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三位皇帝,谁的能力最强?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2024-05-10 10:30:34
一、军事能力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军事能力是最强的,后面的皇帝多的守成之君,但也有个别例外,比如汉武帝就是个例外。

论军事能力,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的皇帝都比不上唐太宗李世民。

毛主席评价李世民的军事能力: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李世民简直是个军事天才,十几岁就敢上战场冲锋陷阵,作为贵族子弟,没几个人能做到李世民这样。

李世民打仗,经常身边就带了一两个人,就敢到敌营周边进行侦察,多次遇到危险,又多次转危为安,光是这种胆识,就没几个皇帝比得上。

《旧唐书 卷二 本纪第二》:太宗以精骑阵于北邙山,令屈突通率步卒五千渡水以击之,因诫通曰:"待兵交即放烟,吾当率骑军南下。"兵才接,太宗以骑冲之,挺身先进,与通表里相应。贼众殊死战,散而复合者数焉。

李世民打仗,既能指挥部将,自己又能冲锋陷阵,经常又是以少胜多。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的北邙山之战,李世民让屈突通率领5000人渡水攻击王世充,告诫屈突通:等到双方交战就放烟,我当率领骑兵南下。

双方军队交战后,李世民亲自率领兵冲锋,自己冲锋在最前面,与屈突通里应外合,一举打败王世充的2万军队,俘虏、斩首8000余人。

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开国之君,但唐朝的江山一大半是他打下来的,他就是事实的开国之君,李渊只是表面的开国之君。

李世民打了一辈子仗,没输过一次,唯一一次不胜就是亲征高句丽之战,没有达到一战灭亡高句丽的战略目标,但也取得了攻城十余座,斩首5万余人,俘虏7万余人的辉煌战绩。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差不多是那个时代的天花板水平,他打仗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少胜多,而且自己一方损失较小。

再说秦始皇,秦始皇的军事能力主要体现幕后决策,调度,用人以及各种战略配合军事行动。

秦灭六国之战,秦始皇用了十年,虽然秦国实力强大,但也没有大到超过六国的总和,统一天下还是有难度的,秦国采取的战略是远交近攻,以政治手段配合军事行动来消灭六国。

秦灭赵,以离间计诱使赵王杀李牧,李牧死,赵国亡。

秦灭楚,李信率领20万军队失败,秦始皇起用王翦,以60万军队灭楚。

秦灭齐,收买齐王宠臣后胜,让齐国不备战,不参与,不支援,等到秦军兵临齐国城下,齐田毫无抵抗能力。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派50万大军南征百越,以30万大军北击匈奴,虽然都达到了战略目标,但损失较大,尤其是南征百越,秦军伤亡数十万人。

汉武帝的军事能力与秦始皇差不多,也是幕后指挥。

汉武帝最大的军事行动就是与匈奴作战,前后打了几十年,也没能灭亡匈奴,与匈奴作战时,只有卫青、霍去病在世的时候,基本上是全胜,卫青、霍去病去世之后,汉朝很少打赢匈奴。

这说明将领的能力在对匈奴作战中,显示的作用更大,也从侧面说明汉武帝的军事能力一般,严重依赖卫青与霍去病。

除了对匈奴作战之外,汉武帝还打通了大西南、灭亡了南越国、在朝鲜半岛开辟了汉四郡。

但持续数十年的战争,消耗了从西汉开国之初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之初所有国家积蓄,导致国力严重衰退,要不是汉武帝晚年罢兵息战,汉朝很有可能步入秦朝后尘。

以军事能力来看,李世民是超一流水平,独一档的,汉武帝与秦始皇都是幕后指挥,两人水平相当。

二、政治能力

论政治能力,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秦始皇嬴政第二,汉武帝刘彻第三。

秦始皇因为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影响力最大。

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全面郡县制,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后世百代皆行秦法。

还包括秦朝的法制,同样是后世朝代的典范,但这些东西的形成,并非秦始皇一人之力,而是积秦国历代之智慧。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修建长城,抵御游牧民族,修建直道和弛道,这可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为攻打百越,通灵渠,移民人口到两广地区,对后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汉武帝刘彻

秦始皇所做的事绝大多数是利在千秋,弊在当代,毛主席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

秦始皇的功绩很大,影响力也很大,但缺点也很明显。

秦始皇好大喜功,在位时期,大兴土木工程,又对外大量用兵,徭役非常重,整个秦朝不是大工地,就是大战场,不是在大兴土木,就是在对外用兵,极大地消耗了国力,导致二世而亡。

秦始皇还有一大缺点,就是没能选择一个合理的继承人,导致去世后,赵高利用阴谋手段上位,引诱秦二世诛杀了所有兄弟姐妹和重要朝臣,赵高乱政就是秦始皇的纵容与责任。

汉武帝在政治上也做了不少事,比如独尊儒术,不过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毛主席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果汉代只有僵化的经学,思想界死气沉沉。武帝以后,汉代有几个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大思想家?

汉武帝改革官制,创建内朝制度,影响了后世很长时间。

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诸侯国威胁的问题,这也是一大创举。

汉武帝为了给战争筹集经费,开启了卖官鬻爵,也成为后世昏君弄钱的手段。

汉武帝最重要的功绩是开创丝绸之路,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基础,使得汉朝威名远扬,我们能称为汉人和汉族,一大半的功劳是汉武帝创造的。

汉武帝也有毛病,比如穷兵黩武,常年的战争导致国弱民穷,好在汉武帝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发布罪己诏,挽救了汉朝。

汉武帝击匈奴,开河西,通西域

汉武帝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酷吏政治的皇帝,以酷吏来对待不法官员,以严刑峻法来打击犯法,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带来的副作用更大,他的太子刘据就死于酷吏江充之手。

相对来说,李世民在政治上的能力显然更为突出。

唐朝是建立在隋末乱世,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基础上,唐朝建立之初,也是一穷二白的,但是李世民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比如北破东突厥,南征吐谷浑,西灭高昌,唐朝无需像汉朝一样休养生息,反而是不断对外扩张,李世民解决了打仗背后的经济问题,才能让唐朝对外战争无往不利。

李世民成为天可汗,他又是汉人的皇帝,他能够成为汉人与胡人共同的领袖,这不仅仅是军事强大的问题,在政治上也是可圈可点的。

从老百姓的视角来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要强于汉武帝的汉武盛世,汉武帝打仗导致国弱民穷,而李世民打仗让唐朝越来越富足,百姓越来越安居,而且人口大量增长。

最为可贵的是,李世民有一个从谏如流的美名,相对来说,汉武帝和秦始皇比较薄凉,汉武帝时期,几任丞相都被杀,死在汉武帝手中,汉武帝还造成了巫蛊之祸,导致数万人被杀。

三、用人水平

论用人水平,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秦始皇第二,汉武帝第三。

李世民什么人都敢用,什么人都能用,而且胸怀宽广,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也不管曾经是不是敌人,只要有才能,都能被重用。

唐太宗李世民用人不拘一格,胡人和汉人都能用

唐朝军队中的胡人将领和士兵是中国大一统朝代中最高的,奚族人屈突通、鲜卑人尉迟敬德、突厥人阿史那·社尔及阿史那思摩、铁勒族人契苾何力都是唐朝名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然后赦免了所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只要有才能的人,都被重用。

比如李建成手下的魏征,这可是后来的贞观名臣。还有王珪、薛万彻、唐临等,都成为唐朝名将名臣,这就是李世民用人的胸怀。

秦始皇用人也算可以,名臣李斯,从吕不韦的门客一直做到丞相,国尉缭,一直是秦始皇灭六国军事上最重要的助手,还有丞相王琯、御史大夫冯劫等人。

至于军队中的将领,就更多了,王翦、王贲父子,蒙武、蒙恬、蒙毅父子,将军李信、桓齮、内史腾、羌瘣等等。

秦始皇用人有个硬伤,就是把赵高这个奸臣留下,秦始皇显然没看清楚赵高的为人,以至于秦朝亡在赵高之手。

汉武帝当然也会用人,但也有很大的缺点,比如军事人才,只有卫青和霍去病能够对匈奴作战百战百胜,其他所有将领都不行。

比如李广利,老打败仗,汉武帝还是一样用他。

李广、李陵这些悲剧英雄,也是汉武帝起用的,一个在战场上自杀,一个投降匈奴。

唐太宗北灭东突厥,南征吐谷浑,西攻高昌,通西域

汉武帝在位54年,任命了13位丞相,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

这些丞相并非全部是人才,也有庸才和一般水平的。

汉武帝的丞相平均四年一换,丞相这个官职可是相当重要的,汉武帝的丞相像走马观花一样,而且有5位丞相死于非命,其中3人直接被汉武帝所杀,2人被逼自杀。

综合来说,还是李世民最会用人,秦始皇和汉武帝用人有好有坏。

四、综合能力

论综合能力,还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强,文能治国安天下,武能上马打天下,这是秦始皇和汉武帝比不过的。

论文治,贞观之治是有名的盛世,汉武盛世虽然也是盛世,但是战争和酷吏政治带给百姓的伤害比较大,汉武帝晚年,天下盗贼四起,起义不断,差一点就动摇了汉朝的统治。

《史记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自温舒等以恶为治,而郡守、都尉、诸侯二千石欲为治者,其治大抵尽放温舒,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胜数也。

而且汉武帝晚年发生了巫蛊之祸,导致长安血流成河,数万人被杀,达官贵人被酷吏肆意构陷,政治混乱,连太子刘据都自杀而死,这是政治灾难。

而秦始皇在位时期就没有盛世,有的只是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这也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建长城,通灵渠,开直道

论开疆拓土,唐太宗不输汉武帝与秦始皇。

论与臣民的关系,唐太宗从谏如流,未杀一个功臣,也从不无缘无故杀人。

秦始皇灭赵后,专门到赵国邯郸坑杀了小时候的仇人,有人在石头上刻字“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后,查不出责任人,直接把石头附近的人全部处死。

汉武帝跟秦始皇差不多,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了几句,汉武帝就把司马迁处以宫刑。

太子刘据起兵造反时,汉武帝先把对付太子不力的官吏杀了一遍,后来感觉后悔了,又把平定太子有功的官吏杀了一遍,这是由着性子杀人。

相对来说,唐太宗更平易近人,而汉武帝和秦始皇则是权威帝王,容不得不同意见,动不动就杀人。

因此,按能力来排名应该这样排:

唐太宗李世民最强,秦始皇嬴政与汉武帝刘彻能力差不多。

1 阅读:23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0:42

    有理有据,但没有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秦始皇帝作为开创性的帝王,没有太多的人作为参考,评价的时候,可以有较多容错率;唐太宗能成为千古明君固然与其才能过人脱不了关系,但亦不能忽视他毕竟是站在前人臂膀上看世界,更何况有隋炀帝恶例在前;汉武帝确实是穷兵黩武,刚愎自用没得洗,但不可否认的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汉民族自豪感,高度的文化自信。评价人物功过永远不能忽视其时代局限性。[赞]

一国之君中国历史

简介: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