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妈妈后,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走向更好的自己?

凝妈悟语 2024-05-08 15:53:55

文|凝妈悟语

看到一个问题“成为妈妈后,在走向自己的过程中,你做过哪些调整和努力?”。

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在成为妈妈前,曾经是一个工作狂,对工作之外的事关注甚少,信息非常闭塞,生活能力也非常一般。成为妈妈后,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慢慢走向一个新的自己,谢谢孩子给我这个重建自己的机会。

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做到自洽

看到航天员刘洋对事业和家庭关系的解读,很受触动!

她表示: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发现平衡事业和家庭是一个伪命题,如果单靠女性自己,一肩挑事业,一肩挑家庭,自己不会是一个女强人,没有办法很好地平衡,所谓的平衡,是整个家庭与你一起平衡。是你的爱人、你的亲人、你的父母,他们呵护了你的两双翅膀,一个翅膀是事业、一个翅膀是家庭,两者平衡,你才能飞得更稳、飞得更远,这个平衡的问题,不应该只问母亲,只问妻子,只问妈妈,是整个家庭共同完成的一件事。

太通透了!醍醐灌顶!

传统观念认为,妈妈就是天经地义管孩子的那个人,总要求妈妈来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其实,一个人的能力根本办不到。

如果选择了事业,可能就无法照顾孩子。如果选择了孩子,可能就无法成就很好的事业。这之间,没有贡献大小之分,没有高低之分,只要自己认为恰如其分就是值得的。

孩子小时候,我是职场妈妈,繁忙的工作总是让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支离破碎。想努力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但是每当看到回家时熟睡的孩子和早起时还在睡梦中的孩子,心里就不是滋味。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最终,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我选择了家庭。当收入锐减的时候,也深感压力巨大,心情低落,无法接受,认为自己能力低下没有做好平衡。

但看了刘洋的解读,一下子豁然开朗,不必强求做好平衡,把认为重要的事做好就有价值。与其沮丧难过,不如打起精神培养好孩子。

所以,我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的努力!饮食、学业、心理都在稳步发展着。

在日常饮食上提高认识和技能

我们小时候的饮食虽然健康、天然,但实事求是来说并不丰富。所以,孩子出生后,就想把最好吃的提供给他,像什么肉、奶、零食等等,不想进行什么限制,美其名曰不想让孩子吃我们小时候吃过的苦。这大概就是心理补偿作用吧,自己没享受到的,转嫁到孩子身上享受。

但是,这样的饮食结构带来的弊端就是孩子抵抗力并不好,个子不是很高,体重倒是超标。

所以,又开始看营养师的一些分享,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学了很多理论知识,还认识了很多会做各种美食的巧手妈妈。

有了这些资源,我就知道提供给孩子最好的,不是我们过去吃不上的、贵的就是好,而是符合孩子身体需要的才叫好。像孩子需要的营养应该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合理搭配,营养均衡,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让孩子能接受各种营养,还要把食物做得色香味俱全,又是各种查找攻略、买食材、买器具,虽然笨手笨脚也学着做、学着摆盘,虽然很花时间,还觉得成就感满满。

在孩子的学习上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

在过去,孩子的学习从来不需要父母插手,父母没有开过家长会,也不关心在学校表现。记得我们的学习就是和同学互帮互助,能学好的就学好,学不好的也不强求。

但是,现在的孩子很难找到一起学习的同伴,遇到问题,老师首先找的是家长,家长开始扮演教育中的重要角色,被称为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我们也很自然地把这个任务揽到自己身上。

想想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在某些方面是有些遗憾和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总想着让孩子学习轻松,提前规避一些困难。

所以,看了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也会从同事、网络上了解新的教育动态和方法,消化吸收后,制定计划,落实到孩子身上。

比如让孩子大量阅读、从一年级开始坚持写小日记、制造英语小环境学英语、强化计算、进行数学思维训练、提供条件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音乐美术等艺术修养等等。

带孩子学习的热情,比自己上学的时候还要高涨,很多过去看来是难题的,自从带孩子学习也突然i易如反掌起来。有很多家长也有同样的感受,都表示自己上学时如此努力,都能考清北,哈哈!

在了解孩子之路上一直前行

在过去,好像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能吃饱喝足、健康长大、不惹事生非就是最大愿望,孩子们也格外争气,很自然就长大了,让父母操心的事很少。

可现在的孩子呀,似乎没有那么省心。当然,也不能全怪他们,现在物质丰富、精神匮乏,家庭、学校都向孩子要成绩,他们也很焦虑,所以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现一些让家长难以忍受的情绪和行为。

于是,我们就多了一个任务要了解孩子。知道他们每个年龄段都是什么心理状态、都有什么心理需求、生理上会有什么变化等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采取一些策略,让孩子平稳过关。

如果不提前储备这些知识,等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很好解决,很容易上升为亲子冲突,学业没搞好,关系也毁了。

我是后知后觉,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才开始了解青春期,看了一些书和讲座,才理解了孩子,采取了纠正措施,但是也痛苦了好几年。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未雨绸缪更为妥当。

写在最后:成为妈妈后,在走向自己的过程中,我调整了心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让孩子能够更顺利的成长。我也常常把育儿感悟分享出来,获得了很多认可,往后看,也是有意义的。

0 阅读:29

凝妈悟语

简介:两宝妈妈,专注育儿经验分享,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