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条件不够,石达开只能打着太平天国旗帜,自缚手脚

聊聊历史 2024-01-28 16:40:25

想不通,石达开既然选择单干,为何还打着太平天国旗帜,自缚手脚?石达开想效仿朱元璋,还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是无奈的选择。

1857年,翼王离开南京,石达开与洪秀全分道扬镳,拉着10万兵马外出单干。但是,石达开并未自立旗帜,而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旗帜,自命为“通军主将”。

从1857年外出到1863年兵败大渡河,石达开在6年时间里,爵位都是“太平天国翼王五千岁”,还是太平天国成员。

打着太平天国旗帜,对石达开而言是一种“束缚”。

首先,既然是太平天国成员,为何不接受天王命令,回京辅政呢?洪秀全派来劝说的使者,石达开要么“留下来”,要么将其处死。

洪秀全是君,石达开是臣,天王让你回来,却丝毫不理会。如此,石达开怎么向广大将士解释。

再则,洪秀全是天王,石达开只能是臣,在没有自立旗帜之前,石达开不可能给手下将领足够高的官职,册封王爵的概率是零。

十万将士追随翼王单干,为的是什么?当然不是因为石达开人格魅力,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出路。后来,汪海洋等70多位将领回京,抛弃翼王,原因就在这里。

太平天国旗帜,是石达开想要发展壮大的绊脚石。石达开文武双全,自然知道其中的弊端所在。那么,为何还要打着太平天国旗帜呢?难道,石达开想学朱元璋。

元末群雄混战,朱元璋是最终赢家,建立了276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获得成功,有一个原因不能忽视,就是打着“韩宋”旗帜作战,为自己争取到发展的时间、空间。

韩林儿、刘福通在开封,是红巾军名义上的首领,朱元璋也要听命。这点,朱元璋非常清楚,故而打着红巾军旗帜,将自已视为“宋军”。

朱元璋封吴王,也是韩林儿“同意”,证明自己地位合法,从而获得红巾军将领的支持。

尊重“韩宋”,打着他们旗帜作战,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朱元璋实力足够强大时,韩林儿依然是皇帝,只是在长江中不幸“沉船”,留下遗憾罢了。

朱元璋、石达开都有建立自己霸业的想法,打着老东家旗帜,是一种作战的策略而已。但是,朱元璋成功了,石达开却失败了。

抛开其他因素不说,朱元璋、石达开这面“旗帜”的含金量不一样。

朱元璋尊重“韩宋”,石达开却没有尊重太平天国。朱元璋从未在明面上对老东家发起挑战,即便大家都知道他想要建立霸业,也找不到攻击的理由。

石达开的情况是,跟洪秀全已经撕破脸,还贴出“五言告示”,诉说自己的委屈与无奈。后来,洪秀全妥协,石达开也不理会,算是分道扬镳。

跟老东家关系闹翻了,还要打着别人的旗帜,多少有点尴尬。石达开此举,连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效仿朱元璋,这条路行不通,石达开走错了。那么,石达开自立旗帜,抛弃太平天国,结果会怎样呢?其实,比打着太平天国旗帜更糟糕,失败更快。

自立旗帜,意味这什么?石达开贴出“五言告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委屈,外出带兵有不得已的苦衷,是洪秀全兄弟的压力,翼王才含泪远离。

一旦自立旗帜,石达开的“五言告示”无异于自我打脸。如此,大家就都会认为是石达开有错,是翼王想要单干,抛弃了太平天国,石达开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人设形象崩塌。

可以说,无论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旗帜,还是自立旗帜,对石达开创业都非常不利。但是,打着老东家旗帜会更好一点,至少有搪塞众人的理由。

太平天国这面旗帜,石达开还是要打,虽说不是很好,总比自立旗帜强。如果石达开能取得几场战争胜利,在某个地方站稳脚跟,将士们也会选择“忘记”这种尴尬。

可惜,石达开单干后,连清朝三流的将领都打不赢,太平天国的这面旗帜,就是一种累赘了,束缚自己发展。

1860年,石达开在广西乱窜,灰头土脸。此时,陈玉成、李秀成在江南进展顺利,并有望夺取江浙,让翼王麾下将士有了回到南京的打算。

汪海洋、谭体元、童容海等70多位将领联名请愿,要求石达开率兵回京,接受洪秀全指挥。这些将领看来,既然大家都是太平军,为何不一起作战,分享胜利果实呢?

石达开不想回京,却也无法阻止他们北上。为何呢?打着太平天国旗帜,将士接受天王指挥,也是名正言顺,作为臣子的石达开,有什么理由阻止?况且石达开已经威望扫地,也阻止不了。

可以说,打着太平天国旗帜,是对还是错,关键就看石达开能否取得胜利,并开创出自己的基业。但是,没了杨秀清指挥与策划,石达开打仗太差,单干注定要失败。

不具备独自创业的能力,石达开最好的选择是留在太平天国,将大本营设在自己经营数年的安庆,以太平天国名义节制各路兵马,效仿曹操、刘裕、高欢。

1 阅读:129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