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岗伏击战:粟裕精打细算,巧妙选择战场一举全歼日军!

凯撒谈兵 2024-03-19 16:39:08

与捕捉战机时的“胆大包天”相比,粟裕在筹划作战时“心细如发”。他对敌我兵力、武器装备、地形条件、解决战斗所需时间等诸多因素进行反复盘算,力求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到心中有数。

这种“精打细算”体现在很多战役战斗中。

1946年7月中旬,国民党军集中12万人发动对华中解放区的进攻。他们企图首先扫清沿江地带,然后由海安、扬州北进,与徐州、淮南之敌会攻两淮地区。

敌人大举进攻时,时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手上只有3万余人。

敌我兵力对比为4比1,不过粟裕胸有成竹。他认为,我军兵力虽处劣势,但若能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对敌各个歼灭,就有把握赢得胜利。

据此,粟裕做出首战兵力部署:以3个团监视东路之敌、3个团牵制邵伯方向之敌,集中12个团的兵力歼灭敌军摆在中路方向(宣家堡和泰兴)的2个团。

用他的话就是,“敌人12万人马进攻我们3万多人是4打1。我们这么一来,还他一个6打1!”

从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指挥部队在45天内先后取得宣泰攻坚战、如南急袭战、海安防御战、李堡进攻战、丁林攻坚战、邵伯防御战、如黄公路遭遇战七次作战的胜利,歼敌5.3万人,超过敌军进犯总兵力的40%,创造了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史称“苏中七战七捷”。

1938年4月,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奉命挺进苏南敌后,执行战略侦察任务。

经过一个多月的活动,支队司令员粟裕发现,当地民众虽普遍欢迎新四军的到来,但又担心遭到日军的残酷报复。为鼓舞军民士气,粟裕决心打击一下日军的嚣张气焰。

初战务求获胜,因此选择战场很重要,粟裕反复查看地图,最后将目光停留在韦岗这个地方。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属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镇(江)句(容)公路从这里蜿蜒通过。公路东侧是标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是455米的高骊山。

除地形之利外,镇句公路还是日军的重要运输线,每天足有五六十辆汽车南来北往。粟裕通过地图计算出韦岗到南京、镇江的距离,又计算出日军增援部队到达的最快时间,最后下定决心,以6个步兵班、1个机枪班和1个短枪班打这场韦岗伏击战。

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一支从镇江开来的日军车队逼近韦岗。由于粟裕的战场选择巧妙,日军第一辆被击毁的汽车恰在两山之间的公路弯道处,加上当天有雨有雾,以致后面车辆没有发现前面的情况,仍正常行驶……

仅仅半小时,日军被毙伤20余人,被击毁汽车4辆,另有大批军用物资被缴获。

1940年10月4日,“黄桥决战”进入关键时刻。在几次试探性攻击失利后,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把其最精锐的89军33师调了上来。

“总攻”开始后,89军虽一度逼近东门,但还是败下阵来。战至下午3时许,韩德勤决心投入其战役预备队,独立第6旅奉命从古溪出发朝黄桥北门扑来。

其时,坚守在黄桥的新四军有被敌人从北面掩袭的危险。

时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总指挥的粟裕,根据北门外的道路条件计算得出:当独立第6旅沿道路一路纵队行进时,若2人之间的距离为1.5米,则其全部3千多人的队形将长达四五公里。

现在,其前锋既然已到距北门约2.5公里处,其后尾必然过了高桥(位于黄桥以北约7.5公里)。

这意味着,独立第6旅已全部进入我伏击圈。此时出击,可将这股敌人拦腰斩断。接下来的战斗进程,果如粟裕所料。

新四军发起攻击后,仅用3个多小时,就将独立第6旅全歼,中将旅长翁达羞忿自杀。

战至6日,89军除1000多人侥幸逃脱外,其余1.1万多人被全歼,军长李守维在逃亡途中溺亡。

2 阅读:59

凯撒谈兵

简介: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