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多名顶尖专家出访美国,刚抵达就集体叛变,十年后人间蒸发

小王深挖体育 2024-04-01 01:31:40

前言:

1962年,苏联与美国刚从一场危机中走出,为了缓和两者关系,苏联决定派遣200名科学家到美国交流,走之前,他们还交代科学家一定要多学习对方的科技。

就在苏联幻想着等科学家回来后,一举在科技上超过美国时,哪料到那200名科学家刚一下飞机,就直接向美国递了投名状。

这种叛变自然让苏联难以接受,可是美国对这些科学家严密保护,他们也无计可施。

那么,200名科学家为何会集体叛变?为何十年后,这些科学家就像人间蒸发一样了呢?

去美国交流的苏联科学家(图源网络)

200名科学家的突然叛变

1959年,有着“世界警察”之称的美国,仗着强大的军事实力,直接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雷神导弹和朱庇特导弹。

美国导弹

这一举动让苏联寝食难安,要知道,这两款导弹已经覆盖了苏联的部分领土,无异于“达摩克利斯之剑”。

就在苏联苦思对策之时,美国“后院起火”,原本亲美的古巴被卡斯特罗推翻,这让美国人还要抽身向古巴施压,于是卡斯特罗向苏联发出求援信号。

苏联

这次求援让苏联看到了制衡美国的机会,于是他有样学样,立刻运送数十枚导弹到古巴,同时还提供了数架轰炸机。

这下子美国也坐不住了,因为苏联运送过来的可不是普普通通的导弹,而是威力奇大的核弹头!

苏联部署导弹

但是在当时,两大强国已经骑虎难下,1962年,随着美国开始封锁古巴,苏联也没有退路,一场“核弹”阴影笼罩在每个人头上。

封锁古巴

据说,那段时间美苏两国在核按钮前久久徘徊,好在随后两国选择了克制,不约而同地撤出古巴。

这件事让两大强国的关系降至冰点,后来,两国为了缓和关系,苏联决定派遣上百名科学家前去交流。

美苏较量

当然,交流只是明面上的话语,实际上,这些科学家还要仔细学习美国的科技,等他们回来后,那苏联的科技实力绝对能更上一层楼,抱着在这样的梦想,苏联200名科学家坐上了飞机。

美国飞机

然而等那些科学家刚一下飞机,就被美国的灯红酒绿所吸引,甚至还集体叛变,全部成为了美国的科学家。

这件事让苏联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为什么科学家全部叛变?美国究竟给了他们什么好处呢?

走下飞机的科学家(图源网络)

事出有因

其实,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叛变,和美国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那个环境,美国曾秘密派遣许多间谍到苏联,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策反那里的科学家。

苏联

早在那200名科学家坐上飞机前,他们就许下面包、美酒等优渥的条件,现在看来,这些条件怎么可能让那些科学家“变心”?其实,这些东西在当时可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美国

上世纪苏联为了和美国在各方面展开竞赛,可以说是花去了绝大部分资金,这也导致那里的科学家一直过着清苦的生活。

反观美国,他们的经济十分发达,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科学家们经过间谍的描述,自然把那里想象成天堂。

苏联

所以,他们刚一下飞机,就向美国递交了“投名状”,有了他们的加入,美国的航天事业如虎添翼,苏联在这一领域再难超过美国。

但是,那些科学家可以说是苏联最高科技水平的代表,他们叛变,苏联会忍气吞声吗?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

据说,一开始苏联也曾想过派遣大名鼎鼎的克格勃执行刺杀任务,但是这些科学家被美国重重保护,他们也很难下手,只能任由他们为美国奉献。

然而,这件事过去10年后,那200名科学家却在美国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难道这是克格勃的杰作吗?

克格勃特工

对于那些科学家的消失众说纷纭,但有两种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

其一认为这是克格勃做的,那些科学家的背叛,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承受苏联的怒火。

另一种说法那些科学家在10年后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得不到美国的保护,最后只能隐姓埋名,躲避克格勃的追踪。

美国

由于美苏都没有对这件事进行公开,所以哪种说法正确咱们也无从可知,可是从他们“人间蒸发”这个结局来看,背叛祖国的人肯定没有好下场。

说起苏联那些背叛的科学家,中国人则是坚挺脊梁。

钱学森

为新中国添砖加瓦

1949年底,一封信在留美学生手中广为流传,这封信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号召他们这些在外的学子回到祖国。

那时的中国刚刚成立,急需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回来添砖加瓦,那他们在读了这封信后,又有何反应呢?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当时,有将近200位科学家选择回国,其中不得不提钱学森,因为他的回国之路充满了艰辛。

钱学森

1950年,钱学森决定回到祖国,然而美国直接拦住了他,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男人是和五个师划等号的。

为了阻止钱学森回来,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先是监视他的工作,后来又把他关到狱中,受尽了折磨。

钱学森

可惜,那些磨难更加坚定了他回国的想法,他和妻子通过一封封“求救信”和祖国联系,最后中国也付出了代价,才换来钱学森。

钱学森一家

1955年,钱学森终于登上回国的轮船,哪怕路上满是颠簸,可他的心中一片欢喜,刚一回来,他就撰写了《导弹概论》,向大家阐明导弹的重要性。

钱学森讲课

有了钱学森的加入,中国的军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毛主席也接见了他,说他是中国的希望,这句话让钱学森心中满是激动。

钱学森讲课

1956年,钱学森受邀参加晚宴,可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正当他疑惑之时,毛主席走了过来,拉着他一起吃饭。

原来,毛主席十分赞同钱学森的观点,他对于航天也十分关心,于是亲自划掉了钱学森的座位,将他安排和自己同桌,两人还能进行交流。

毛主席和钱学森

后来,他获得了太多太多的荣誉,他留下的钱学森弹道,凭借着神出鬼没的身法,至今仍是咱们的“守护神”。

钱学森

何其有幸,有了那么多科学家回来,哪怕从头做起,他们也没有喊苦说累,反而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

而且,那时毛主席对于科学家十分重视,他把钱学森拉到自己那桌,一边吃饭一边畅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回国的科学家

时至今日,国家更是把科技放到了重要地位,只要咱们上下一心,中国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烟火

结语:

古巴危机导致美苏两国陷入到紧张的局面,为了缓和,苏联决定派遣200名科学家去那里进行交流,同时暗暗记下对方先进的技术。

然而,等那些科学家刚落地,他们就加入了美国,原来,那些科学家早已被间谍拉拢,最后直接叛变苏联。

后来,这些科学家已经人间蒸发,有人说是被克格勃所杀,也有人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自然成为美国的弃子。

不管怎样,背叛祖国是没有好下场的。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参考文献: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06,09.

7 阅读:6496
评论列表
  • 2024-04-02 17:20

    该不该在美国硅谷,也写一封公开信,号召回国效力???

小王深挖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