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固若金汤”的天津被解放军29小时攻破,9块租界没有国家再敢提

南斋孤风中 2024-05-02 21:01:35

1948年12月的塘沽。

大地被冰雪覆盖,寒风刺骨。

狂野的寒风,在这个冬日咆哮着,泛起阵阵的雪白浪花。

这片临海的地带本就地势狭窄,再加上遍布着盐碱地和沼泽,根本无法构筑工事。

侦查员在实地查看后,不由皱眉——

塘沽固然易守,但要想强攻,并不容易。

12月19日。

东北野战军陆续抵达塘沽周边,开始就位准备发起总攻。

可谁知道,当战士们刚在冰天雪地里挖出一小段战壕时,灌满了海水。

寒冷彻骨的海水,很快就将战壕全部没顶,战士们只能勉强跳了进去。

战壕里的冰冷,肆虐犹如严冬的魔爪。

紧紧扼住了每个人的咽喉。

有的战士,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浑身上下就开始结冰。

更有不少人在战壕里很快就被冻伤了,疼痛难忍。

这样的形势,可不利于我军。

凛冽的风扑面而来,刘亚楼不由得紧了紧身上那件厚重的棉大衣。

“不打塘沽,改围天津。”

他深吸一口气,短短八个字的电报急忙发送出去。

很快,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整个军营就炸开了锅。

战士们像被火燎了一般,忙着收拾东西、整顿队伍。

塘沽一役暂且作罢,下一个目标就是位于内陆的天津城。

行军的道路泥泞不堪,越野车辆轰鸣不止。

前方,天津城中亮起了零星灯火。

五路纵队就要汇合,绞杀敌人的时候到了。

天津城内,一触即发

此时,天津城内,一派戒备森严的景象。

城头的火药味儿,扑鼻而来。

守军的号令声,此起彼伏。

为了死守天津,陈长捷亲自部署了一整套坚固的防线。

护城河上,高低错落的大型碉堡一座接着一座,足足有上千多个火力凝聚点。

在一些重要地段,小型碉堡群更是密密麻麻,构筑成纵深的火力网。

整座城池的城墙,都被加固过,砌上了坚硬的石块。

城头之上,一门门黑洞洞的大口径火炮,探出狰狞的枪口。

士兵拖着沉重的火炮装填箱,踩过积雪来到城头。

用手套擦了擦炮身上的霜雪,小心翼翼地为火炮上膛。

周围的炮手们也都忙着检查和清理自己的火力装置。

东北野战军在短短4天时间内,就调遣了34万大军。

将整座城池团团围住,毫无疏漏。

城内的陈长捷,虽然部署有重重防线,但看着城外密集的解放军阵地,心中亦是忐忑不已。

作为军阀傅作义的心腹爱将,他自然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一旦天津失守,北平将岌岌可危。

傅作义在北平再也坐不住了,唯有与解放军进行谈判。

1月6日清晨,两辆吉普车缓缓驶出天津城。

车上乘坐着陈长捷派出的谈判代表,准备前往解放军驻地。

车厢里,两名军官面色凝重。

驾驶员,紧了紧手握方向盘的手。

透过挡风玻璃,看着前方密集的炮火和硝烟。

此战一旦全面爆发,整个天津城都将沦为硝烟弥漫的炼狱。

临行前,陈长捷特意交代过他们一个重要任务——摸清解放军的攻城部署和进攻意图。

两辆吉普车渐渐驶离了城门,来到一处空旷地带。

遥望过去,解放军阵地上炮火隐现,战士们正在紧张地部署。

为了迷惑守军,刘亚楼故意在城北做出了一副要发起总攻的姿态。

夜以继日,解放军的坦克、装甲车调动不止。

隆隆的发动机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数百门大炮被拉到城北阵地,装填手正忙着给它们上火膛。

随着一声声炮响,战士们挥汗挥衣,招展着冒着青烟的大缸小杂。

陈长捷派出的谈判代表,恰好目睹了这一幕。

他们看到阵地上炮火隐现,战士们正在紧张地部署,炮弹不时隆隆作响。

一切迹象都显示,解放军这是要从城北发起总攻天津城的节奏。

代表团心中一凛,在辗转颠簸的车厢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毫无疑问,解放军的主攻方向就在城北。

听完汇报,陈长捷脸色凝重,立即下令调动主力部队。

将精锐的一五一师全部调往城北。

一门门大炮被拖拽到预定的阵地,对准了城北的方向。

打到天津去,活捉陈长捷

1949年1月14日,上午10时整。

天津城上空突然响起一阵隆隆炮声,震耳欲聋!

紧接着,500多门炮火齐射而出,天津城顷刻间就被淹没在滚滚硝烟之中。

“打到天津去,活捉陈长捷!”

解放军战士们高喊着口号,列队向城垣发起猛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钢铁洪流般的攻势迅猛异常。

守城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狼藉。

陈长捷完全被刘亚楼蒙蔽了双眼,调集了大量主力固守城北,未曾想到解放军的主攻方向竟是其他地段!

硝烟弥漫中,东西两路纵队如利刃般直插天津城腹地。

短短三个半小时后。

东、西、南共十个进攻地段中。

除了城北仅有一处未被突破外,其余九处已全部被攻破!

陈长捷狼狈万状地呆立在城头,终于明白自己彻底上了当。

刘亚楼城北集结兵力不过是一个遮掩性的骗局,真正的主攻,早已从东西两翼展开了夹击之势!

“糟糕!中计了!”

陈长捷额头冒出冷汗,双手无助地攥紧了拳头。

如今国民党军,已濒临溃败的边缘。

区区29个小时!

1月15日清晨,天津城内一片肃杀。

就在前一天上午10点,刘亚楼发起了震耳欲聋的总攻号令。

500多门大炮轰鸣齐响,城墙像过街老鼠一样不断被击穿。

很快,东西两路钳形突击部队就乘虚而入,从容突破了陈长捷的防线。

一夜酣战之后,天津城已所剩无几。

守军的阵地被一个个攻破,曾经固若金汤的工事如今满目狼藉,到处都是弹坑和硝烟遗留下的焦土。

走在城头,陈长捷面色铁青,拳头紧紧地捏在一起。

如今他们已经被完全包围。

别说反攻了,就连退路都已被切断!

一切防线的努力,全部前功尽弃。

望着眼前这番狼狈景象,陈长捷咬牙切齿,只觉得像是做了一场荒唐的梦。

他万万没有想到,号称坚不可摧的天津防线。

竟然只抵挡了区区29个小时,便被彻底攻破!

此时,城外已是解放军占据上风,冲锋陷阵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

其实从一开始,双方的兵力对比就已失衡。

解放军投入了34万大军,是守军的近3倍。

更可怕的是,敌军的火力更是压倒性优势 —— 动用了538门各类大炮、30辆坦克,远远超出了守军的承受能力。

昔日作为重点防御阵地的租界区,如今也成了一片废墟。

曾经整洁有序的建筑,如今七成都被炮火夷为平地。

街道两旁,到处都是受伤的国民党士兵。

他们有的躺在路旁,衣衫被血浸透;

有的靠在墙根,面容扭曲痛苦;

还有的捂着伤口步履蹒跚,勉力寻找疗伤的地方。

满街都是伤员的呻吟声,混杂着愈渐走远的炮声。

而在另一处广场上,则是一排排列队的国民党俘虏。

这些人身着泥脏的军装,面色黯然。

解放军战士手持钢枪严阵以待,时刻盯防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越来越多的俘虏被押解过来,人群拥挤得水泄不通。

有的俘虏面带戚色,双手被反绑在身后;

有的则是垂头丧气,一脸绝望。

解放军的钢枪,在阳光下闪着冷冷的寒光,时刻警惕着这些阵脚大乱的残兵。

而就在这死伤肆虐的街景之中,外籍人士们,窝在租界区内反而显得很是安全。

他们虽然亲眼目睹了租界区,遭到轰炸的惨状。

面对已经统治了天津城的解放军。

他们也别无他选,只好默认了解放军接管租界区的既定事实。

9个国家,没有再敢租界一事。

0 阅读:99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