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秦岭|张载:承秦岭文脉为千秋立言

生态陕西 2023-12-29 17:27:13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意蕴深远、掷地有声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它被誉为中国人的“精神绝句”,而其作者,正是张载。

“横渠四句”是宋代大儒张载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条。他是两宋“关学”创始人、亦被后人誉为横渠先生。他的祠堂,就坐落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横渠镇。从秦岭脊背中流淌出的潺潺流水,滋润了大半个中国,也见证了张载精神的源远流长。

走进张载祠,迎面是他当年亲手种下的古柏,屹立千年更显其遒劲苍翠。恰如其主人“横渠四句”所体现的宏大抱负,被世人传诵千年。

早年立志 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历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等职。

张载青年时期,喜好兵法、立志从军,曾拟组织民团,欲夺回洮西失地;盛年时期,协助渭州军帅筹划边防。在张载的官场生涯中,虽未遇刀光剑影、艰难险阻,也绝非一帆风顺。仕途不顺,未完全实现其政治抱负。最终,张载归居横渠。他发奋著书,开创与周敦颐“濂学”、二程“洛学”齐名的“关学”,并身体力行,与学生在横渠、扶风、长安子午三镇同验“井田制”可行性,尽显大儒风范。

当其白衣时,即以天下为己任,著《边议九条》上书拜会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陕西永寿人焦寅组织民团,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当其应试时,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之邀,在开封相国寺开坛讲《易经》,一时名动京城。然而当其誉满天下,亦可虚心听取子侄辈程颢、程颐兄弟见解,毅然撤掉讲坛,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

1077年的冬天,大雪纷飞,五十八岁的张载去世。他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

中年立说 为往圣继绝学

“横渠先生所创唯物主义,比笛卡尔早了500多年,世界唯物主义哲学之父,张横渠当之无愧。”1960年,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将军访问西安时,对陪同他的周恩来总理说道。

张载主张为学重在经世致用、笃实尚行,积极实践传播自己的学说,形成一套关于对宇宙规律、生命智慧、社会价值、人生意义、儒家义理,即天道性命深刻认识的思想体系——张载学术,成为关学、理学的重要创始人,被誉为“北宋五子”之一,筑起了一座思想文化丰碑,影响中国历史文化近千年。

张载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本体论、“一物两体”的矛盾观、“变化气质”的修养论、“民胞物与”的境界论等新的儒学思想,体系严密,意蕴丰富,推动了儒学哲理化;同时他强调躬行实践,注重实学学风,确立了关学笃实重礼的学派风格,其主要著作有《正蒙》《西铭》《横渠易说》《经学理窟》等。宗师张载时代,“关学之盛,不下洛学”,是为显学,并与“洛学”“濂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学派之一。

大儒张载,可为武将、可为军帅,可开创一家之学、可实验先贤圣礼;不因位卑损其怀、不因盛誉骄其心。其怀抱家国天下的文人风骨,足承前代、可鉴后世。

晚年立心 为生民立命

张载哲学思想最受推崇的是“民胞物与”的博大情怀。“民胞物与”是张载在《西铭》(又名《订顽》)一文中提出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我、物与人,同生天地之间,皆秉天地之性,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以万民为同胞,以万物为朋友。

在民胞物与思想的指引下,张载时刻惦记着百姓的安危冷暖,勇于担负起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责任。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学贵在“知”、贵在思想的创新,更贵在“行”、贵在以实际行动积极影响社会,所谓“主持名教,担当世道”。

张载考中进士后,先后任祁州司法参军、云岩县令等职。他为官政令严明,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张载在云岩当县令时,致力于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注意听取民间的声音,时不时召集老百姓到县衙,设酒食款待,一边吃喝,一边聊家长里短,老百姓有什么不满立刻就能得到反馈;县衙门口贴出的政策法令,张载每次都召集有威望的乡贤,让他们充分理解清楚,然后以通俗易懂的话语转告普通百姓;张载利用民间力量管理民间秩序,留出足够的空间,让乡民自治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将众多细碎繁多的民间矛盾及早化解。除此以外,他还多方筹措资金,为云岩县兴办了第一所免费学堂,为穷苦子弟提供了读书机会。

在国家民族的危难关头,“横渠四句”每每被引用,南宋末年时文天祥引用其表明自己的心迹;明清易代之际,黄宗羲亦以此四句话表明心志;抗战时期,马一浮也以此四句激励国人……在无数次危困之时,它自始至终激励着一代代国人为国为民努力奋斗。张载之后,还有无数“张载”。他们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追求,至今熠熠生辉。每当面临困境与逆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会闪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看到中华民族的不屈风骨。

流传千载 为天地立心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心之全德曰仁。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关学所蕴含的重使命、崇道德、求实用、尚气节、贵兼容的精神,对于如今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格精神的塑造以及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076年,张载的弟子吕大钧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吕氏乡约》,是中国最早的乡村自治制度,被后世尊为中国乡约之祖,影响极大。

各时代仿照《吕氏乡约》的乡规民约很多,甚至还被传到朝鲜、日本等国。政治学家萧公权给予其极高评价:“《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1609年,“关西夫子”冯从吾创立关中书院,传承振兴关学。1903年,“关学最后一个大儒”牛兆濂出任关中书院总教习,以身倡道,毅然肩负起了“为往圣继绝学”的神圣使命。

2016年11月,陕西省首家家风馆“宝鸡家风馆”在眉县横渠镇横渠村揭牌成立,家风馆毗邻张载祠,馆内陈列着历代名人家训以及横渠村、宝鸡市12个县区的优秀家训家规等。

2020年12月13日,占地188亩的横渠书院在张载故里眉县横渠镇建成开园。2021年,张载祠(横渠书院)被命名为宝鸡市廉政教育基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彰显出北宋理学的浩然气象,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从“横渠四句”的磅礴气象中,令人感受到“大有为”的责任担当意识与情怀。儒者立志,须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张载的铮铮风骨,给予世人以极大力量,他也为每一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寻找到最坚实的精神家园。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先哲圣贤灿若满天星斗,张载的宏大抱负却重塑了千年来的中国文人风骨,在历史长河的滚滚洪流中脱颖而出。无论盛世承平还是乱世纷扰,在中国文人身上总能体现出一种为天下、为人民、为民族、为世间的精神追求和坚定信念。这追求正是源于横渠,源于秦岭,深植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也正如太白之若秦岭、秦岭之若中华,赓续于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张载的思想历久弥新,已经跨越千年的岁月,然而他的高深智慧和伟大品格,却犹如精神源泉,绵延不绝地滋养着中华民族,让国人在千载之后,仍能从他的思想中,汲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0 阅读:18

生态陕西

简介:《生态陕西》是中国网·生态中国频道的重要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