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脑子”卖爆了,销量超8万,都是谁在买?

北向财经 2023-12-30 12:31:43

你想给自己装上“爱因斯坦的脑子”吗?

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是想要一个,希望能改变“从小就物理差”的命运。

这并不是个无聊的笑话,“爱因斯坦的脑子”真的出现在了某宝里,而且还登上了某宝的《2023年度商品榜单》。

与之一同上榜的,还有《孙子兵法》、酱香拿铁、涿州图书加油包、演唱会定制灯牌、马面裙、洞洞鞋、“玲龙一号”核能充电宝、乌梅子酱、辅酶Q10等共十件商品。

网友们纷纷表示,别的我都能理解,但“脑子”究竟是个什么鬼?

看到这条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虽然不知是干嘛用的,但价格倒是不贵,才5毛钱,买一个玩玩吧。

大概有8万多个跟我想法差不多的人,于是共同造就了某宝年度榜单中的第一个“虚拟商品”。

那么,究竟是谁需要“爱因斯坦的脑子”呢?

花钱或许只为了玩梗

点开店铺后发现,这家店除了卖“脑子”,也卖野生的大象和蚊子。

所有商品的“宝贝详情”中都写了:本商品为虚拟商品,购买后提供娱乐聊天服务,自己去找客服聊天。不喜欢可以退款,介意者慎拍!

商家写明了这就是“闹着玩的”,但年轻人还是很喜欢这种“无厘头”的幽默。

评论区中有人分享了使用效果:已经考上清华了。

也有人给出“恶评”:我感觉没用啊,1+1等于多少都忘了。

越往下翻越是怀疑,花了这5毛钱的人,其实只是为了来评论区抖机灵的。

自从有了“弹幕”这种形式,娱乐就从“单向性”变成了“共创性”,大家在不断造梗、玩梗中获得快乐。

这次也是同样的道理,“爱因斯坦的脑子”不仅成为了新梗,而且还成功变现了。

看来世上还是聪明人多呀,这样都能挣到钱,确实厉害。

“无价值”带来的意义

经历过“苦日子”的长辈可能无法理解,一分钱也是钱,为什么要浪费在这种没有用的事情上呢?

可“没有用”恰恰是它的价值。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年轻人时常会被“目标”和“成就”压得喘不过气来。

这种毫无意义的小趣味,正是大家透一口气的机会。

除了这次爆火的“脑子”,你是否还听说过“虚拟蚊子”和“孤寡青蛙”呢?

想象一下,身为“打工人”的你,经过了漫长而疲惫的一天,在回家的地铁上收到消息:

当你“扑哧”一声笑出来时,心情是不是瞬间美好了很多?

作为回礼,你也为单身的朋友定制了一只“孤寡青蛙”。

七夕那天,他会被头像为青蛙的客服添加,收到“孤寡孤寡”的蛙叫服务。

他发了朋友圈,说你不做人,但语气中也充满了欢乐。

生活虽然很苦,但我们可以选择制造快乐。

有些人觉得这是“智商税”,但有人觉得这是幽默感。

一来二去,喜欢玩梗的年轻人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了一门生意。

情绪消费越来越重要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商品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品,或者至少是电影、歌曲之类的内容产品。

但这一届年轻人越来越喜欢“体验式消费”,也就是“花钱买开心”。

如果时间和预算都充裕,那你可以去体验滑雪、冲浪,或者去迪士尼当一次公主。

如果想来个周末放松,也能在各种社交媒体、种草平台上找到city walk的推荐。

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的快乐不再来自拥有更多的物品,而是新奇的体验。

能够带来积极、正面感受的情绪商品,往往更容易让消费者买单。

一位心理咨询师评价道,“爱因斯坦的脑子”能够爆火,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十分关注情绪。

在网上售卖情绪商品,只要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权利,一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

那“爱因斯坦的脑子”会持续畅销下去吗?

估计很难。

因为与活动时间较长的体验消费相比,“脑子”“蚊子”“青蛙”明显是碎片化的。

这种感觉就和刷短视频一样,人们以极低的价格换来了片刻的开心,笑完过后,其实是加倍的空虚感。

因此,如果真的想要快速恢复活力、保持情绪健康,还是可以多进行体验式活动。

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帮助陌生人……这些都很适合容易精神内耗的年轻人。

当你真正心无旁骛地在做些什么时,其实就是缓解焦虑、疗愈心灵的过程。

写在最后:

兜里有钱时想:最近收入还不错,随便买买买。

兜里没钱时想:反正都没钱了,不如买个开心。

0 阅读:45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