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卖“北极冰”,“土豪”让西方人“破防”

早起看天 2024-03-11 12:41:14

丹麦一家公司从今年起开始售卖北极冰,据称其产品源自格陵兰岛冰川,拥有超过10万年历史,是全球“最古老最纯正的冰”。

美国《纽约邮报》日前报道称,该公司将北极冰卖往远在几千公里外的迪拜特许餐厅用来制作鸡尾酒。此举引发巨大争议,不少网民认为该公司这么做是在破坏环境。

西方环保斗士对丹麦公司的做法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

批评一,这是在破坏北极环境,这种人就应该让北极熊吃掉。

批评二,千里运送冰块去迪拜,运输和保存这些冰块都需要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不环保。

批评三,这可能引发巨大生态灾难,效仿的人可能会很多。

批评四,这些古老的北极冰里面可能有未知病毒,这是在传播病毒。

已经有环保斗士要去迪拜餐厅抗议,要求他们取消这种鸡尾酒。

丹麦公司解释:他们售卖北极冰的初衷是为了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影响,延缓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并称他们售卖的北极冰是从格陵兰岛冰川上自然脱离下来的浮冰,对环境影响较小。

说实话看了双方的辩论,真的很好笑,西方人的环保思维真的很“幼稚”

第一,丹麦公司明明就是为了赚钱,还打着环保的旗号,真的很难虚伪。

你挣钱就是挣钱,大大方方承认,不要又当又立的,这样让人感到很虚伪。与其在这里和环保斗士辩论,不如邀请这些环保斗士去现场实地考察。当然这需要不小的费用,估计这家丹麦公司和西方环保斗士都不愿意花费这冤枉钱。

毕竟口头上的环保最廉价。

第二,西方的环保斗士真“幼稚”,采几块冰就可以造成环境破坏?

因为几块北极冰,西方环保斗士都“义愤填膺”,最近西方社会集体宣布推出电动车,继续使用燃油车,这么大的环保退步,他们不嚷不闹,反而觉得是理所应当。

对于这样真正影响全球变暖的大事情他们一声不吭,反而是和几块“北极冰”过不去。

西方的环保理念真的很“可恶”,开始提出禁用燃油车是他们,现在选择退出污蔑中国电动车的还是他们。

第三,他们只谴责卖冰的人,却不去谴责那些为这种商品买单的富人。

他们难道不知道,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吗。如果没有人消费,这种生意自然没法做下去。

许多人不明白这些西方环保斗士都是靠什么生活。难道他们不用工作吗?为何每天都是抗议。真相就是无脑的环保抗议就是他们的工作。

他们一边破坏别人财务,一边说这是为了环保。其实西方每次大的环保运动背后都是资本利益的再分配。

曾经被西方媒体捧上天的“瑞典环保少女”为何现在销声匿迹。根本原因,就是她的作用已经完成,现在欧洲因为俄乌冲突,能源问题一直是个大问题。

普通老百姓自身的生活都收到能源短缺和高价天然气的困扰。瑞典环保少女再一味的嚷嚷环保,显然不合时宜。

现在整个西方社会的环保热情明细下降,剩下都是一些依靠环保抗议吃饭的环保斗士。

欧洲放弃2035年燃油车禁令,“所谓的碳减排,西方国家就是在放空炮。”

2月2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主席Luca de Meo表示,无论谁赢得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欧洲汽车制造商都不会挑战欧盟2035年起有效禁止传统燃油车的决定。

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气候大会上,欧美等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IPCC这一计划,并且要求在未来的世界碳排放的总量一定要限制在8000亿吨才可以。

按照协议,发达国家的人均分配额度居然是发展中国家的2.3倍!

柴静就这一事件采访丁仲礼院士,节目中柴静极力为西方辩护,认为这样的分配是合理。

我们不同意就是破坏这个协议,就要为全球变暖承担责任,甚至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指责中国。

面的丁仲礼院士“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同样的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少排?”的质问,柴静依然选择装傻,就是不回答,只是一味的提西方社会辩护。

2015年,柴静带着《穹顶之下》指责中国的环保政策,一时间收获不少粉丝,柴静一时间成了环保圣母,仿佛就她一个人在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其他人都没她清醒。

真实情况是,《穹顶之下》美国资助拍摄,用来施压中国接受西方碳排放分配方案的工具。

美国2019年退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欧盟去年宣布的2035年禁止燃油车,不到一年就说自己做不到。

现实证明丁仲礼院士当年那句“所谓的碳减排,西方国家就是在放空炮”是多么犀利准确。

0 阅读:23

早起看天

简介:一个天天做梦的人,希望每天过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