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1944》的“汉语美学”,放弃母语说中文,人人都是哲学家

花煜寒 2024-05-09 14:50:17

在最新两集《哈尔滨一九四四》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变得越来越像“哲学家”。

面对注定会到来的失败,面对一定会迎来的胜利,无论是正派还是反派,都在为自己的将来做着打算。

无论是重新出山的潘越,还是整天将忠诚挂在嘴边的浅野大吾,甚至是去而复返的宁励,他们不仅在演技上暗自较劲,更是宛如口吐莲花般妙语连珠。

虽然宋卓武这场火车上窃取机密情报的大戏看得我一头雾水,虽然无论从选择火车运送情报的原因,还是冒充餐车服务员的换装意义,都在逻辑上出现了巨大硬伤。

但好在有像潘越这样一个近乎疯癫的人物,在事发之后用他那富贵险中求式的演技,巧妙掩盖了前面一系列的不可能与无法理解。

但作为看似潘越靠山的浅野大吾,却在他卖力演出的同时,藏在他背后悄悄捅了他一刀。

作为一名满嘴忠诚并对属于极为严厉的帝国军人,我很想象浅野大吾这样一个角色,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居然用一份伪造的电报逼迫长官做出某种决定。

当他的目的达成后,他居然还能在车上恬不知耻的跟下属说“那些手中握有研究成果的人,无论这场战争结局如何,他们永远都有退路”。

多么精辟的一段审时度势,多么有远见的退路谋划,浅野这个看似被宋卓文牵着鼻子走的人,实际上比任何一个人都要聪明与厉害。

也许是到了最后的紧要关头,也许是再不挑明一切将不再有机会展开大结局时的对决。

金庆元这个关雪真实的盟友或朋友,原来在将常婶安排离开时,便已经在为他与关雪的将来做着打算。

而他那句“眼前这几个,哪个该留下,哪个该带走,哪个该除掉”,几乎将他这个类似于关雪智囊的角色,在无形中发挥到了极致,原来他才是那个最可怕的人,那个被所有人都忽略的人。

虽说宁励不仅去而复返还专门找上潘越,想跟他做战略联盟这事多少有些“无厘头”。

但几乎可以说是整部剧中面部表情管理最到位的两个男人,确实在演技这方面从来没有人让失望过。

而原本这个有些歇斯底里的宁励,甚至在潘越面前说出了“浅野大吾只能给你退出,而我却能给你出路”这样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理由与条件。

面对这样的条件与诱惑,或许潘越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般聪明。

当他在浅野大吾面的嚣张已经引起原田不满后,当他还在对自己的态度过分而不自知时。

在浅野大吾来看“失败对于自己和原田来说,只是会失去前途,而对于潘越来说却是连退路都会一并失去”。

无论是前途、退路或出路,无论是留下、带走或除掉,都让我看到了《哈尔滨一九四四》之前从未展现出来的一面,这是带有“汉语美学”的一面。

这种语言或文字上的精雕细刻,不仅让原本逻辑混乱的剧情有了不一样的美感,更让这些只能通过演技证明自己的演员瞬间有了灵魂。

这是一种通常只会出现在哲学家口中的文学逻辑,一种不适合在锅炉房中念出来的优美辞藻。

可这些词汇就这般随意的出现在这些配角口中,甚至了为精准表达这些词汇的意思,浅野大吾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改说中文。

也许只有颜色单一的字幕不足以让我注意到这些词汇,也许只有人物用富有感情的语气,加上意味深长的表现,才能充分准确表达这些词汇背后的深意。

可即便是如此,当今天的潘越与昨天的潘越判若两人时,当潘越的表现已经有了超越福尔摩斯的趋势时。

作为观众的你,真能像我一样只去细品剧中那些所谓的“汉语美学”,而将所有逻辑上的问题彻底忽视吗?

关于《哈尔滨一九四四》的解读暂时先写到这里,更多精彩解读且听下回分解。

若觉得文章不错,还请点赞、分享与关注哦,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18

花煜寒

简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剧评 影评 书评 动漫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