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才比李、杜,但《唐诗300首》为何拒收他的诗?答案就在诗中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5-12 14:38:39

本文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一生》大型文化纪录栏目

01.

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

这段话摘自李商隐的《李贺小传》,大概意思是说:李贺每天骑驴出行,背着一个大书袋,身边还跟随一个小书童。书袋里装着纸笔,如果见景生情,得到佳句就会立马写下来,投进书袋里,到了傍晚才会归家。李贺的母亲心疼孩子,便叫婢女帮李贺整理书袋,发现里面背了很多书卷,怜惜地自语:我儿废寝忘食,这是非要呕出心血才肯罢休啊!

古代的书袋为木制或竹子编制的,在一些影视剧中常见,即便是背着也很沉重,尤其里面塞满了书和笔墨纸砚。

“巨驴、大书袋、小书童”,这个画面虽然很有喜感,但却能很形象地体现出李贺读书的勤奋与刻苦。

并且,从这段话中也能看出,李贺少时家境还算富裕,有书童、有婢女,那为何李贺的诗却多愁苦、尽沧桑呢?

比如那句叹息千古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据不完全统计,在李贺仅存的233首诗里,如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这样的字眼,就出现了440多次,其中出现最多的为“老”字,共48次,“寒”字出现34次, “断”字为33),“愁”字24次,而“死”字则出现了20次。

因此这不得不让人好奇,在李贺27年的短暂人生里,他到底都经历了什么,为何年纪轻轻就有“诗鬼”之名?

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揭开这个谜底。

02.

李贺出身李唐宗族,远祖大郑王李亮是高祖李渊的叔父,不过属远支,不然李贺也不用费劲巴力地去求取功名。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曾任陕县令,与“诗圣”杜甫是表兄弟,不过李晋肃在李贺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李贺不但没啃到老,后来还因为父亲的名字所累,失去了参加科举的资格。

李晋肃过世后,全靠母亲郑氏操持家务,长居昌谷,李贺还有一个姐姐和弟弟,姐姐早嫁,剩娘仨相依为命。李贺曾有诗《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欲将千里别,持我易斗粟;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这首诗是李贺写给弟弟小季的送别诗,当时小季要去江西谋生,李贺则前往洛阳求仕,兄弟俩依依惜别。并且,从诗中就能看出,到及冠之年以后,李贺的生活就异常艰苦了,常常为柴米油盐而发愁。

不过,李贺成名很早,据《新唐书》载,李贺7岁能诗,特别擅长即兴发挥,当时韩愈和皇甫湜过访,听闻才名后想考考他,李贺提笔就写了一首《高轩过》见赠: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诗有序跋: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当时韩愈任都官员外郎,文名已经大显,但见李贺诗后,瞬间惊为天人,毕竟当时他才刚刚10岁。

等到李贺15岁的时候,已经与李益齐名,名满两京了。

公元805年,李贺16岁,这一年李唐发生了一场巨变,首先是唐德宗驾崩,太子李诵即位,为唐顺宗。唐顺宗登基时,已经中风失语,不能打理朝政,因此太子伴读王叔文与宠妃牛美人大权在握,并推动了“永贞革新”,主脑人物为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革新半年后,宦官俱文珍发动了宫廷政变,逼迫唐顺宗禅位,由太子李纯即位,为唐宪宗,史称“永贞内禅”。

李纯登基后,叫停了革新,赐死王叔文,并将参与革新的8个主脑人物全部贬为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

值得一说的是,李纯称帝后的第二天唐顺宗就崩了,这件事在朝堂上下讳莫如深,从来没有人敢提及,包括被贬为司马的刘禹锡和柳宗元,虽然幽怨颇多,却从不曾直言。

唯独李贺作《汉唐姬饮酒歌》,暗指顺宗的退位和崩逝是阴谋,为冤死、枉死。

少年意气,不畏强权,这是好事,不过冲动往往都会受到惩罚,他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03.

公元808年,19岁的李贺作《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是李贺“行卷”韩愈之作,以求引荐,但就在这首诗写完后不久,李贺的父亲就病逝了,按制他必须守孝三年。

因此,公元810年,韩愈任河南府试的主考官,他特意给李贺写信,让他来参加考试,因有韩愈的援引,李贺一举获隽,年底赴长安参加进士考。

出头的椽子先烂,人出名后就容易招妒,李贺刚到长安不久,就有看他不顺眼的人放出流言,称他父亲名“晋肃”,与进士第的“进”字犯讳,韩愈听闻这件事后,怒作《讳辩》为李贺抱不平。

遗憾的是,此时的李贺已经拂袖而去,留诗《致酒行》: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为此,韩愈、皇甫湜过洛阳时还刻意去看望了李贺,因此李贺有诗辩诬: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后。

这次打击让李贺心灰意冷,在外徘徊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到了昌谷老家,作《南园十三首》,其中有一首很经典: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休养一年后,不甘心的李贺又折回长安,在宗族之人的推荐下,以恩荫入仕,,任奉礼郎,为从九品,在任3年。

入官场以后,李贺见到了更多黑暗与人情冷暖,因此他把这3年称为“牢落长安”。李贺的大多数作品也是作于此间。比如那首《开愁歌》: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歧击剑生铜吼。

旗亭下马解秋衣,请贳宜阳一壶酒。

04.

公元813年,李贺丧妻,加上仕途不顺,因此忧郁病笃,请辞回到昌谷闲养,途中写下了那首名垂千古的《金铜仙人辞汉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居家养病一年后,李贺再回长安,正式辞掉了奉礼郎之职,入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幕府,三年后郗士美平叛失败,被召回京,因此李贺前往洛阳,遇病转回故里。

归乡后不久,李贺就与世长辞了。

在唐代诗坛上,有两个最可惜的“天才”,一个是李贺,一个是王勃,他们都是27岁英年早逝。

纵观李贺短暂的一生,身出名门却未得志,这和他耿介的性格有绝对关系,做人过刚亦折,要张弛有度,特别是在官场。

在诗坛,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的才华不逊李白和杜甫,然而《唐诗三百首》却一首也没收录李贺的诗,原因就是他的诗用词用句较为“黑暗”,多有讽刺和抨击,不具备积极的教育意义。

但是就文学成就而言,李贺的诗很有艺术价值,他想象力丰富,所绘意境诡异华丽,常用险韵奇字,这在整个唐代诗坛都是独树一帜的,因此鲁迅最爱读李长吉的诗。

杜牧更是在《李贺集》序中评: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今古未尝经道者……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李商隐在《李贺小传》中曾言,李贺临终时,曾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后其母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