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旅融合添活力——G331国道珲春边境村发展走笔

吉林日报 2024-05-19 19:50:43

G331国道吉林省段因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吸引众多自驾游爱好者观光打卡。在我省珲春境内,被这条秀丽的风景线串联起来的边境村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党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近年来,板石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瞄准市场需求,致力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产业,开拓出一条致富新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柳亭村积极探索党组织带动、村民广泛参与、企业积极融入的发展方式,成立了柳亭村专业种植养殖合作社,把发展象山白鹅养殖、鱼类养殖以及香菇、平菇种植作为第一批产业项目,助力村民增收致富。柳亭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航说,象山白鹅项目采取村民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庭院经济”模式统一销售,合作社已经吸引了33名村民入股,去年分两期产白鹅2万羽、淡水鱼1万尾,年净产值60万元至120万元,每户股民分红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

无独有偶,三家子乡立新村通过党支部创办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抱团发展、百姓得实惠”的共赢模式,切实转化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发展优势。驻村第一书记马初告诉记者,立新村结合自身优势,做活“一村一品”文章,着力盘活土地资源,把草莓种植作为村级主导产业之一,在发展草莓种植的同时,解决了部分农民就近务工、实现长效增收的问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富民兴村的绿色发展之路。

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珲春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延伸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被称为“浆果之王”的蓝莓生长的理想温度范围是15℃至20℃,我省G331国道上延边州珲春等地,利用大棚种植蓝莓,把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当地大力发展蓝莓等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旅融合,从用地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企业流转土地、开展农旅融合宣传等,有效带动产业稳步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走进近海街道图鲁村蓝莓种植园,一栋栋新修建的高标准果蔬日光温室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在地头。蓝莓特有的果香扑鼻而来,棚内一颗颗如蓝宝石般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图鲁村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采用无土栽培,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建设,通过盘活闲置大棚发展蓝莓种植,将蓝莓基地产业打造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把乡村振兴“金钥匙”。

记者了解到,大棚内蓝莓2023年7月开始种植,共12栋大棚,约6200株。从3月中旬到6月初逐渐成熟的蓝莓,实现了错峰上市,填补了市场上的空白,销售价格很可观,预计收入40万元至50万元,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惠。

密江乡以解放村为依托,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通过持续开展放流节等活动,绘制大麻哈鱼洄游过程墙绘,着力打造“大麻哈鱼之乡”旅游品牌。

在解放村东侧,正在建设珲春市密江乡解放村冷水鱼基地。目前,孵化车间已投入使用,已外购马苏大麻哈鱼卵60万粒,今年将产出大麻哈鱼40万尾。

乡村旅游“三化发展”促振兴

(珲春市委宣传部供图)

多年来,珲春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动边境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打造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精品村,培育观赏农业、野外寻趣、生态采摘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一乡一品”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三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敬信镇防川村立足独特的地理区位、历史文化和朝鲜族民俗优势,采用“村企联建”的运作模式,建设了防川“东方第一村”古村落项目。该项目以“公司+农户”为发展模式,由防川村村委会与项目建设单位共同成立旅游公司,统一对古村落项目进行企业化运营管理和宣传推介。目前,防川村共有民宿41栋,每户占地22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80平方米,还配套建设了别致的庭院小景。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朝鲜族生活,还可以品尝到村民制作的泡菜、米肠、冷面等朝鲜族特色美食。

板石镇孟岭村地处珲春河与图们江交汇,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以前的村民一直以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主,收入并不高。早在20多年前,孟岭村开始探索试种苹果,独特的山地特点、富集硒元素的腐殖土、较大的昼夜温差更有利于苹果蓄积糖分,这里特别适合苹果生长。

当时,第一笔“兴边富民行动补助资金”投入使用,免费为孟岭村村民发放了苹果树苗。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嫁接、改良,“个大、味甜、天然含硒”的苹果为当地的果农带来了收益,村民们纷纷改种苹果,村后大片的荒山荒地逐渐变成了苹果园。如今,孟岭村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50公顷,年产苹果1000万公斤,2023年产值达3500万元。孟岭村在实现本村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开发拓展少数民族边境村乡村旅游,开展春季“赏花节”、秋季“采摘节”, 发展“苹果+旅游”新业态,让苹果产业成为村里的致富产业。

孟岭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小春说:“按照前期绘就好的蓝图,我们今年将抓好采摘园和垂钓园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与珲春防川村旅游形成一体化。未来,游客到村来既可以赏花、采摘,又可以钓鱼、露营,还可以体验朝鲜族特色民宿。”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毕玮琳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