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军前参谋长回忆2020年中印对峙:我已被授权开战,炮口对准中国!

唯她故事汇 2023-12-22 05:07:48

印度陆军前参谋长出书回忆2020年中印紧张对峙,印度高层不敢担负历史罪责,开战权被交到他的手中,千钧一发之际,是谁力挽狂澜避免开战?莫迪又为何不敢退缩,也不敢下令开战?

印度陆军前参谋长,回忆2020年中印对峙

法新社12月20日的报道指出,在2020年的中印对峙紧张时期,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和印度国防部长辛格在内的国家最高安全官员实际上相当慌张。

然而,这些印度精英在进行了大量的无效沟通之后,只确定了“印度绝对不能退缩”的底线,至于谁去组织前沿的印军部队顽抗到底,谁去承担可能导致的中印双方出现大规模冲突的历史责任,这些印度政府的头脑都摆出了一副拒绝承担的态度。

近日,时任印度陆军参谋长的纳拉瓦内在其回忆录之中表示,自己成了最终拍板决策的实际责任人,在历史的关头,他已经被授权可以对中国边防部队采取行动,甚至印度炮兵的炮口都已经对准了中国,但在最后关口,他仍然是选择了缓和局势。

基于印度人一贯的风格,纳拉瓦内在自己的回忆录之中对自己接连夸赞。比如他认为在2020年的中印对峙之中,自己很好的完成了运筹帷幄的任务,对前沿部队的情况了如指掌。

然而,接下来的内容就有些自相矛盾,因为他承认自己的军用地图上什么标记都没有,但是“他能想象出印度军队每个部队的位置”,并且为了给自己在关键时候服软找借口,不断暗示自己不是一个“好战者”。

一场必输之战,印度不敢打响第一枪

那么,最终让这位印度陆军参谋长拒绝下令开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纳拉瓦内在回忆录之中实际上点明了,一是他发现,下到印度陆军北方军区司令,上到印度政府高层都不愿意承担下令开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他发现,一旦做出错误的选择,自己会承担整个历史责任,如果2020年中印之间爆发冲突,1962年那样的印军全面溃败再度上演的话,他纳拉瓦内将毫无疑问将在中印两国的历史之中遗臭万年。

另一个则是,纳拉瓦内在回忆录之中一直暗示的,他发现了中国边防部队已经为可能的最坏情况做好了准备。甚至,中国边防部队的准备要远比印度军队充足,印度军队任何一点过度的挑衅,就可能会在失去“不开第一枪”的道德制高点的同时,被中国边防部队排山倒海的反击所击溃。

考虑到上述种种,纳拉瓦内承认,在最后关头,他下令前沿印军停止对火炮的操纵,并且压低炮口甚至是给火炮重新罩上伪装——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在主动向对面的中国边防部队传达信号,即印度部队没有意图主动开火。

可笑的是,纳拉瓦内在回忆录最后,又给自己找补,表示是自己看穿了中方的底牌,并不是印度主动退缩。总之,纳拉万暗示是自己力挽狂澜,最终避免了中印开战,在印度的功劳应该是最大的。

“开战权”为何交到了陆军参谋长手中?

那么,2020年的中印对峙实际情况到底是如何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谓是有图有真相,在双方的冷兵器交锋之中,印度军队实际上处于被动挨打的一方,甚至多次出现了优势数量的印度边防部队对少量配备防爆盾和冷兵器的中国边防军无可奈何的局面。

至于大量印军被“打爆狗头”和被俘虏的照片和影像资料,大家都看到很多了,筱林就不赘述了。

在2020年稍晚些时候双方脱离接触的时候,印度和美国的报纸也透露,前沿的印度军队直到双方脱离接触的时候才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在前沿地带部署了包括99式坦克在内的大量先进重装备,而此前印军的监视和侦察只发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

这些都证明,无论是面对面的直接交锋还是为双方可能的事态升级上进行的准备,中方的工作完成度都要大大的高于印军。这意味着在中印对峙之中,中方一直是积极主动掌控局势的那一方,纳拉瓦内所谓的自己很好的运筹帷幄,自己发现了中方破绽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进一步,为什么上到印度最高层下到前沿部队司令官,都不愿意承担责任,反而是将决定权交给了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呢?

筱林觉得,这就是个坑老实人的故事了。

印度总理莫迪是有一万个理由不能在中印边境服软的,因为当时印度国内正在面临疫情爆发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本来莫迪上位就是靠的鼓动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所以在面对中国这个外部对手的时候,莫迪本人的态度基本上就是焊死了不会退后一步。

但主观上的强硬并不能改变客观上的弱势,从中印两国的力量对比上看,莫迪很清楚,印度根本不是中国的对手,一旦双方爆发冲突导致事态升级,大概率的结果是印度一败涂地。所以,莫迪不能成为这个几乎是必输之战的第一责任人,开战的决定权必须交出去,至少是表面上交出去。

交给谁呢?前沿的印度陆军指挥官肯定不行,人家非常清楚中印双方的差距,肯定不敢决策。最后,就交给了离对峙现场有相当距离,实际上并没有办法搞清前沿情况的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内。

3年过去,印度在边境还不老实

最后,印度当前在边境又有什么新动态?

动态有,但并没有明显作用。印度媒体12月18日报道,印度边防部队的阿萨姆步枪队正在计划进行关键的改革,以便在突发事件中能够部署在实际控制线沿线执行常规任务,重点应对中国。

这个筱林就不做评论了,大国之间的对抗拼的是体系和软硬实力,一支步兵部队对双方的实力对比的影响几乎是忽略不计的。

但筱林注意到,一些相对务实的印度智库给“莫迪老仙”提供了三个可选策略:

一是即使中印在拉达克东部脱离接触,但仍维持目前部署强度;二是同中国定期开展政治接触,寻找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方案;三是寻求双方在德普桑和碟木绰克脱离接触,同时在其他地区缓和局势。

总之,就一句话,现在连部分此前颇为上头的印度智库都已经意识到,中印之间的矛盾只能靠谈判不能靠决战,莫迪如果想体面的结束争端,就得停止挑衅,好好跟中方谈。

除此之外,皆为死路。

2 阅读:87
评论列表
  • 2023-12-22 09:19

    幸亏你没有开第一枪,否则你没有机会开第二枪,而且败得比1962年还要惨!

唯她故事汇

简介:故事是一面镜子,常照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