雄传奇,拍成不痛不痒的智慧人生,《断网》有一眼可见的剧本浅薄和逻辑漏洞,《扫毒3:人在天涯》人设怪异、欲布局而无匠心、叙事冗长无趣,《暗杀风暴》和《困兽》都不必多提,种种情势,不一而足。

这个年头,第一部上映的香港电影,是《临时劫案》。

又见郭富城。

香港电影是有红利的。

在过去,老港片培育出了为数不少的忠实拥趸,他们喜欢的类型,当然是动作、喜剧和江湖、警匪等类型,而随着时间流逝,似乎枪战、追车、拳拳到肉、爆炸、斗狠、警匪、正邪之争和兄弟情义,更尤为受到青睐。

所以在整个香港电影的角度来讲,红利期延续最久的类型片,是警匪电影。

但现在,这个红利似乎已经消失了。

今时不同往日。

并不是只要有大场面,有视听的刺激,有坏得彻底的反派和癫狂剧情等等,观众就会买账,反之,很可能遭遇一句“烂片”的吐槽。

而这里又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郭富城恰恰是吃这个红利最少的演员。

他的作品里,就找不出几部“典型”港式警匪、动作电影。

出道初期不谈,2000年的《公元2000》、《雷霆战警》能算,再往后数,可能也就《三岔口》和《断网》、《扫毒3:人在天涯》能算。

其他似乎就没有了。

他的商业大爆之作,包括《风云雄霸天下》、《寒战》、《寒战2》和《无双》在内,都是跳脱港片窠臼的电影。

可称一句开路先锋。

这次的《临时劫案》。

能够看得出来,有老港片的诙谐、市井味道,但在剧情设计和表演上,也有明显的新意,更近荒诞与现实的结合。

如果类比,或可定义为,非无厘头的黑色幽默类型。

恰如主创推荐所言,荒诞、有趣,然又有人性的探讨,甚至因其对生活的入微体察与再创作,会令人产生意想不到的共鸣。

这种方向,其实是高于常规喜剧的。

所以难度当然也不会小。

两个潦倒的废物中年人,一时兴起去“打劫”,结果撞正真正的大贼,被反“打劫”,其中又穿插小偷、警察、毛贼和黑帮、小市民的人生百态,也包括千姿百态的人物性格、算计等等。

但与之同时,它又是一部货真价实的警匪电影。

这盘棋如果下好了,前途不可限量,甚至可以理解为,港式喜剧电影的推陈出新,可为题材匮乏的香港电影,趟出一条新路。

因为困境当下,香港电影不只需要求稳。

还需求变。

另外一件事,是《反贪风暴6》立项。

这挺不好讲的。

2019年,甄子丹拍了《叶问4:完结篇》,说是自己的最后一部功夫电影,电影从片名到剧情,都已经大结局。

2021年,《反贪风暴5:最终章》上映,也很显然,是系列收官之作。

然而一转眼,不但《叶问5》重启,《反贪风暴6》也来了。

坦白说,《反贪风暴》虽然口碑平平,但系列五部共收逾二十亿票房,堪称中小投资规模港片的标杆。

而此时宣布重启,食言不食言另说,底下其实藏有巨大风险。

新故事能不能保证剧情品质?

在港影红利几乎消失殆尽的当下,如果没有品质,结局可想而知。

然《反贪风暴6》,导演、编剧和演员、故事,都是具有相当延续性的,上限和下限如何界定,其实大致有谱。

可能只能说一句,好运。

电影很有趣。

但同时又是充满不确定性。

好剧本,有可能被导演和演员拍砸,好导演和好演员,也可能被烂剧本拖累,就算质量不错,但宣发如果没有力度,也可能被埋没,甚至还可能因为风格问题,不被市场接受。

未来很难预料。

而电影《临时劫案》与《反贪风暴6》,其实并没有什么相似之处。

但二者,似乎各自代表了香港电影的不同道路。

该走哪一条?

时间会给出答案。

4 阅读:2264
评论列表
  • 2024-01-03 04:03

    黔驴技穷!港圈鼎盛年代係八十、九十年代

  • 港影都是60+的老人在硬扛,内娱顶部年轻的倒是随地都是,可惜要啥没啥,除了有个脸蛋。两者分别走向不同的极端

  • 2024-01-03 20:15

    过审阉掉了不少好剧本创作

  • 2024-01-03 23:38

    香港三十年前的片子吊打内地1000年

  • 2024-01-02 18:48

    老郭最近演唱会送门票都没人去看[笑着哭]

    用户11xxx98 回复:
    所以有些地方就干脆取消了,三目也不吹一波演唱会,可惜了
  • 2024-01-03 15:45

    香港有好演员,好导演,缺好的编剧。编剧应该多来内地生活深入了解国内现在是社会状况

唐泪

简介:电影,人物,思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