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型副省级高官的跌宕人生

编中人 2024-05-10 08:27:02

有些官员,文质彬彬,看起来十分儒雅。

但是老百姓看官员,不是看他像个啥,而是重点看他做了些什么,多少次逢场作戏都比不上为民做的一件事实,这很朴素。

同样,作为官员,功过不能相抵,不管曾经做了什么贡献,获得什么荣誉,出版了多少学术著作,贪腐了就必须接受制裁。

彭国甫,1963年出生,湘乡人,拥有管理学博士学位,湖南省人大原副主任,一生都在湖南工作,2024年1月落马被查。

一、文人学而优则仕。

彭国甫曾在湘潭大学工作24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师做起,直到成为学校的党委书记,而且他曾是湖南最年轻的文科教授。

他先后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国家自然积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著作共计22部,在国内重要刊物发表的论文逾百篇。

也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二、正厅级县委书记。

一个正处级的县城,高配正厅级的官员这样的安排并不多见,而彭国甫借助当年湖南省委干部选任改革的东风,转战官场。

因为彭之前一直在高校工作,缺乏机关经验,而自己又是正厅级,只能在担任市委副书记的同时,再完善基层的履职经历。

据了解,湖南当年的五位转任博士官员已经有两人落马,另外一个人叫作赵应云。

三、彻查操场埋尸案。

全网对彭国甫的认识,就不得不提一起震惊全国的“新晃操场埋尸案”,他是怀化市当时最高的父母官,指示要求彻查此案。

他主政怀化近7年,也是因为对上述案件以“新官必理旧账”“不管是谁要深挖到底”的态度,获得了舆论一致好评,一大批只看到表面现象的吃瓜网友高呼“彭青天”。

不亏是大教授,对舆论的把控恰到好处。

四、爆粗口不是专利。

彭国甫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也许学术只是他的装饰,其结交的朋友可谓是三教九流,在行政体制中混不开来才会奇怪呢?

当他刚到地方做官时,地方干部以为这次来的是位“赵刚”,会有浓郁书卷气,但没有想到这位领导是“李云龙”,江湖习气厚重,不管开心还是难过,口中总飙脏话。

其实,从他的“彭氏饮酒”法可以感受下:用小杯,举杯幅度大,看似豪迈,但入口之际,把大拇指往杯中一按,使酒溢出。

五、为家族名声发声。

和某些官员一样,彭的家族涉贪的在民间流传较多,还有他的家人被传在怀化从事经营活动,为争夺一家金矿仍在打官司。

为了应对传言,彭国甫主动找媒体,宣传自己的廉政家风,就是自己是市委书记,儿子结婚只是宴请了家族中的7桌亲戚。

事后有人开玩笑,自己送了那么多,居然连一顿饭都混不到,但即使如此也得送。

因为一直有负面信息,他在正厅级待了16年,错过了好几次提拔机会,但到今日,晋升副省级的风波已成历史,终归平静。

0 阅读:1014

编中人

简介:体制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