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百年面粉厂旧址“老树发新芽”,成又一网红打卡地,融合电竞赛场、咖啡厅、美学空间、潮流基地

山东商报 2024-05-14 20:00:19

一提起“成丰面粉厂”这个名字,相信很多老济南人都不会陌生。作为济南开埠后新兴民族工业的代表,如今通过修缮、改造,成为集电竞赛场、咖啡厅、餐厅、博物馆、美学空间、潮流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百年老建筑得以“重获新生”。

据了解,园区每年都在积极引入电竞赛事或电竞活动,打造有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电子竞技、文化创意、数字科技融合生态圈,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和潮流产业的聚集地。

近年来,在盘活工业遗产的路上,济南市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建设动能充沛的“产业名城”和产城融合的“生活秀带”。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实习生 付英杰 郭钰颖

百年历史诉说济南商业繁荣

在济南火车站北侧,官扎营后街与天成路辅路交叉口,天桥的西侧,有几座具有西式风格的建筑。这里是成丰面粉厂的旧址,距今已百年历史,如今已修葺一新。  

公开资料显示,1904年,济南自主开埠,成为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内陆城市。开埠后,济南的工商业迅速发展。1905年,由庄钰、刘福航等人创办的济南电灯公司,成为济南开埠后第一家民营企业。此后,近代工商企业快速发展。在工业方面,尤其以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1921年,来自淄博桓台的苗星垣与堂兄苗杏村筹资7万元,在当时的津浦铁路站北建造了成丰面粉厂。1922年,面粉厂正式投产,日产面粉2000包,商标为“双鹿牌”。

1929年,苗氏兄弟再次投资,扩建了制粉楼。“工业发达,工厂林立,故出品日增,前途发展未可限量。”1928年刊发的《历城县乡土调查录》里,这样描绘济南当年近现代工业发展的情况。  

1954年5月,成丰面粉厂率先参加公私合营,于上世纪90年代初停产。2007年,这里经历一场火患,只留下办公楼、东库房、西库房、制粉楼等5座建筑。 

其中,制粉楼最为显眼,有30多米高,一度成为济南最高建筑。该楼整体为5层,东侧为7层,原是高位水箱所在位置。 

据“济南发布”,2013年底,此处被列入济南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0年,成丰面粉厂修缮工程正式启动。

而如今通过修缮、改造,曾经一度荒废的老厂房成为集电竞赛场、咖啡厅、餐厅、博物馆、美学空间、潮流基地、众创空间于一体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百年老建筑得以“重获新生”。

白驹过隙试看古建今朝

5月13日,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探访了位于天桥区官扎营新区附近的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也就是原成丰面粉厂的旧址。自北向南进入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面粉厂制粉楼。

在经历了2007年的大火后,该楼仅余下残缺的四面墙壁,因而修缮时在建筑外围加装了玻璃幕墙走廊,恢复了往日的“英姿”。像这样“古今结合”的建筑设计在该园区并非个例,扩大了建筑功能性的同时,似乎也向人们展现着老建筑的新面貌。

继续向内行走,便是一排排南北走向的原面粉库房,最长的一座有百余米。库房建筑以石墙为基,红瓦砖墙,南北山墙饰以曲线形的山尖,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同时也融汇东方建筑构造特点。

记者看到,宽大的库房空间里,入驻了包括美术馆、电竞会场、餐厅等经营场所。有的店铺还处于装修阶段,透过宽大的玻璃窗向内看,空旷的库房内有装修工人正在忙碌着。

园区最南边的建筑是一栋二层小洋楼,楼前绿树成荫。这里是一座小型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成丰面粉厂时期的相关文件、商标审定书、产品包装等,它们无声地“讲述”着这座百年老厂的辉煌历史。

旧厂房中的“新面孔”

“我开咖啡店刚刚两年,不过开店前一直在咖啡行业工作,积累了近十年的相关经验。我想要把咖啡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一直做下去,直到退休。”在原成丰面粉厂制粉楼一层的咖啡厅,记者见到了这位杨先生。曾在某咖啡连锁企业任职的他,在园区内开起了他的第三家门店。

“5月12日是母亲节,同时也是假期,所以店内一天接待了两百多位顾客。”杨先生介绍起店铺最近的运营情况,“目前光顾过店铺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顾客是在社交媒体中发现店铺,然后‘千里迢迢’来到此地观光‘打卡’的。同时还有一部分顾客是附近小区的居民,其中有些是店铺常客。”

“我个人对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很感兴趣。在园区进行项目招标的时候,我曾经多次来到这里考察,从此就喜欢上了这座园区。”谈到入驻园区的原因时,杨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同时也居住在天桥区,“官扎营片区近几年的变化让我很是吃惊,园区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老城区振兴的活力。”

“成丰面粉厂曾经是济南民族工业的代表。一百年前,苗氏兄弟来到济南,在这里建设起了全东亚数一数二的面粉厂。”杨先生由衷地感慨道,“而如今我们站在这座前辈们振兴民族工业的旧址上,来开展一些新的项目,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就像‘老树发新芽’一般,我们翻新老建筑来承载新的行业,迎合当下的新潮流,比如电竞产业。这会激发出许多创业机会,也是此次成丰面粉厂翻新的意义所在。”杨先生向记者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就是为何要花大价钱去复原老建筑的原貌,还原其中古色古香‘味道’的原因。”

发展还需自身硬

“如今,放眼全国,正在进行旧建筑翻新利用的城市不在少数。然而,某些翻新建筑的功能性问题仍然亟需解决。游客来到建筑中要做什么?如果仅仅只作为一个‘奇观’来吸引游客到此地‘打卡’,远远无法发挥出建筑应有的作用。”

杨先生认为,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最关键的在于“内容”,“因此我认为,旧建筑翻新利用后,一定要成为某些功能的载体。它可以是电竞等主题,甚至可以是‘迷你民政局’等便民场所。这样才能‘留住’来访的游客,给游客一个‘我绝对要去’的理由。”

“对于园区未来的发展,我认为还是要看年轻一代人。我是一个‘80’后,有时甚至觉得,我的孩子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相对于我会更加新颖。如今的年轻一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包括对电子竞技、美学、创作等此类项目的理解、认知与参与度,相比于我们这一代人要‘内行’得多。”

杨先生表示,在发展电竞新媒体产业园区方面,“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只有扩大发展相关产业的‘土壤’,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据了解,《济南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专门提及旧厂区更新策略,即“活化利用具有遗产价值的旧厂区,优先落位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2023年9月,1922电竞新媒体产业园项目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活化利用类城市更新示范项目,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具有示范意义。

园区运营方山东全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方面,通过与高校联合创办电竞专业实训基地的方式,实现体教融合,将围绕电子竞技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游戏品种研发、IP赛事活动打造等方向培养产业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园区将与省市电竞协会、行业头部团队等合作,每年引入电竞赛事或电竞活动,打造有集成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电子竞技、文化创意、数字科技融合生态圈,成为新时代年轻人和潮流产业的聚集地。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正在进行时

据公开报道,目前济南全面摸清中心城区工业遗产家底,普查发现工业遗产厂区121处,涉及纺纱、面粉、染织、化工、机械等12个产业门类。其中,济南第二机床厂、津浦铁路局济南机器厂、山东省邮电管理局旧址、章丘区的山东明水浅井粘土矿入选国家工业遗产。

在盘活工业遗产的路上,济南市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如山东省邮电博物馆、胶济铁路博物馆、济南商埠文化博物馆、山东小三线纪念馆等相关博物馆已建成运营。

2021年9月,济南市印发了《济南市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工作方案》,其中提出统筹谋划,构建胶济铁路工业遗产廊道,商埠轻工遗产区、工业振兴遗产区、三线军工遗产区,以及在其他区域多点分布的“一廊三区多点”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2022年8月,《济南市“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印发。其中提到,济南市特殊类型地区包括历城区老工业区以及莱芜区、钢城区资源型地区、革命老区。推动老工业地区重构制造业竞争优势和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动能充沛的“产业名城”和产城融合的“生活秀带”。

“曾经,我们店里接待过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对我说,她曾经是电视机厂的老员工。”在槐荫区经四路原山东省电视机厂的老厂房,租下此地的摄影店店长毛先生对记者讲述了这个让他感触颇深的故事,“只见那位老人走到店内一片空地上说,这里就是她曾经工作过的机床所在的位置。当时我就有了‘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看到了曾经工人们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而我们,也在这栋承载着历史的建筑里,传承着他们的‘激情岁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姜之贤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