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的流浪儿

七婶说 2024-05-07 18:30:30

晚清时期的流浪儿:

任何时期,对于无家可归的孩童来说,都是悲惨的。当然,有些是被父母遗弃,而在特定的年代中,有些之所以流离失所,其实是受饥荒和贫瘠所迫。

像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多少家庭的劳力和青壮因为饥荒活活被饿死。那时候有个词语叫做“逃荒”,本地颗粒无收,野菜和树皮都被啃光了,所以很多人只能去吃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结果因为消化不良被活活撑死。可以说,野外别说鱼虾飞鸟,连老鼠和蛇都被逮着吃了。所以逃荒,不光是人类大迁徙,连一地的动物也在迁徙。

我的爷爷和姥爷都是在这一时代中被饿死。奶奶带着父亲和两个姑姑,就开始了乞讨和流浪。而母亲那边,也是姥姥和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的生活。

照片中是三个晚清时期的流浪儿,他们衣不蔽体,左边个头高一点的,背上还背着一个弟弟。百姓没有粮食收成,流浪儿们在村庄也无法吃百家饭,因为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即便有一点点的存粮,也是算计着自己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成年人被饿死后,流浪儿们选择走进城镇,这样还能讨到一些聊以充饥活命的残羹剩饭。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