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5%的差价,到底发生了啥?我国稀土出口均价,居然低于进口了

继宁聊财经 2024-05-14 01:41:02

源自海关总署公开的消息,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的稀土数量为18049.5吨,同比增长10%;出口稀土获得的金额为12.5亿元人民币,同比暴跌42.7%,平均售价大幅缩水了。

可计算出,今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的稀土均价下滑至69254元/吨,平均每公斤的售价只有69.25元。难怪有媒体多次表示,稀土的出售仅展现了“土”的一面,没有展现“稀”的特性。

再看进口的稀土:今年前4个月从境外购买了48842.5吨稀土,同比下降18.1%——大约是稀土出口总量的2.7倍,中国再一次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这一点很多网友都不知道吧!

同期,我国进口稀土总金额为40亿元人民币,同比缩减31.4%。利用前文提到的进口数量,我们可计算出:中国进口稀土均价为81896元/吨,居然比我国出口的稀土均价高了18.25%。

往年,我国出口的稀土均价都比进口的稀土均价更高。这是因为,我国出口的稀土往往是经过深度提纯的稀有金属和稀土氧化物,而从美国、缅甸、巴西、马来西亚等国进口的是稀土精矿。

精矿,就是在“精”,它也含有杂质啊,价格一定会低一些。但今年前4个月,我国出口的稀土均价,为什么要比进口的稀土(核心是稀土精矿)平均售价低很多呢,这原因是什么呢?

原因,我们来猜测一下

由于海关总署没有给出官方解释,我们只能自己来猜测了。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中国的稀土储量全球第一,稀土开采量和提炼数量也是全球第一。但很多网友不知道的是,中国稀土消耗量还是全球第一。

近年来,我国消耗的稀土数量已超过了自身的产量,中国已成为稀土净进口国了——就是进口量,比出口量更高。进口的稀土中,重稀土精矿占据重要位置,较为依赖缅甸、马来西亚、美国供应。

中国科学院曾经在科普文章中提到:我国的轻稀土供应量翻番,但重稀土供应量不增反降。2000至2020年间,中国自产的稀土中“轻稀土元素占比超过93%,而重稀土元素占比不足7%”。

既然自身的重稀土产量不足,那就大量进口了。而轻重稀土的售价差距很大哦,大量进口重稀土,出口的稀土中“轻稀土占比又较大”,这就导致:出口稀土均价,被进口稀土均价反超了。

我们来看看几组数据:今年5月份的第一周内,氧化镧的均价为3至5元/公斤。是的,您没有看错,仅仅只有几元。但氧化铽的售价超过6000元/公斤,金属铽的售价超过8000元/公斤。

2020年以来,我国的“镧、铈、钐、铕、钇”产量过剩,这些都是售价较为便宜的轻稀土。而镨、钕、镝重稀土元素的国内产量又不能满足需求,依赖进口。其中镝,供需缺口近80%。

其中,镝的售价超过2000元/公斤,这需要进口。而我国不短缺的铈,每公斤的售价只有几元、十几元;钐系列稀土,每公斤售价也不到100元……

金额差距如此之大,不考虑进出口结构,单纯地利用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稀土的整体数据来计算均价,这种操作模式已失去了科学性。中国是稀土开采、精炼、消费大国,但却不是重稀土强国。

而重稀土又是很多高新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这使得:我国深化稀土的全球化合作,避免稀土元素供应不足和过剩并存的局面,最大程度实现稀土各元素之间的均衡利用。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0 阅读:1056
评论列表
  • 2024-05-14 18:26

    轻稀土、重稀土全球总量哪个高?如果重稀土总量低那它价格高倒还行,如果两者总量相差不大,那可能就是被外国拿捏住了。其它国家的轻稀土不稀缺吗?还是不能贱卖轻稀土,

继宁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