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苏械化的志愿军,为何大量使用日本山炮?

热情的小狐狸 2024-04-27 21:08:56

上甘岭,这个名字在1952年的冬季成为了中朝边境的一个响亮标志,它不仅代表着战争的残酷,也见证了战术与智谋的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15军和第12军,这两支被首批装备苏械的部队,原本应该依靠苏联强大的火力支援来打响每一场战斗,但现实却出人意料。

日式山炮在美军的空中优势压制下,这种原本应该被淘汰的武器,却意外地成为了前线的常客。尽管口径较小,射程较短,日式山炮在崎岖的朝鲜山地中却显示出了难以比拟的机动性和适应性,成为志愿军火力支援的重要力量。为什么在苏械化充分的志愿军中,还要大量依赖这些老旧的日本山炮?

上甘岭战役简介

上甘岭战役展开于1952年10月,这场战役的地理位置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且险峻,使得战役的进行极具挑战性。战役的核心区域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充满了起伏的高地和狭窄的谷地,这些地形为地面部队的机动和布防提供了天然的掩体和障碍。

尽管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15军和第12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已经装备了来自苏联的新型轻武器,包括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等,但由于初期苏联的军事援助主要集中在这些轻型装备上,两个军队在重型火炮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缺。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他们在战场上依然大量依赖日式山炮,这些炮兵装备虽技术老旧,但在苛刻的山地战斗环境中显示出了意想不到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上甘岭的地形复杂,山高坡陡,使得重型火炮的运输和部署变得极为困难。这种地形条件下,轻便的日式山炮因其携带方便、部署迅速的特点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火力支援。日式山炮主要有41式和94式两种,它们在之前的抗日战争中被大量缴获,并在此后的数年间被中国军队改装和重新利用。

日式41式山炮,口径70毫米,因其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在多山的朝鲜半岛作战中,能快速调整射击方向和仰角,适应各种复杂地形。而94式山炮,虽然射程较短,但在密林和隐蔽地形中具有极佳的伪装性,可以在敌军接近时快速展开火力打击,然后迅速转移,极大地增加了火力的生存性和有效性。

在上甘岭战役中,这些山炮在无法使用重型榴弹炮的情况下,成为志愿军保持火力优势的关键。由于美军拥有空中优势,使得重炮部队往往在开火后就会遭到空袭,而轻便的日式山炮则可以在树林或地形起伏间快速隐蔽,减少被直接打击的风险。

日式山炮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对抗步兵的直接支援火力,还包括对敌方工事的破坏。在连绵不断的炮击中,志愿军炮兵利用这些山炮对敌军阵地进行了有力的压制和破坏,特别是在敌方试图修建新的防线或进行反攻时。每当敌军工程兵部队开始在某一区域进行工事建设时,山炮便会发起密集的炮击,使得敌军的工程设施遭受重创,进一步延缓其进攻步伐,同时也给予步兵部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战术部署和休整。

苏械与日式山炮的并存

为什么不用苏联的制式火炮,原因很简单,在苏联步兵师的标准装备中,122毫米榴弹炮是其火力的主要支柱,这种火炮以强大的破坏力和较远的射程著称。然而,这种榴弹炮的实际部署和使用在朝鲜的山地战场上遇到了重大的挑战。这些榴弹炮本身的重量就达到了数吨,需要大型卡车来牵引,这在平坦开阔的中欧大陆战场或许适用,但在多山的朝鲜半岛则显得格外笨重和不便。

朝鲜半岛的山地地形使得任何重型装备的机动性都大为降低。陡峭的山路和狭窄的通道限制了大型车辆的行进,而且这些地区的道路状况往往难以支持重型卡车的运行。在敌方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这种重炮的运输和部署风险极高。

因此,志愿军在战术安排上不得不做出调整。在上甘岭地区,志愿军的炮兵单位被迫选择使用那些更为轻便、易于隐蔽的日式山炮,而不是依赖苏制的重型榴弹炮。日式山炮虽然在射程和火力上不及122毫米榴弹炮,但在崇山峻岭中却能迅速转移和隐藏,显著提高了生存率和实用性。

在战斗中,志愿军的炮兵经常需要在夜间或雾天移动山炮,以避免被敌机发现。他们利用山地的自然掩体,如岩石和树木,精心伪装炮位,有时甚至在几个小时内多次更换火炮位置,以迷惑敌方的观察和定位。这种灵活的战术不仅有效保护了火炮免受空袭,也使志愿军能在敌军尝试进攻时,通过迅速的火力反应造成敌军意想不到的损失。

此外,日式山炮的操作和维护相对简单,这对于志愿军的炮兵来说是一个额外的优势。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这些炮兵能够迅速掌握日式山炮的使用技巧,有效地将其纳入日常的战术训练和作战计划中。

火力支援的难题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战役中,美军的空中优势显著影响了地面作战的态势。志愿军在这种情况下,面临着使用重型火炮的重大挑战,因为这些火炮一旦部署,很容易成为空中打击的目标。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志愿军广泛依赖于轻便、易于隐蔽的日式41式和94式山炮,这些火炮因其在山地作战中的高效表现而得到了重视。

日式41式山炮,重量仅有540公斤,极易由人力或小型牲畜拖拉,使得它能够在崎岖的山地中快速移动和重新部署。这种山炮的设计简单,维护需求低,非常适合在技术设施和后勤支持有限的前线使用。尽管它的射程仅有2900米,但这在狭窄的山谷和陡峭的地形中足够用来对抗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

而94式山炮则更为轻便,重量大约400公斤,射程可达4800米,提供了更好的火力覆盖范围。这种山炮的高度和仰角调节机制灵活,使操作人员能够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战场地形,有效地进行火力投射和调整射击方向。

在实际作战中,这些日式山炮通常被分散部署在前线的多个隐藏位置,以防止被敌方飞机一网打尽。操作队伍经常在夜间或黎明前后移动火炮,以降低被敌机发现和定位的风险。一旦定位完成,山炮可以迅速开火支援步兵单位,对敌方进行有效压制,或在必要时进行反击。

这种灵活的部署策略极大地提高了山炮的生存率和效能。在敌方的空中侦察和轰炸机试图打击志愿军重型装备时,这些轻便的山炮由于易于隐藏和迅速移动,往往能够幸免于难。此外,由于日式山炮的射击噪音较小,射击时产生的烟雾也较少,这些特性使得它们在战场上的隐蔽性更高,难以被敌方直接观察到。

志愿军炮兵利用地形的优势,精心选择射击位置和时机,最大化地利用了山炮的战术价值。例如,在敌军进攻时,炮兵会选择在敌军必经的山谷或狭窄通道进行交叉射击,利用地形造成的回声和烟雾效果,增加敌人的混乱和伤亡。

日式山炮的战术价值

虽然这些日式山炮在技术指标上不及苏式榴弹炮,但在特定的作战环境中,它们的表现却异常出色,尤其是在进行快速反应和高频率射击时更显得非常适用。

志愿军45师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其山炮部队的活跃表现尤其引人注目。据记录,这一师的山炮单位在高峰期每日的弹药消耗量达到了惊人的3.38个基数。这一数据不仅反映出战斗的激烈程度,也显示了日式山炮在连续作战中的重要作用。山炮的轻便性使得它们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部署和撤离,这在敌方拥有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能够有效减少被敌方空中力量发现并摧毁的风险。

到1953年6月27日,一线的志愿军部队,包括1军、24军、23军、46军、60军、65军、67军,以及2师、炮7师、炮8师,共计拥有日制41式山炮弹64827发,日制94式山炮弹70983发。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日式山炮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广泛使用及其重要性。这些弹药的大量储备和使用,确保了志愿军在火力支援上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在敌军发动重点攻击时,这些山炮能够提供持续而有效的火力覆盖。

日式山炮的操作团队通常由经验丰富的炮手组成,他们精通快速瞄准和射击技巧。在战斗中,这些炮手能够根据战场形势迅速调整射击参数,针对敌军的动态变化做出即时反应。这种高效的操作在无制空权的条件下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每一次射击后,炮兵都必须迅速变换射击位置,以避免被敌军的反击定位。

安江.第一门日式山炮缴获记——大杨庄战斗[J].党史纵横,1996(4):27-28

10 阅读:5089
评论列表
  • 2024-04-28 03:48

    实用就是好东西

  • 2024-05-01 17:38

    文章看似不错,实则外行,山炮参数错误太多,41山炮,94山炮口径都是75㎜,射程为6.4千米和8.3千米,日本确实有一种70㎜的山炮,名字是92式山炮,射程2.9千米,文章配图都是41式山炮,可见作者对日式山炮知识极度贫乏

    hellfire 回复:
    94式山炮536公斤
  • 2024-05-07 22:43

    日式山炮设计就是人扛、马拉的,小日本都没那么多汽车拉炮,朝鲜山多,用就刚好了。

  • 2024-05-02 18:37

    老毛子整天在东欧大平原上撒欢,顶多想想怎么对付翻浆季,对复杂地形考虑不多,又崇尚威力,装备普遍粗大笨重

  • 2024-05-03 07:59

    抗美援朝大量使用日式火炮的根本原因是“穷”!使用日式火炮,炮弹可以自己生产,挽马、驮马使用国内现有的能凑合。苏式火炮好,得花钱买。绝大多数较大口径炮弹国内没可用的钢材、猛炸药,没有生产设备,更没有工人及技术人员,无法生产。牵引车得买、挽马得买、驮马也得买……国家贫弱、工业化程度低,胜利只能靠军人动脑子最大限度的发挥手里落后的装备性能,更多的时候要用命去拼。

  • 2024-04-28 09:57

    不仅炮小好机动,炮弹小,也好机动补充

  • 2024-04-29 15:01

    关键弹药补充也容易!

  • 2024-04-29 19:25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适合战场需要的就是最好的[点赞]

  • 2024-05-08 22:18

    所以武器没有正不正义的,主要看使用它的人

热情的小狐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