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里亚纳海沟一万多米深处,人类最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出现了

星空承载梦想 2024-01-28 09:20:44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深度长文,希望您能够认真看完,感谢您的支持!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在138亿年前,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快速的向四周膨胀,经过138亿年前的时间,我们的宇宙才膨胀成现在所看到的样子,宇宙中的行星和恒星都是宇宙大爆炸的产物,我们的地球就是一颗行星,在太阳系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海王星的外面还有一颗冥王星,曾经冥王星也属于一颗行星,不过科学家认为冥王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太小了,于是将它踢出了行星的行列。在八大行星当中,地球是唯一一颗诞生了生命的星球,生命的出现给地球增添了很多色彩,尤其是人类出现以后,解开了地球上很多的奥秘。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我们能够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百分之71,陆地面积占到总面积的百分之29,从占比上我们就能够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不过地球是一颗岩质行星,本身不具备诞生水的条件,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产生的?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可能是彗星带来的,在太阳系早期的时候,太阳系非常混乱,经常会出现小行星和彗星到处乱飞的情况,这些彗星撞击地球之后,将大量的水资源留在了地球上,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地球上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多,慢慢的变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除了这个猜测之外,还有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太阳风刮来的,太阳风虽说被称为一种“风”,但是其本质是太阳向星际空间辐射的一种连续不断的等离子体粒子流。

这种“风”含有大量的氢核和氦核,而这两种元素就是水分子的重要组成元素。支持此类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太阳风在到达地球上方的大气层后,会通过与其中的电子进行结合,形成氢原子和氦原子,然后再在大气的环境中经过特殊的化学反应形成水分子。对于此种观点科学家们通过分析水分子的元素质量加以证明,他们通过分析地球水当中的氢和氚的含量之比,发现地球上的氢氚之比和太阳当中的氢氚之比几乎相同。但是这种来自太阳的“太阳雨”每年的生成量非常低,大约每年在1.5吨左右,即使地球46亿年的时间里也只形成了68亿吨左右,这与地球现有的水资源总量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目前在科学界,比较认可的就是彗星说法,不过真相是不是这样?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地球上形成了几个大面积的海洋,在历史上只有4大洋,它们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不过现在又加了一个南大洋,世界上的海洋之间没有真正的屏障,就像陆地之间一样,主要是因为我们经常用水体来划定地理界限。就像岛屿的边界是由水划定的一样,大陆也大多用海洋来划定它们的边界。全球只有一个海洋,但出于地理原因,我们必须对不同区域进行区分。太平洋是五大洋中最大、最深的海洋,其水域面积占全球的30%以上,蕴藏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地下水。太平洋占地6000万平方英里(1.55亿平方公里),比所有大陆面积的总和还要大。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大海洋。它的面积约为4100万平方英里(106,460,000平方公里),覆盖了地球表面的23%。

大西洋在某些地方比其他地方宽得多——在某些地方,大西洋宽约3000英里(4800公里),但在巴西和利比里亚之间,它只有1770英里(2850公里)宽。这种变窄和扩大使大西洋形成了一个独特的“S”形。印度洋面积为27,243,000平方英里(70,560,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唯一一个三面封闭的海洋。印度洋与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接壤,向南大洋开放,在那里它与更冷的水体交换水。事实上,地图绘制者对印度洋的终点和南大洋的起点的确切位置并没有达成一致,但通常认为是在南纬60度左右。南大洋是世界上第四大海洋,也是最近被确认的海洋。它的总面积为7,848,300平方英里(20,327,000平方公里),它的平均深度是所有海洋中最大的,几乎没有浅水区域。

北冰洋是一个又小又浅的海洋。它的面积为5,427,000平方英里(14,056,000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北冰洋是所有海洋中最冷的,主要是因为它的很大一部分终年被冰覆盖。然而最危险、最神秘的海底世界就处于太平洋底,科学家将其称为是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隐藏在太平洋的最底部,最低点甚至能够超过珠穆朗玛峰,这个海沟的形成来自于大洋底壳的交锋,一块地壳压在另一个地壳上面,慢慢沉入地球的深层,这个过程被称为是俯冲,是地球表面翻新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马里亚纳海沟长达2500公里,宽度有70公里,最深处被称为是挑战者深渊,达到了10973米,这是人类已知海洋的最低点。最早发现这片海沟的人是英国航海家,在1875年的时候,他们用绳子和重物测量海洋深度。

惊讶的发现了一个8000米以上的深渊,之后科学家采用更加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对海沟深度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勘测,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真正计算出海底的深度,后来到了1960年,一位美国海军和法国探险家坐着潜艇下去,勘察了海底情况,发现了一些鱼类和虾类,在2012年的时候,加拿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驾驶深海挑战者号潜水艇潜入最底部,拍摄了珍贵照片和视频,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的奋斗号潜水艇成功下潜到10909米的深度,成为全球首次同时将三名探险家带到海洋最深处的国家。通过科学家对马里亚纳海沟的研究发现,这个区域存在很多人类无法解释的谜团。

第一个谜团就是水下桥梁,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发现了四座“桥梁”。这些桥梁非常特别,把海底的断层连接到了一起。科学家探测到,桥梁的全长可以达到69公里,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第二个谜团是未知生物,在人类探测器下潜到这片海域之前,科学家一直认为深海不可能有生物,因为海水的压力会把所有生物压死。然而事实却是,这里的生物不仅很多,而且很多彩。作为人类认知中仅有的有生物却未被过多探索的区域,人们纷纷猜测这里有非常神秘的生物,甚至推测这里有史前生物。比如说霸王章鱼等等。

由于这些生物长期在深海中生活,所以人类无法将它们打捞上来,至今人类都不知道这些生物到底是什么,除了人类无法解开的谜团,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还发现了人造物品——塑料,塑料被称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塑料的原始名称叫“酚醛塑料”(亦称酚醛树指,俗称电木),塑料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是使用纯粹的化学方法合成的。塑料的发明还要感谢一位摄影师,这位摄影师叫做亚历山大.帕克斯,在19世纪的时候,这位摄影师用处理胶棉和樟脑进行混合,发现了能够弯曲的硬材料,当时很多人把这种材料称为是帕克辛,后来到了20世纪后,有一位叫做约翰.维斯利.海亚特的人将帕克斯的帕克辛这种材料进行加工,他在溶解剂中添加了一种柔韧性高、硬而不脆的新材料,这个材料的名称是塞璐珞。

后来在1905年的时候,贝克兰在实验室中进行一项试验,他将苯酚(即石碳酸)和甲醛(即福尔马林),一并放入一只烧瓶里,贝克兰使用酸作为催化剂,这时,他进行加热反应。他当时发现烧瓶里的反应物渐渐变成了黄色的胶状物,类似于桃树或松树上的树脂,牢牢地粘在了烧瓶壁上。贝克兰想用水冲掉它,但不论如何也无济于事。后来,他又用高温烘烤,想把它熔融。可是,经一烤,瓶子里的胶状物反而变成了硬块。贝克兰立即想到,这种物质既不怕水,又不熔融,当时贝克兰也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后来到了1909年,贝克兰才知道这是酚和醛经过化学反应得来的,其形态类似树脂,因此取名为“酚醛树脂”。

塑料的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首先它易于加工、易于制造、易于成型,即使制品的几何形状相当复杂,经过一道工序,再难的东西也能够制造出来,而且塑料还能够制造出五光十色、透明美丽的制品,这样可以提高商品的价值,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和金属、陶瓷制品相比,塑料质量轻、机械性能好、比强度高,可以制造成轻质高强度制品,塑料一般能够耐各种化学药品的腐蚀,不会像金属那样容易生锈,所以我们平时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担心潮湿或霉菌的侵蚀,塑料本身就是很好的绝缘体,目前来说,没有一种电器制品不使用塑料,而且最主要是的它的制造成本非常低。现在来说,塑料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塑料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也给地球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现在人类销毁塑料基本上是依靠燃烧和填埋,不过燃烧以后,塑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于生物和环境来说,影响都非常大,而填埋在地下,经过很多年也无法自然分解,一般情况下,塑料需要500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被降解掉,有一些塑料如果保存环境较好,经过几十亿年的时间都不会自然分解。目前塑料不仅仅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很大,而且对人类也危害很大,根据纽约大学的研究发现,婴儿大便中的微塑料含量是成年人的20倍,这些微塑料是如何进入婴儿体内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目前很多婴儿使用的塑料制品很多,比如说塑料勺子、塑料玩具等等,婴儿喜欢用嘴咬这些塑料制品,经过长期的积累,婴儿体内的微塑料就会变得越来越多。

不少人认为,如果不能够彻底解决塑料问题,那么地球上的生命都会受到塑料的影响,而且科学家在海洋底部也发现了废弃的塑料,塑料污染又被称为是白色污染,目前白色污染已经遍布全球各地。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塑料是海洋中最普遍、最难降解的垃圾,每年大约有500万至1400万吨塑料流入海洋,使得海洋中塑料总量超过了5万亿件,这些垃圾在海水中会逐渐被水压等因素打碎,成为微塑料,通常尺寸只有3-5毫米,这些小颗粒可能会被海洋生物误食,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健康,通过研究得出,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生物,比如说虾、螃蟹等等,都受到了微塑料的影响,几乎每个动物体内都有微塑料,一些动物甚至吞食了几毫米长的塑料纤维。

对于它们来说相当于吞下了一根1米长的绳子,这对生物的健康和生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塑料除了直接伤害大型水生动物外,塑料垃圾还可能通过间接方式影响贝类,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当海水受到污染时,塑料垃圾会在海水中分解成更小的碎片,而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会被吸附在贝类的外壳上。这种状态下的贝类通常会变得异常虚弱,更容易被捕食者捕获。同时,这也可能导致它们因呼吸困难而死,这对保持海洋生态平衡造成了更大的压力。曾经有科研团队发现一只巨大的抹香鲸尸体,其胃内充满了大量塑料垃圾。解剖结果显示,这只鲸鱼的肠胃几乎全部被堵塞,最后的死亡原因可以归结为过度摄入塑料导致的器官衰竭。这一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生命的无情剥夺。

既然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如此之大,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呢?第一人类需要制造可降解的塑料,科学家根据塑料难以分解、腐烂的特点,从改进塑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入手,研制了一些在环境中可以降解的塑料,这些塑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会降解为小分子或被微生物分解,但是由于这种可降解的塑料成本很高,所以大面积使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二我们可以减少塑料的使用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时候能够不使用塑料的东西,尽量不要用塑料,第三对废弃的塑料进行回收和利用,

(一)分类回收再利用。不同种类的塑料再利用的途径是不同的。

(1)对于像聚乙烯、聚丙烯等废弃的热塑性塑料,可以分类、清洗后再加热熔融,使其重新成为制品。

(2)对于热固性塑料,其再利用的途径主要是把它粉碎后加入黏合剂作为加热成型产品的填料。

(二)用化学方法一一把塑料热裂解成小分子后作燃料或再制塑料用品。此法无需严格分类。

例如在无氧条件下,把塑料加热到700°C以上,塑料大分子可分裂成较小的分子(这个过程叫热裂解)。热裂解的优点就是无需对废弃塑料进行严格分选,只要把常见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的混合物进行热裂解,就会生成简单的小分子,如乙烯、丙烯和苯等,然后再通过分馏将这些碳氢化合物分离,便可用作生产燃料以及作为重新制造塑料的原料等。由于现在人类的科技还无法彻底解决白色污染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塑料的使用,未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或许能够找到分解塑料的办法,从而对白色污染进行整治,小编希望,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命,未来人类一定能够改变这些现象,希望人类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4 阅读:3553
评论列表
  • 2024-01-30 03:28

    我制造成功宇宙飞船每秒9万亿亿亿亿亿亿亿光年快来坐吧送你们去西天如来佛祖那里,,,宇宙是无边无界无始无宗的,宇宙存在可制造物质的变界动物宇宙存在如来佛祖那类动物的变界,地球是变界动物制作的部份作品,,,

  • 2024-02-02 06:49

    文章太长,尤其是前面一半都在扯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 2024-02-03 21:45

    从黑芝麻膨胀的银河系甚至更大,我不信,我觉一开始比这还要大

  • 2024-01-28 10:51

    谁是破坏海洋环境的始作俑者?唯一的答案就是日本。

  • 2024-01-29 15:03

    塑料垃圾比起日本核污染哪个更厉害?

  • 2024-01-29 13:29

    日本就将大海当作他的核废水排污沟。

  • 2024-02-03 11:22

    支持日本

星空承载梦想

简介:本人爱好天文,擅长写科学领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