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与专注诠释匠心——南阳市“牧原杯”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特写

南阳日报梅溪视频 2024-05-17 09:10:27

精工细作 于晓霞 摄

认真操作 张玲 摄

举止优雅 张玲 摄

精确调整 李金玺 摄

锉削加工 张玲 摄

执杯起落 茶香四溢

洗杯、温壶、送茶、注水、烹茶……在茶具一次次碰撞后,设立在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的茶艺(国赛精选项目)赛现场旋即茶香四溢,身着精美汉服的参赛选手们用高超的茶技优雅地表达着对茶文化的见解,令观者沉浸其中,感受魅力十足的中国茶道精神。

“习茶不仅是‘技’的修习,更是认知美与善的过程,通过参加比赛让我坚定了技能成才的信心,不管这次成绩如何,以后我要好好练习,争取参加国赛为南阳争光!”比赛间隙,23岁的桐柏县代表队队员赵之晶的一番话道出所有参赛队员的心声:“技托梦想,竞相绽放!”(全媒体记者 于欢 张玲)

师徒传帮带 匠心筑未来

“注意啦!大家都认真看,这是在钳工工作台用虎钳作业……”透着窗户,20岁的南阳技师学院学生志愿者杨亚坤低声招呼着几名师弟观摩学习。一墙之隔的装配钳工(国赛精选项目)现场,他们的老师蔡峰正全力以赴应对比赛。

杨亚坤是这群学生志愿者的“学习榜样”,年纪不大的他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已参加过在漯河举办的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并获得二等奖,他边看边向师弟们讲解着老师的动作要领。完赛后的参赛选手蔡峰对此颇为欣慰:“这也是我参加此次比赛的目的之一,希望能引领带动学生们更加努力学习。现在国家对技能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只要有过硬技术,技能工人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全媒体记者 于欢 张玲)

“首次参赛,感觉挺好”

5月16日,南阳市“牧原杯”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拉开帷幕。上午11时45分,在数控车赛项(世赛)中,来自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赵莎宇第一个完赛。

“本轮参赛的选手,水平都非常高,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磨炼机会。”赵莎宇笑着告诉记者,十分感谢赛场这个大平台,让自己能从比赛中找到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争取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闪耀属于自己的光芒。(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毫厘”之间见真功

5月16日上午,南阳技师学院赛区数控铣国赛精选项目现场,选手们个个神情专注,时而在电脑上进行编程和建模,时而操作机床对工件进行铣削加工,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

数控铣项目,被誉为“在钢铁上雕刻的艺术”,讲究的是结构的巧妙和加工的精度,需要把常规工艺手段无法加工的钢铁工件完成得天衣无缝,要求选手掌握识图画图、编程和工艺分析的能力。

拿到图纸后,选手们要先根据图纸在电脑上进行3d建模,接着设计加工的工艺,编排整个加工过程。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选手才能开始编写程序,在电脑上控制机床去加工零件。

“该赛项考核很全面,不仅考察参赛选手编程、建模、机床操作等方面能力,更考验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比赛中任何操作顺序有变都会影响成品。”裁判长宋成成介绍,“一件成品上的每个尺寸,都要把误差控制在0.03毫米内,不到头发丝的二分之一,而这就是利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所能达到的精度,所以参赛选手比的就是千分之毫米之间的差距。”(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张玲)

摩“钳”擦掌拼精度

5月16日,走进装配钳工比赛现场,此起彼伏的锯弓声、钻孔声相互交织,每位选手目光专注,神情严肃,在摩“钳”擦掌中展开巅峰对决。

装配钳工赛项包括赛件加工、赛件装配2个模块,竞赛主要基本操作技能包含划线、锉削、锯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技术测量等以及机械设备传动机构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等。选手们必须按照图纸要求,对赛件各零件进行操作加工、组件装配与调试等,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比赛。

“钳工,可以说是所有机械加工工种中的母工种,同时也是到目前为止不能被机械取代的工种。”裁判长陈雷介绍,精度是技能大赛先进制造类项目的核心标准,该赛项各工序的精度要求不超过0.04mm。

“很感谢市里提供这样一个竞赛平台,让我们一线技术工人有机会通过比赛展示自我,提升自身能力。”参赛选手卢兵心说,今后他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汽车制造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张玲)

编辑:杨芳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