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之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秦安战略 2024-02-05 06:30:22

【编者按】本文为作者授权,“秦安战略”独家原创刊发,转载自“牧之野”,有很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讲一点提气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对一个巨大的国家有个客观清醒的认识,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

不吹不黑,实事求是。

今天看到玉渊潭天对丰田通商CEO绵贵辰哉的简短采访,看着非常让人唏嘘。

你可以从表情看出,他不是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捧杀,而是在现场确实有被震撼到,也很钦佩中国的巨大成就。

对日本来说,你只有强大,他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尊重。

中国的新能源车,其实并没有经过太久的发展。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月31日报道,日本汽车工业协会1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42万辆,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早前公布,中国2023年出口491万辆汽车。日本七年来首次从最大汽车出口国宝座上跌落。

报道称,在被中国赶超之前,日本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乘用车出口国。但近年来在中国官方对电动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下,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最大亮点。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中国新能源车的逆袭,除了各家公司的快速发展外,国家很早以前制定的产业政策非常之关键,让德日都没有想到会以这样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反转。

再往前倒,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反而是因为中国的大义,什么大义呢?

是中国人对于地球,对于全世界的责任,中国在保护地球环境、在双碳战略上,是真正的践行者。

在欧洲和美国花多年设计碳税概念准备收割中国时,是中国从一开始,想的就是就力争去为人类,为地球环境改善尽一点力,我们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我们确定的事情,就要去尽全力完成,像愚公移山一样,积跬步至千里。

北京的蓝天,洋垃圾的禁运,大西北的植树造林。

而真正碳总量排放的超级大国,按比尔盖茨的原话,“根本没为温室效应做什么实际的事情,一个航母编队一年的碳排放量比几十个国家加起来还多。”

走在正道上,反倒是会有意外的收获。

中国人看起来挺闷,但实际上骨子里是有股浪漫主义的。

汽车产业,从来都是工业制造国的明珠。

不论是德国、日本、法国、美国,都是一样,所以,也不仅是日本的同行羡慕,我们中国人,真的也有骄傲的理由。

尽管,客观的说,我们的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已经走在了前面,这非常非常了不起。

很多时候,个人的需求和国家的发展并不是总保持一致,一个产业的发展就像AI一样需要投喂,如果没人买电动车,这个行业就没法发展,但是你去买,最初的那几代,无疑是吃亏的。

好在这个阶段已经过去,我们乘用车的发展势已起,特别是在东南亚和欧洲,我们挤占了日本的大量份额。

汽车产业,带动的是几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极高,让所有的技术能够落地生根,这种规模效应,不是谁马上就能追上的。

我们的汽车,包括自动驾驶系统,未来的飞行汽车等,都在迅速迭代。而且是在非常严苛的科技封锁之下。

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也正是因为如此,需要提醒的是:

未来,欧洲、美国、日本一定会联合绞杀我们的汽车发展。

不要有任何侥幸,我们需要做几件事:

第一 国家层面提前做好法律准备,以及针对性报复政策的制定。

第二 全力拓展全球南方市场。

第三 加大产业的科技投入,不断垒高技术高地。

第四 一定要协调好国内厂商,不要互相恶性竞争。

只有做好这件事,我们才能避免重蹈“丢掉第一”的覆辙。

放心,很快就有各种对我们汽车行业的“使绊子”,这是必争之地,我们也要戒骄戒躁,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们被各种针对,不是因为自己真的不好,而恰恰说明,我们做了对的事情。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做对的事情,同样就是难的事情,走上坡路,我们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内部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只要刀刃向内,去解决了,而不是到处甩锅,压制别人,总有一天,我们会配得上这些苦难。

14 阅读:860